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政府挑拨中俄关系 但可能会分裂西方(图)
新闻来源: 观察者网 于2025-02-22 7:15:4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声称的“光速结束俄乌冲突”并未成真,但他确实让冰冻许久的美俄关系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另一方面,一些人也提出疑问——美俄关系出现变化后,中俄关系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特朗普缓和对俄关系的真正意图会不会是“联俄制华”?
这几天以来,一些美媒已注意到了特朗普在对俄政策上的重大转变,并由此牵扯出中国。当地时间2月21日,《华尔街日报》则在一篇分析报道中认为,特朗普突然“示好”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出于一种战略意图,意在挑拨离间中俄关系,使这两个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终结美国在国际秩序中主导地位的大国之间出现裂痕。
过去在冷战时期,尼克松执政时曾改变美国的对华政策路线,由此削弱了苏联的全球影响力。由此,报道将特朗普现在的做法与尼克松时期相提并论,但一些学者认为“今时不同往日”,彼时中苏关系恶化,而如今中俄关系持续深化,特朗普效仿尼克松恐怕不会收获相同的结果,反而可能导致西方的分裂。
一些人也从俄罗斯的角度指出,俄美关系的本质只是“暂时性的”,俄中关系才是“战略性的”、“永久性的”,面对身旁搬不走的“庞大邻居”中国,俄罗斯深知疏远中国只会带来致命危险。同时,《华尔街日报》还担忧,特朗普对俄态度发生转变,也可能让中国在地缘战略中收获一些“意外之喜”。

俄美两国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会谈 《纽约时报》
“相比尼克松,特朗普如今可能会分裂西方”
上世纪70年底,当时世界还处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也出现了恶化的局面,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着手推动对华政策的方向转变。1972年2月,尼克松应邀访华,那一次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随后50年多年间,中美双方的互动日益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而如今,有人开始将特朗普推动对俄政策转变与当年的情形相提并论——美国还站在原地,而中国和俄罗斯则互换了位置。
当地时间2月18日,《纽约时报》首席白宫记者彼得·贝克(Peter Baker)撰文认为,特朗普正在实施几代人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最令人震惊的转变之一”,其对俄政策已经发生180度大转变。他还推测,特朗普与俄罗斯交好,将使美国有能力腾出手“对付中国”。
文章称,自二战结束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认为,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国家。但特朗普明显不这么认为。在特朗普政府眼中,这种转变是对美国多年错误政策的必要纠正,正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上个月所声称的那样,他们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威胁” 。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埃文·费根鲍姆(Evan Feigenbaum)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与“逆尼克松主义”背道而驰。换句话说,特朗普所做的和尼克松一致。
但他又说:“特朗普正试图分裂两个在意识形态上具有亲和力且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大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然而,其结果是分裂了西方,而俄罗斯却同时与美国和中国保持一致。”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新华网
事实上,西方的“裂痕”已经出现。随着特朗普政府转向支持俄罗斯、远离乌克兰,美国已经背弃了欧洲地区的盟友,这些盟友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者。美国外交政策的“180度急转弯”也可能吓到其亚洲地区的合作伙伴。
当地时间2月18日,特朗普严厉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引发了俄乌冲突,并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一番猛烈抨击欧洲的演讲,更是让全场目瞪口呆,在欧洲大陆引发震荡。近期的种种事件,已经导致美国与其跨大西洋盟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几十年来最大的裂痕。
美俄重新修好后,会对中俄关系带来冲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程亚文告诉观察者网,俄罗斯当然期待美国和它改善关系,这对它来说肯定是利好。但也不会因为美国要跟它改善关系,就掉头转向美国,弃中国于不顾。因为如果这样做,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不会是利好,普京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俄罗斯今天既要安全也要经济发展,能够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的只有中国,而且最近这几年中国跟俄罗斯的贸易投资各方面都在上升。俄罗斯的整个国家战略也高度重视亚洲这一块,转向东方的战略态势已经出来了,为什么要放弃呢?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他,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安全利益,合作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利好的,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呢?怎么可能放弃呢?不可能的。
无论是基于以往的历史,还是今天的现实,中俄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是高度确定的,合作关系也是高度确定的,变数很小。但美俄关系不是,一直充满着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大国,怎么可能放弃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呢?从战略上来说,俄罗斯肯定不会这么考虑问题的。
程亚文说:“很多人把今天特朗普跟俄罗斯改善关系,和当年尼克森跟中国改善关系相提并论。其实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当年中国跟苏联在政治关系上是对立的,但今天中国跟俄罗斯是高度合作的,这个前提是完全不一样的。前提不一样,导致后续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俄罗斯知道邻居的庞大,疏远只会带来致命危险”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俄乌冲突不仅让俄罗斯遭受到了西方的经济制裁,使之加深了同中国的关系,而且还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同伊朗和朝鲜的关系,这令美国感到担忧。

