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为代表的触摸屏智能手机设计创新与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在演进。
早期,是苹果公司设计整机与各个功能部分,极尽细致到零部件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随着智能制造产业链规模的快速增长,社会资源迅速注入手机行业,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包括的现代科技知识越来越复杂,每一个功能部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个功能部分的科技话语权逐渐向产业链移转,品牌方技术角色越来越向系统集成变化。
以中国小米手机快速崛起为手机产业阶段性标志,出现了大量的中国手机品牌,他们依托各个手机功能部件提供商的高效产业链,迅速集成与开拓市场。
随着中国手机产业链越来越壮大成熟与竞争,以及最新科技与智慧的大量融入,手机产业链代替手机品牌方承担起了手机创新的主导作用。即,手机功能的创新越来越基于手机产业链功能部件提供商的细化创新,品牌方已经无力主导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手机创新发展方向。
就苹果手机而言,在特朗普1.0时期是拒绝与中国大陆果链脱钩断链的,但是,到了拜登时期,美国社会的衰败焦虑发展到了无所不用其极,苹果公司或被迫,或怀着侥幸心理开始与中国产业链脱钩断链,向越南、印度迁移果链,而中国方面则顺势组织失去订单的中国果链厂家加入到中国自主品牌产业链。
这些原果链产业链原本就是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产业部分,加上承受苹果的“绝情”打击,越发认知到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于是我们看到近几年国产手机品牌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华为手机就是其中的典型。
与之对应,则是苹果手机失去了来自中国手机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支持,这几年在产品创新方面变得乏善可陈,成了一个“牙膏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