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米公布的行车记录信息,在3月29日 22:44:24,NOA智能辅助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以此计算,从驾驶员接管车辆到车辆发生碰撞,过程只有1-3秒的时间。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
前述家属告诉记者,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小米汽车方面一直没有人与遇难者家属取得联系,仅在微博作出回应,“小米发布通告说会成立调查组,但是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也没有给我来过一个慰问电话。我得到消息,他们也仅仅是把车子拉到北京去做鉴定了”。
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在微博表示,“女儿发生了这个意外后,我的家里已经塌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听到了这个消息,现在也都进了医院。”
小罗妈妈回忆,发生爆燃的车辆与自己的手机绑定,3月29日晚10时45分,她收到了手机短信显示绑定的车辆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在收到信息后,遇难者小罗一家立即开车前往安徽事故现场,在次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抵达事故第一现场。
前述家属称,到达现场后,女儿的遗体已经被运送至殡仪馆了,事故现场仅有交警以及消防队在处理。罗女士补充说,手机后台显示的消防队到达救援的时间为凌晨一点左右。
目前3个遇难者家属均在安徽料理后事,并等待事情处理结果。家属表示,相关事故的责任认定暂时还没下来,希望小米汽车方面能“给个说法”。
小米SU7事故致3死,车主:女友遭遇不幸,多次询问未收到回复
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与该小米SU7车主取得了联系,他告诉澎湃新闻,3名遇难者之一是其女友,两人只差一场婚礼,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目前他与女友家人暂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复。
据事故现场图片显示,事故车辆外壳均被烧毁,车头受损严重。
稍早前,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车主告诉澎湃新闻,今天是事故发生的第四天,小米公司暂时没有与家属联系。事故发生时,车上三人曾是同学,事发时已接近目的地高速出口。事故当晚22时许,其女友与他还有联系。
“跟女友相识多年,两人只差一个婚礼。“车主介绍,其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于武汉交付,他与女友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他本人长期在深圳,购买车辆的目的是方便女友出行。
车主表示,事故发生后,他与女友家人,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进展,但均未收到任何反馈。
针对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复,他表示:“我保持怀疑态度,(小米联系他的)联系时间是对的。“
相关报道:
小米发布了车祸详细记录,信息量很大
小米迎来造车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3月29日,网传多位家属在网上发声,表示自己的女儿、外甥女,与女同学驾驶小米SU7从武汉出发,到安徽池州市,参加公考,途中,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辆失火,3名女生在火海殒命。

后面,交警给出的事故情况报告为车辆撞击护栏后自燃。


涉事小米SU7车主的母亲发声,车辆是去年5月份购买;这位母亲与朋友分享给女儿购买小米SU7当礼物的聊天的截图;

就在刚刚,小米公布了SU7事故的时间线。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22:47:15 调配120成功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这里面信息量很大,局长提炼几个重点:
1. 辅助驾驶能力不足。
车辆当时开着自动驾驶(NOA),但遇到修路改道没完全躲开障碍,系统检测到危险后自己先减速了,但接管后最后还是撞上了。
总结。是不是辅助驾驶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司机也有问题的,太过信赖辅助驾驶。
2. 车速太快,司机中途分心
系统多次提醒司机"别走神"、"握方向盘",说明司机可能没集中注意力。最后司机接手方向盘和刹车,但车速还是太快(97km/h撞车),操作可能没跟上。
3. 不是车主本人
撞车的是借车开的人,不是车主本人,责任问题可能更复杂(比如借车人是否有驾驶资质)。
4. 小米反应算快的
撞车后1分钟自动报警,2分钟联系到车主,18分钟派来救护车,公司也连夜配合警察调查,数据全交了。
5. 事故路段设计可能有坑
修路直接把车流引到对向车道,这种临时改道对自动驾驶和人类司机都是高难度挑战。
总结:
生死一秒钟。
车是别人借来开的,撞车后小米第一时间联系了车主确认这事。目前不清楚借车人和车主的关系,以及借车人是否有合法驾驶权限(比如是否无证驾驶或酒驾)。
车门是否打开,安全气囊是否打开,自然原因是什么,Aeb为什么没有激活,这些都没有说清楚。
剩下等警方公布详细情况。
小米汽车燃烧事件最悲哀的一面

电动车时代,车祸似乎具备不同寻常的意义。
成都有一位媒体老师去年夏天目睹一辆车燃烧,后面的几天他一直在关注新闻报道,然而什么都没有。
他自己也是开电动车的,这让他很焦虑:燃烧的是什么品牌的车?
新能源新锐们在舆论市场非常活跃,当然是指在删帖方面。另外,国产新能源还有一层意义,它是爱国的象征。
“国产”和“特斯拉”构成一对相对应的“概念”,背后甚至各有一套观念的体系。
这次小米SU7电动车燃烧事故,3名从武汉去安徽考公的女生死亡。有一点倒值得肯定,小米公司很快证实是自家的车,并且表示配合调查。
当事人家属也在网上发帖:

我觉得最悲哀的是这样一句,“雷军,我还是你的粉丝,你必须给说法”。
这位悲伤的家属道出了这个时代的困境:粉丝与偶像这样一种新关系,不仅正在影响、重塑很多人的生活,也在产生新的悲剧。
如果他购买汽车,是出于品牌或者价格,都更好理解。如果他仅仅因为喜欢雷军就选择小米汽车,这种“多余的情感”所造成的伤害,又该如何抚慰呢。
过去一段时间,雷军是网上最火的人,他几乎每天都能上热搜。看上去他能应对自如,甚至体会到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力。
前一阵子有一个段子:雷总以前的友商是华为、OPPO,现在的友商是奔驰宝马,以后的友商是王一博、肖战……
各路大V都纷纷转发。这也许不是小米公关的主动作为,而是一种自发的合唱——因为这种合唱,雷军才偶像化,甚至开始意识形态化。
但是恰恰这种“合唱”才是危险的。
它造成某种新型的消费者,人们产生购买,不再是主要基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一个人、一种意识形态乃至情绪买单。
“我还是你的粉丝,你必须给说法”,这句话真正的重点是“还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强调的是一种特别关系,一种“粉丝特权”。
这是真正的“无权者的权利”,粉丝为偶像而狂热,也就天然认为偶像的一部分是“自己的”。
这是整个事件中特别让人悲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