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8楼:我方才第二张帖子已经说过了关于 年份的干支 的问题了。 那个时代的人只要有一点钱,在新生儿女之后,必定要请风水先生来算清八字,然后写在 命帖 上收藏起来。此后无论是 占卜、媒妁 等等时候,都要用到的。 这八字中间的年份,就要说到年份的 干支。 而且年份的干支,大概是八字中间最容易记忆下来的,为什么呢? 因为六十年一轮甲子。 把每一年加上一个名字,比较容易记忆,比一个数目字还要容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国画,画成以后,画家按常例都要题款,通常不免要加上作画时的日期。 日期中的年份,几乎都是使用干支,很难见到,或者几乎没有人,会选择使用 “光绪廿七年” 这种写法的,都是用 “辛丑年” 的格式。 非仅书画上的传统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很普遍的。所以那个年代,说到中日战争,就会有 “甲午战争”,“乙未割台”。这一类的词汇。到了满清、民国交替之际,还是说 “辛亥革命”。 这种风气,是深入民间的,所以我觉得,要记得 辛丑 二字,不是那样困难的。这个习惯,连日本人都受到了感染,日本对于明治维新时代历史的叙述,都还看得到这种惯例,例如把维新变革时期的内战 称为 “戊辰战争”。
我之所以要重复这一点,仅仅是说明,我们在推想旧时代的人的生活习惯的时候,如果能设身处地,从多种处于当时境地的旁证,就更容易猜测到哪一种情况更接近当时的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