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一名亚裔女大学生,因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而遭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威胁驱逐,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要求停止针对她的移民驱逐程序。
近日,特朗普将哥伦比亚大学爆发的声援巴勒斯坦学生示威活动定性为反犹活动,并称要取消哥大的4亿美元联邦资金。对此,哥大为了恢复被取消的4亿美元联邦资金,做出了多项妥协,接受了政府对学校管理的更多干预,默许了部分要求,如推进校园禁面罩计划,赋予安全官员逮捕权等。


近日,一名哥伦比亚大学大三学生郑允序(Yunseo Chung)因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而遭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威胁驱逐,现正起诉特朗普政府,要求停止针对她的移民驱逐程序。案件在3月23日提交的诉状中详细披露,郑允序的律师们表示,这一行为是对其表达政治观点“支持巴勒斯坦权利”的报复。



然而,郑被指控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内容涉及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成员的照片,并配有“因种族灭绝罪被通缉”的字样。尽管学校最终决定郑未违反任何规定,但这一举动引发了争议。2024年3月5日,郑参与了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集会,抗议学校对学生施加的过度处罚。集会期间,她被纽约警察局逮捕,并因“妨碍政府行政”被给予了一张出庭通知单。事后,学校对她实施了“临时停学”措施,限制她的校园活动。

图片左下角为郑允序
3.移民执法的行动尽管郑是美国合法永久居民,ICE却于2024年3月8日签署了对她的行政逮捕令,并于次日前往她父母住所寻找她。律师称,在3月10日,联邦执法官员告知郑的律师,她的永久居民身份正在被撤销。随后的3月13日,联邦检察官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执行了搜索令,查找与郑的身份、住宿信息以及移民记录相关的资料。4.法律诉讼与反击郑的律师团队表示,政府的行动不仅违反了美国宪法的第一修正案,即保障言论自由的权利,而且还构成对其政治观点的攻击。诉讼中强调,移民执法不应成为惩罚持不同政见者的工具。

政府回应称,郑允序因参与“亲哈马斯”的抗议活动而受到关注。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发言人表示,郑“参与了令人关注的行为”,并指出ICE将会继续调查参与支持哈马斯活动的人。如果调查显示郑与哈马斯有联系,可能会对其移民身份采取进一步行动。5.美国政府的立场美国政府的立场表明,ICE将继续调查那些支持哈马斯的个人。


1.抗议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去觉醒化”特朗普政府要求大学遵守一系列新的政策,其中包括对中东研究的监管以及加强校园安全部门的执法权。


2025年3月24日,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抗议该校向特朗普总统做出的让步。(巴里·威廉姆斯/《纽约每日新闻》)这场抗议在连绵的春雨中进行,抗议者们高呼“捍卫学术自由”,并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坚守学术独立,抵制政府的过度干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通讯学教授安雅·席夫林(Anya Schiffrin)在抗议现场表示,“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站出来保护学术自由至关重要。”这一场景标志着更多教授第一次站出来,反对政府对教育机构的操控。

在这场抗议中,教授们呼喊口号,举起标语,呼吁哥伦比亚大学拒绝政府的过度干预。
尤其是在政府要求加强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关研究的监管后,许多教授认为这会限制学术自由,尤其是对那些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学者而言。
2. 美国政府与哥大的博弈:资金的交换与学术的牺牲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政策并非没有代价。哥伦比亚大学为了恢复被取消的4亿美元联邦资金,做出了多项妥协,接受了政府对学校管理的更多干预。然而,这些妥协是否足以确保资金恢复仍然未可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Linda McMahon)曾表示,哥伦比亚大学已经采取了正确的步骤,朝着解冻联邦资金的方向迈进,但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3. 学术自由的保卫战:团结抗争的力量在这场风波中,支持者们强调,即使对于以色列问题持不同意见的学者,也应团结一致,捍卫学术自由。哥伦比亚大学数学教授迈克尔·萨迪厄斯(Michael Thaddeus)提到,尽管学校内有一些强烈支持以色列的学者,但大家都能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即反对特朗普政府对学术自由的打压。

这场抗议不仅仅是针对特朗普政府,也是一场关于学术自由、移民权利和言论自由的广泛讨论。在美国政治日益极化的今天,哥伦比亚大学的这场抗议为其他教育机构和民众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平衡学术独立与政府权力,如何保护在政治压力下依然坚持自己立场的学者和学生。
4.学术自由与政治环境的博弈随着时间的推移,哥伦比亚大学和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博弈可能会持续。面对学术自由与移民权利的双重挑战,哥伦比亚大学的师生们正用行动捍卫着他们的价值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抗议无疑成为了美国教育界在当前政治环境下的重要标志。对所有关心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和移民权利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校园抗议,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关键战斗。
绿卡不是“护身符”!哥大亚裔大三留学生遭遣返!起诉特朗普政府打压移民......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大三学生郑允书(Yunseo Chung,音译)正式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理由是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她参加了抗议活动后,试图将她遣返。
郑允书表示,这起诉讼不仅是为了防止自己被遣返,更是为了阻止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地针对那些参与抗议活动的非美国公民,并试图利用移民执法手段来打压他们。

21岁的郑允书是美国永久居民,她在7岁那年随全家从韩国移居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期间,她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进入院长名单,保持着3.99的高GPA。
郑允书的律师表示,包括穆罕默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和兰贾尼·斯里尼瓦桑(Ranjani Srinivasan)在内,已有多位学生因公开支持巴勒斯坦而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处罚。诉讼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报复和处罚包括郑允书在内的移民,因为他们的行为被政府视为支持巴勒斯坦。”

诉讼指出,郑允书参加了校园内反对以色列的抗议活动,例如哥大的校园营地,但她“并未向媒体发表公开声明,也没有扮演任何引人注目的角色”。诉讼称,她曾因在大学建筑上张贴印有哥大校董会成员照片的通缉海报而受到纪律处分,但最终大学认定她没有违反任何相关政策。
今年3月5日,郑允书参加了巴纳德学院学生静坐活动,以此抗议“哥伦比亚大学对学生过度处罚的决定”。她因此被纽约警察局逮捕,并以“妨碍公务”为由收到法院传票。在她被捕后,哥大曾对其采取停学措施,并限制她进入校园。

根据起诉状,3月8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签署了对郑允书的逮捕令;3月10日,联邦执法官员告知郑允书的律师,她的永久居民身份将被撤销;3月13日,联邦检察官搜查了郑允书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处住所(包括她的宿舍),试图确认郑允书与哥大的关系,包括入住或租赁协议、旅行记录和移民记录等。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表示,政府正在依据移民法对郑允书实施驱逐。“郑允书的行为令人担忧,比如她在之前巴纳德学院抗议活动中被纽约警察局逮捕。她将有机会在移民法官面前为自己辩护。”

郑允书的律师请求法院阻止政府的驱逐行动。律师指出,政府针对郑允书的行动是基于她参与抗议活动时表达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在美国是受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合法言论。
我们也再次提醒所有留学生,近期千万不要参加任何抗议活动,在社交媒体及公共场合保持谨言慎行。在特朗普上台后,留学生群体明显成为了首要打击目标。愿世界和平,校园早日重归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