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1楼:“虚荣”二字用得太好了!
这些家长群争的不是孩子们的幸福,而是他们作为家长的“面子”。
中国人的“面子”是什么东西呢?是“自尊心”吗?不是。是“荣誉感”吗?也不是。只能是“虚荣”。
这个“面子”与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情结”一经结合,就形成了今天的“鸡娃”,“卷”,“虎妈”现象。
这很像马戏团里残酷训练小动物:它们长大会跳绳了,会钻火圈了,…… 然而是畸形的一群。
放归自然,它们既不会奔跑,也不会搏斗,更没有“创造力”。在笼子里,它们倒是能吃一碗安稳饭。
这正是中国人的传统追求:既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又保证了将来的温饱亦即“小康”。
旧时的举人进士榜眼状元,后来的北大清华,现在的耶鲁哈佛,都是新瓶旧酒,新汤旧药,一脉相承。
况且,“鸡娃”多难听!鸡作动词是什么意思?“卷”?是日本话吧?“竞争”这类词在中文里本来俯拾皆是!
华人眼睛只盯着“常青藤盟校”,鼓励“爬藤”,而又抱怨这些学校太重体育。这就可笑!常春藤盟校当年结盟的起因,不是别的,正是体育。以体育结盟的八校,注重的是尚武精神,从不鼓励“爬”。看清了这点,家长们又在训练孩子们在某一体育项目上“卷”,做的是包装功夫,对孩子们来说却分量不轻!尤其有些孩子体质上经不起超重锻炼,苦读已经疲于奔命,家长们又开始拿他们纤细的体格来押宝了!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