去年5月16日,北京,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检阅仪仗队 视觉中国
在几天前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美俄会谈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美国与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合作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在这场会谈中,美俄代表还讨论了改善两国关系和解除美国对俄制裁的问题。
然而,一些对与俄罗斯接触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俄罗斯实际上几乎无法帮助美国遏制中国。例如,在大部分重要军事技术方面,俄罗斯拥有的,中国也已经拥有。“船已经开动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技术都比俄罗斯先进得多。”美国智库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首席执行官阿丽娜·波利亚科娃(Alina Polyakova)说道。
《华尔街日报》认为,尽管特朗普的政策在变化,但还有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动态因素正在发挥作用,因此限制俄方随之改变。那就是,俄美关系的任何和解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暂时性的”,而俄中关系则是“战略性的”和“永久性的”。毕竟,特朗普只有四年任期,普京必须考虑下一届美国政府又突然转向的可能性,甚至是美国明年的中期选举。
“俄罗斯知道中国是其庞大的邻国,而与中国疏远会给俄罗斯带来致命的危险。”柏林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中俄关系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说道。
在专家学者看来,面对特朗普的“示好”,普京当然也会与之接触,因为这可能会给俄方带领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都未能实现的东西:基辅政权的更迭、乌克兰以及其他欧洲地区重回莫斯科的势力范围。
“我不明白为什么俄罗斯不会欣然接受特朗普白白送上门的所有好处,同时仍继续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戈马尔(Thomas Gomart)说道。
《华尔街日报》还忧心忡忡地表示,特朗普向俄罗斯靠拢的做法,也可能让中国收获战略上的“意外惊喜”。报道声称,中国在欧洲希望看到的两件事是——中俄关系加深和美欧关系破裂,这两件事一直是相互排斥的,但现在却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这几天以来,一些美媒已注意到了特朗普在对俄政策上的重大转变,并由此牵扯出中国。当地时间2月21日,《华尔街日报》则在一篇分析报道中认为,特朗普突然“示好”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出于一种战略意图,意在挑拨离间中俄关系,使这两个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终结美国在国际秩序中主导地位的大国之间出现裂痕。
过去在冷战时期,尼克松执政时曾改变美国的对华政策路线,由此削弱了苏联的全球影响力。由此,报道将特朗普现在的做法与尼克松时期相提并论,但一些学者认为“今时不同往日”,彼时中苏关系恶化,而如今中俄关系持续深化,特朗普效仿尼克松恐怕不会收获相同的结果,反而可能导致西方的分裂。
一些人也从俄罗斯的角度指出,俄美关系的本质只是“暂时性的”,俄中关系才是“战略性的”、“永久性的”,面对身旁搬不走的“庞大邻居”中国,俄罗斯深知疏远中国只会带来致命危险。同时,《华尔街日报》还担忧,特朗普对俄态度发生转变,也可能让中国在地缘战略中收获一些“意外之喜”。

俄美两国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会谈 《纽约时报》
“相比尼克松,特朗普如今可能会分裂西方”
上世纪70年底,当时世界还处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也出现了恶化的局面,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着手推动对华政策的方向转变。1972年2月,尼克松应邀访华,那一次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随后50年多年间,中美双方的互动日益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而如今,有人开始将特朗普推动对俄政策转变与当年的情形相提并论——美国还站在原地,而中国和俄罗斯则互换了位置。
当地时间2月18日,《纽约时报》首席白宫记者彼得·贝克(Peter Baker)撰文认为,特朗普正在实施几代人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最令人震惊的转变之一”,其对俄政策已经发生180度大转变。他还推测,特朗普与俄罗斯交好,将使美国有能力腾出手“对付中国”。
文章称,自二战结束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认为,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国家。但特朗普明显不这么认为。在特朗普政府眼中,这种转变是对美国多年错误政策的必要纠正,正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上个月所声称的那样,他们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威胁” 。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埃文·费根鲍姆(Evan Feigenbaum)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与“逆尼克松主义”背道而驰。换句话说,特朗普所做的和尼克松一致。
但他又说:“特朗普正试图分裂两个在意识形态上具有亲和力且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大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然而,其结果是分裂了西方,而俄罗斯却同时与美国和中国保持一致。”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新华网
事实上,西方的“裂痕”已经出现。随着特朗普政府转向支持俄罗斯、远离乌克兰,美国已经背弃了欧洲地区的盟友,这些盟友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者。美国外交政策的“180度急转弯”也可能吓到其亚洲地区的合作伙伴。
当地时间2月18日,特朗普严厉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引发了俄乌冲突,并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一番猛烈抨击欧洲的演讲,更是让全场目瞪口呆,在欧洲大陆引发震荡。近期的种种事件,已经导致美国与其跨大西洋盟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几十年来最大的裂痕。
