经济数据不再是定心丸!一片看空声中,美股扛不住了(图)
新闻来源: 华尔街见闻 于2025-02-22 0:12:2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在经历了两个月对关税威胁和美联储紧缩政策的“免疫”之后,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一直是投资者持续涌入市场的定心丸。然而,最新疲软的经济数据公布后,美股似乎“扛不住了”。
21日,美国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房地产和服务业数据均表现不佳,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通胀粘性感到惶恐不安。标准普尔500指数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跌幅达1.7%。与此同时,避险资产受到追捧,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近8个基点至4.43%。

此前,对冲基金Point72、大摩、高盛纷纷发出警告:美股近期或将发生回调。高盛认为,美股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逢低买入的动力正在减弱。
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表示:
"之前市场多头受到特朗普政策将促进通缩性增长的猜测和希望支撑。但我们现在收到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论点。"
经济数据不再是定心丸
持续的经济数据一直是“美国优先”投资逻辑的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可能为快速回调埋下伏笔。对于看涨的投资者而言,此前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一直是他们进行投机的理由。
然而,周五公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密歇根大学2月份的最终数据,消费者预计未来五到十年物价将以每年3.5%的速度上涨,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低迷。

此外,市场备受关注的通胀预期方面,2月的1年通胀预期终值4.3%,创2023年11月份以来新高,预期4.3%,初值4.3%。2月的5年通胀预期终值3.5%,创1995年4月以来新高,也是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的环比升幅,预期3.3%,初值3.3%。

美国2月服务业PMI初值意外陷入萎缩,创2023年1月以来新低;此前诸多时间都疲软的制造业继续改善,再度扩张,且好于预期;受服务业拖累,2月Markit综合PMI初值创下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

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升温,美国利率期货市场目前预计今年将有44个基点的降息幅度,高于前一日的38个基点。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在9月或10月的政策会议上重启降息进程。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高级多资产策略师Marija Veitmane指出:
"机构投资者今年开始时采取了非常倾向风险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只要美国经济继续前进,看涨的投资策略就可以持续下去。"
这些数据导致市场情绪急剧转变。恐慌指数VIX上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尽管仍低于20。债券市场也出现了避险情绪,连续第三天上涨。

资金流向:创纪录流入后的隐忧
今年以来,数据和资产类别的低波动性一直是投资者持续向市场投入资金的诱因。数据显示,美国跨资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迄今已吸纳了1550亿美元的资金,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根据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截至上周三,垃圾债券的周流入量达到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EPFR的数据显示,美国股市1月份的资金流入量创下年初以来的历史新高。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策略。Wealth Enhancement Group高级投资组合经理Ayako Yoshioka认为,只要就业市场保持相对健康,放弃风险资产并不明智。她建议,投资者应该保持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继续投资于各类风险资产,以抵御市场波动。
然而,美国银行利率策略师Bruno Braizinha提醒道:
"我们正进入一个略显自满的领域,对一些尾部风险进行对冲是有意义的。考虑到经济政策和贸易的高度不确定性,你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对冲。"
21日,美国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房地产和服务业数据均表现不佳,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通胀粘性感到惶恐不安。标准普尔500指数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跌幅达1.7%。与此同时,避险资产受到追捧,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近8个基点至4.43%。

此前,对冲基金Point72、大摩、高盛纷纷发出警告:美股近期或将发生回调。高盛认为,美股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逢低买入的动力正在减弱。
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表示:
"之前市场多头受到特朗普政策将促进通缩性增长的猜测和希望支撑。但我们现在收到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论点。"
经济数据不再是定心丸
持续的经济数据一直是“美国优先”投资逻辑的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可能为快速回调埋下伏笔。对于看涨的投资者而言,此前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一直是他们进行投机的理由。
然而,周五公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密歇根大学2月份的最终数据,消费者预计未来五到十年物价将以每年3.5%的速度上涨,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低迷。

此外,市场备受关注的通胀预期方面,2月的1年通胀预期终值4.3%,创2023年11月份以来新高,预期4.3%,初值4.3%。2月的5年通胀预期终值3.5%,创1995年4月以来新高,也是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的环比升幅,预期3.3%,初值3.3%。

美国2月服务业PMI初值意外陷入萎缩,创2023年1月以来新低;此前诸多时间都疲软的制造业继续改善,再度扩张,且好于预期;受服务业拖累,2月Markit综合PMI初值创下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

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升温,美国利率期货市场目前预计今年将有44个基点的降息幅度,高于前一日的38个基点。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在9月或10月的政策会议上重启降息进程。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高级多资产策略师Marija Veitmane指出:
"机构投资者今年开始时采取了非常倾向风险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只要美国经济继续前进,看涨的投资策略就可以持续下去。"
这些数据导致市场情绪急剧转变。恐慌指数VIX上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尽管仍低于20。债券市场也出现了避险情绪,连续第三天上涨。

资金流向:创纪录流入后的隐忧
今年以来,数据和资产类别的低波动性一直是投资者持续向市场投入资金的诱因。数据显示,美国跨资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迄今已吸纳了1550亿美元的资金,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根据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截至上周三,垃圾债券的周流入量达到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EPFR的数据显示,美国股市1月份的资金流入量创下年初以来的历史新高。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策略。Wealth Enhancement Group高级投资组合经理Ayako Yoshioka认为,只要就业市场保持相对健康,放弃风险资产并不明智。她建议,投资者应该保持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继续投资于各类风险资产,以抵御市场波动。
然而,美国银行利率策略师Bruno Braizinha提醒道:
"我们正进入一个略显自满的领域,对一些尾部风险进行对冲是有意义的。考虑到经济政策和贸易的高度不确定性,你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对冲。"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
|
7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