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施压成功李嘉诚暂缓出售港口 长和或进一步撤资(图)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施压遏制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地区影响力之际,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同意将其在巴拿马运河一家重要港口运营商的权益出售给贝莱德公司支持的财团后,巴拿马城巴尔博亚港的景色 (路透社/Enea Lebrun)


香港首富李嘉诚因巴拿马运河而卷入的政治风波,愈演愈烈。最新消息指出,在北京施压下,李旗下的长和集团(CK Hutchison)将暂缓出售巴拿马港口,但另一方面,集团正拟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并计划英国伦敦证券所上市。

若顺利完成,这将是继去年集团旗下”长建“赴英国第二上市后的资产大调配。加上近年李嘉诚大举撤资中国,转投英国,更被形容“已买下半个英国”,令外界关注他是否要摆脱北京的掌控,再对中国投下不信任票。

本台翻查资料,电讯业务贡献集团四分之一的营利,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

据《路透社》独家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长和集团已开始准备分拆其全球电信业务,包括香港、欧洲、和东南亚的电信业务,估值可能介于100亿至150亿英镑(约130亿至190亿美元),并计划在英国伦敦上市,最早于今年内将完成执行。不过,政治影响、内部重组等复杂挑战,股东批准都将是变数。长和方面拒绝评论报道。

电讯业务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

如果成功,这将成为近年来伦敦交易所的最大IPO之一,亦是继去年8月,长和集团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 (CK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宣布在伦敦“第二上市”后的大动作。当时长实主席李泽钜曾称“暂未考虑同系其他公司到海外上市”,又称“不敢睹香港市场长远太差”。

据“长和”今月20日公布的年报,集团电讯业务主力由旗下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CKHGT」)负责,为集团最赚钱的部门之一,贡献集团四分之一的营利,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年增2%,主要因为欧洲3集团业务的表现较佳。目前公司附属的“Three UK”与英国知名电讯商沃达丰(Vodafone)正进行190亿美元合併案,料今年上半年内完成,料将是集团达成新一个英国第二上市计划前的重大步骤之一。

长和当时指,电讯业务今年将全面审视及提升生产力,聚焦降低营运及资本成本,并“将于年内完成此深入评估并公布新目标”。

值得留意是,集团关注「不能保证欧洲公共机构及 / 或集团营运所在国家的监管机构,日后不会因作出决定或诠释与实施法规而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尤其是「港口往往被政府视为关键国家资产」,在政局不稳下,有可能影响海外港口特许经营权;另基建、电讯的海外牌照和法规执行上,亦有可能国家政策受阻。目前,集团只确定于英国与意大利的流动电讯牌照「实质已获永久续发权利」。
「暂缓」并不代表取消出售港口交易

另外,在这份《路透社》独家报道同日,多家港媒周五(28日)纷引消息指,在北京多番施压下,长和将“暂缓”与贝莱德集团(BlackRock)下周三(2日)完成签订出售巴拿马港口等海外港口资产的协议,但指出当日并非“真正期限”,只是最早签订协议日期,并不意味著交易被取消,而是因为交易的复杂性,仍有重要细节尚待决定。

本台日前曾深入分析,李嘉诚过去于多个关键时刻“自主走位”来守江山,“两手准备”分散资产和业务风险。尤其是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以及香港、美中之间的政治动荡,李选择大举撤离中国和香港,并扩展欧洲、澳洲、北美和东南亚市场,其中英国是业务的重中之重。

目前李嘉诚的集团资产比重最多来自欧洲,达逾53%,其中23%来自英国。自90年代起,李嘉诚就在英国开展其投资王国,以数千亿港元併购、收购和投资等方式,参与英国重要港口、天然气、电讯、铁路、机场、房地产、零售等核心业务。英媒《金融时报》曾统计指,李嘉诚家族掌控著英国近40%电讯市场、约25%电力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近三分之一英国码头、逾50万平方米土地资源等。加上集团有多家公司早年已于英国上市集资,一系列举措被外界称是“买下半个英国”,亦是“以脚向北京不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