美俄重新修好后,会对中俄关系带来冲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程亚文告诉观察者网,俄罗斯当然期待美国和它改善关系,这对它来说肯定是利好。但也不会因为美国要跟它改善关系,就掉头转向美国,弃中国于不顾。因为如果这样做,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不会是利好,普京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俄罗斯今天既要安全也要经济发展,能够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的只有中国,而且最近这几年中国跟俄罗斯的贸易投资各方面都在上升。俄罗斯的整个国家战略也高度重视亚洲这一块,转向东方的战略态势已经出来了,为什么要放弃呢?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他,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安全利益,合作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利好的,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呢?怎么可能放弃呢?不可能的。
无论是基于以往的历史,还是今天的现实,中俄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是高度确定的,合作关系也是高度确定的,变数很小。但美俄关系不是,一直充满着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大国,怎么可能放弃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呢?从战略上来说,俄罗斯肯定不会这么考虑问题的。
程亚文说:“很多人把今天特朗普跟俄罗斯改善关系,和当年尼克森跟中国改善关系相提并论。其实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当年中国跟苏联在政治关系上是对立的,但今天中国跟俄罗斯是高度合作的,这个前提是完全不一样的。前提不一样,导致后续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俄罗斯知道邻居的庞大,疏远只会带来致命危险”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俄乌冲突不仅让俄罗斯遭受到了西方的经济制裁,使之加深了同中国的关系,而且还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同伊朗和朝鲜的关系,这令美国感到担忧。

去年5月16日,北京,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检阅仪仗队 视觉中国
在几天前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美俄会谈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美国与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合作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在这场会谈中,美俄代表还讨论了改善两国关系和解除美国对俄制裁的问题。
然而,一些对与俄罗斯接触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俄罗斯实际上几乎无法帮助美国遏制中国。例如,在大部分重要军事技术方面,俄罗斯拥有的,中国也已经拥有。“船已经开动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技术都比俄罗斯先进得多。”美国智库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首席执行官阿丽娜·波利亚科娃(Alina Polyakova)说道。
《华尔街日报》认为,尽管特朗普的政策在变化,但还有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动态因素正在发挥作用,因此限制俄方随之改变。那就是,俄美关系的任何和解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暂时性的”,而俄中关系则是“战略性的”和“永久性的”。毕竟,特朗普只有四年任期,普京必须考虑下一届美国政府又突然转向的可能性,甚至是美国明年的中期选举。
“俄罗斯知道中国是其庞大的邻国,而与中国疏远会给俄罗斯带来致命的危险。”柏林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中俄关系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说道。
在专家学者看来,面对特朗普的“示好”,普京当然也会与之接触,因为这可能会给俄方带领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都未能实现的东西:基辅政权的更迭、乌克兰以及其他欧洲地区重回莫斯科的势力范围。
“我不明白为什么俄罗斯不会欣然接受特朗普白白送上门的所有好处,同时仍继续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戈马尔(Thomas Gomart)说道。
《华尔街日报》还忧心忡忡地表示,特朗普向俄罗斯靠拢的做法,也可能让中国收获战略上的“意外惊喜”。报道声称,中国在欧洲希望看到的两件事是——中俄关系加深和美欧关系破裂,这两件事一直是相互排斥的,但现在却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Advertisements
网编:空问站 |
|
20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回复7楼:一个被广泛报道的事情,被你这种蠢猪说成谣言,你们还四处说别人被洗脑了,你们这种低劣的盎撒白皮奴还活着干什么啊?我要是你们,我就拿枪朝自己脑门上开几枪,哈哈哈
回复1楼:这几天,又一个之前拿着USAID的拨款,对中国进行各种妖魔化抹黑的反华分子,被美方冻结USAID资金的操作,给搞破防了。
这个人名叫贝书颖(Bethany Allen-Ebrahimian),是一个曾长期在西方媒体上炮制谣言,污蔑我国新疆和香港政策,还与境外分裂势力长期勾结的反华媒体人。目前,她供职于在澳大利亚名声很差的反华智库,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用来干涉澳大利亚内政、煽动反华排华情绪抓手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负责在那里从事“调查中国”的工作。 在一篇发布在ASPI官网上的文章中,贝书颖直白地声称,那些为她提供攻击中国信息的NGO组织,乃至这些组织构建的反华网络,都是靠着美国政府的钱生存的,她甚至还透露了这些组织主要在香港和台湾活动的情况。她还宣称,只要美国政府能继续给这些组织保持每年几百万美元的支持,她就能继续在全世界输出攻击中国的内容,从而捍卫“民主自由”和“人权”,并证明美国和西方的政体才是优越的。 看清楚了吗?这就是美国和西方政体所谓“优越”的真相,都是花钱雇人闭着眼睛鼓吹出来的,哈哈哈,笑死人了
回复1楼:怎么民主了?怎么自由了?怎么文明了?
你个盎撒野蛮人文明洼地的国家,还自称民主自由文明呢? 笑死你野爹我了,哈哈哈 还道不同呢?你妈的阴道不同吧? 看看你们盎撒白皮干的鸟事儿,还自称文明说别人野蛮呢?谁给你们的这个逼脸?文明是自称文明就文明了?我还自称你爹呢,你倒是喊啊。
《华尔街日报》还忧心忡忡地表示,特朗普向俄罗斯靠拢的做法,也可能让中国收获战略上的“意外惊喜”。报道声称,中国在欧洲希望看到的两件事是——中俄关系加深和美欧关系破裂,这两件事一直是相互排斥的,但现在却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