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扒出男方的真实身份是渭城大队消防队队长齐宏强,而女方的身份是咸阳消防的张蕾。

从对比照片来看,男方的眼睛尤其是眼袋位置完全吻合,女方的发型和五官也对得上,两人的眉形完全一致,鼻子也都略有些扁平,被调侃是“拼多多版谭松韵”。

网友还从两人身上的标志扒出两人的职位分别是二级指挥长和二级指挥员。


网友继续深扒张蕾,发现她不止已经订婚,而且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女性,曾代表单位去参赛拿奖。
2024年,在全市公安机关 演讲比赛举行。最终10名选手进行决赛,为大家分享奋进新征程中的那些动人故事,其中一名就是张蕾。

能看出处张蕾生活中也十分漂亮,而且非常的优秀,这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何在一场马拉松中就能收获对方的好感,靓丽的外形加上亲和力,无疑是人见人爱。

两人真实身份曝光后,网友直呼事情反转了!
原来两人并不是所谓的“野鸳鸯”,而是同行相见有共鸣而已。仔细想想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主业一致,爱好又相同的人多么难得,更何况两人跑步的速度也十分一致,这显然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更何况两人对着镜头也是落落大方的合影,知道有人在拍摄没有扭捏,也没有太过亲密的举止,可以说是十分坦荡了。

理智的网友也发声了,喊话大家不要再炒作,毕竟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就给别人打上了“野鸳鸯”的标签,实在不太合适。无论如何,这都是两个的私事。

另外还有人甚至扒出了疑似女方的订婚照,曝光了女方未婚夫的照片,且不说照片中的女子和张蕾并不相像,就这样牵连到无辜的未婚夫,实在不应该。

其实很多人如此关注此事,是认为两人让马拉松圈子染上污名。
但马拉松本就是传递活力与健康的赛事,参与者有权享受运动的快乐,追求真挚的人际情感。我们围观之余,更应反思网络舆论的边界。以理性和善意取代无端揣测,给彼此留出更多的隐私空间,才能让马拉松赛场乃至网络空间,始终保持纯粹与清朗 。
事情发展到现在,越看越觉得荒诞。
从拍摄者被迫隐藏视频,到上市公司高管无辜躺枪,再到当事人隐私被全网扒皮。
事件中的每个角色不过都是网友狂欢的一环罢了。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脑补填补事实的空白。
可热搜的狂欢之下,真相早已经被打碎重组得面目全非了。
人们用键盘充当法官,用揣测编织罪名,却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真相,其实都是他人精心编造出来的假象。
2
昨天同时火上热搜的,还有阿里孕妇维权事件。
24日,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站上了阿里大楼“跳楼维权”。
她拉着横幅,用手扶着笨重的肚子,一举一动都显得尤为艰难,看得人内心发酸。

很快,网上的爆料也出来了。
据说,孕妇马上就要待产了,阿里的高层却在此时将她解雇,连电脑和工牌都来不及交就被逼走人了。

这一下,网友们都气炸了。
对孕妇这个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打工牛马骨子里对资本的愤怒,大家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
他们一边痛骂阿里不是人,是资本家吸血鬼,一边替孕妇鸣不平,要求阿里给个说法。
但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
很快,阿里给出了详细的回应。

据知情人士倪叔说:这个孕妇虽然很可怜,但严格来说,并不是她说的“阿里员工”,属于外包员工。
“生态员工”,简单来说就是外包员工,是外包公司接了阿里的业务,她给外包公司干活,人事由外包公司负责。
而她的遭遇也不是阿里经营的原因,而是她所在的外包公司经营困难,快要倒闭了…
所以,整件事除了当事人是孕妇是真的,网上所传的所有信息全是假的。
你说,这个孕妇知道自己不是阿里的员工吗?
她肯定知道。
但是她更知道一个破产的外包公司已经无力承担,自己只能找上阿里。
在网络传播上,一旦所谓的弱者出现,强者所有的解释和所有事实的真相,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无锡马拉松野鸳鸯事件,满足了人们的捉奸心理。
阿里孕妇维权,激发了大家对弱者的天然同情。
因为共情,因为有爆点,真相就常常变成了任人装扮的小丑了。
但我们眼中所谓的真相,其实只是情绪的真相,而并非事件本身。
就像是情绪的提线木偶,被它带着走,而忽视了事件的本质,迷失了自己的判断。
网络时代,刺激眼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描述,挑动大众情绪的语言,于是一段段所谓真相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批量制造,不断输出。
我们总觉得自己离真相很近,但现实往往差着十万八千里,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幸。
3
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叫错觉真相效应。
指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重复听到的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是错误的。
当我们听到符合自己认知,符合自己利益信息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变得更加熟悉和舒适,从而降低对其真实性的怀疑。
所以,很多人以为的真相,只是他们愿意相信的真相。
很多真相,往往是立体的,是复杂的。

还记得这一张图片吗?

你看到的是前面的人在杀后面的人,而真实的情况是后面的人在杀前面的人,你所看到的,取决于那个拍摄的人想给你看的。
现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不在乎真相是什么,而只相信网红拍出来给你看的东西。
你一定要坚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所说的话,都是从他所代表的利益出发的,你所看的“真相”,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
众多网络暴力带来的悲剧,众多事件最后的反转,究其根本,是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后果,看大家在骂自己也跟着骂,甚至自以为这是弘扬正义、惩恶扬善,其实是在作恶。
所以,越是这样,越是要拒绝情绪带动,学会理性思考。
记住:信息洪流中的清醒锚点,永远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