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汽车关税:全球无差别受害 美国工薪阶层首当其冲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关税的新政将正式生效。此前于3月26日,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宣布这一决定,并称其为“永久性政策”。

尽管特朗普扬言此举将“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业界普遍认为,关税将对包括欧洲、日本、韩国在内的国际汽车产业链造成重创,并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而对于美国自身而言,关税也将推升汽车价格、抑制消费需求,甚至导致美国车企大规模裁员,属于“搬石砸脚”。



“特朗普的贸易战” 视觉中国

美国工薪阶层首当其冲

据路透社3月31日报道,密歇根州的两大商业团体——底特律地区商会和汽车与出行协会MichaAuto日前已联合致信白宫,强烈反对新关税政策。信中强调,该州有1000多家汽车供应商,每五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与汽车相关,汽车行业每年为该州贡献约3000亿美元经济产值。若实施关税,由此造成的成本激增将严重破坏供应链,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家庭将被迫承担更高的车辆成本。

另据路透社报道,虽然工人阶级是特朗普在去年大选期间的核心支持者,但眼下却遭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最直接冲击。因为在美国市场,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新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及Cox Automotive等机构的数据,其中仅丰田卡罗拉一款车型在美国本土组装,其余16款经济车型均产自墨西哥、韩国或日本。

相应地,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为追求利润,已战略性放弃在美国生产低价车型。如通用汽车在韩国生产别克昂扬、雪佛兰创酷等3万美元以下车型;福特最便宜的Maverick皮卡和烈马运动版均在墨西哥制造,且平均售价已超过3万美元。



准备从墨西哥入境美国的卡车 视觉中国

行业分析师山姆·菲奥拉尼(Sam Fiorani)警告称,新的关税将彻底迫使车企放弃生产低价车,并进一步挤压工薪阶层的购车选择。日本首相石破茂先前在参议院进行答辩时便抱怨道,日本在投资和就业等方面对美国经济作出“很大贡献”,美国不加区分对所有国家加征汽车关税“极不合适”,并强烈要求获得豁免。

而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美国汽车进口主要来源国,其供应链压力尤为突出。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740亿美元的汽车产品,其中包括价值2200亿美元的乘用车和价值约192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整车产品方面,2024年美国进口汽车约800万辆,占到总销量的一半。其中来自墨西哥的就有296万辆,高居第一;加拿大也有107万辆,位居第四。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新车价格平均最高上涨1万美元,从而使美国汽车销量从年增长1%转为下降3%。消费者在高通胀压力下将被迫延后购车或转向二手车市场;目前,1.5万美元以下的二手车库存仅能维持30天,比整体二手车库存少12天;同时,新车涨价导致的车主延后购车,同样会推高二手车价格,形成“成本转嫁循环”。因此,关税只会损害而非帮助美国汽车业,并加速产业链空心化。

面对质疑,白宫副新闻秘书库什·德赛(Kush Desai)以现代汽车近期宣布的210亿美元在美投资为例,辩称关税政策将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然而,代表通用、福特、丰田等车企的行业团体明确反驳称,关税将直接抬高汽车生产成本。并且,部分车企已私下通知经销商“可能被迫调整终端售价”,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价格传导的担忧。

就连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埃隆·马斯克也表态称,汽车关税对将特斯拉有“重大”影响,并于近日宣布辞去“政府效率部”的职务。他还特别提到了全球汽车零部件对特斯拉汽车生产的意义。

传统汽车强国坐立难安

此外,关税更使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汽车工业国家及地区遭遇“飞来横祸”。

据统计,2024年,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额达384亿欧元。以德系车为首的欧洲汽车品牌对美出口高度依赖。其中,宝马、大众等品牌约13%的产量依赖美国市场;奔驰、保时捷等豪华车近三成收益来自美国市场。因而当特朗普签署关税行政令后,欧洲主流汽车制造商股价纷纷暴跌。

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深表遗憾”,并称将使用“所有手段”抵抗美国关税,且欧盟有“很多牌”;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关税“不是好主意”;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强调关税升级对美欧双方乃至全球贸易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呼吁欧盟采取“果断且有力”的应对措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表示,汽车关税是对全球贸易的致命信号,将对汽车行业造成严重打击,并呼吁美欧双边谈判以找到解决方案。

同时,关税也令来自日韩的汽车制造商坐立不安。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全球移动客户负责人维为克·韦德亚(Vivek Vaidya)表示,美国是日韩制造商不可替代的市场,关税无疑将重创这些车企。

根据日本海关的数据,2024年,汽车是日本对美国规模最大的出口产品,占所有出货量的28.3%。 另据韩联社报道,去年韩国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创下82.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韩国汽车出口总额的36.5%。标普全球出行报告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韩国是美国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出口量为140万辆,仅次于墨西哥;日本出口达130万辆,位列第三。

根据美国汽车市场机构Carpro的数据,2024年,日韩制造商在美国销量排名前八的车企中占据了六席。其中丰田以198万辆位居榜首。本田、日产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而韩国的现代和起亚紧随其后,第八名则为斯巴鲁。



位于美国的丰田汽车经销商 CNBC

据CNBC报道,尽管日本车企在美生产的本地化率较高,接近80%,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这使其仍面临额外的成本。其中,丰田可能因其在美国的巨大销量而受到最严重的打击,“抹杀”未来12个月的利润增长。而据本田的测算,关税每年将吞噬其22亿美元利润,相当于五座工厂的收益。并且这些公司最近的财报显示,它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北美,这意味着任何关税影响都难以得到补偿。

法国资产管理集团Comgest的投资组合经理理查德·卡耶(Richard Kaye)认为,尽管日韩车企在美国拥有工厂,但产能难以增加至足以抵消关税的程度。AutoForecast Solu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麦凯布(Joe McCabe)也表示,即使车企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避免关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工厂建设,遑论需要额外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及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产业在特朗普上台前便屡遭针对与打压。2024年5月,拜登政府便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100%关税;今年年初,即将卸任的拜登又通过了对中国汽车进口软硬件的销售禁令。因此,中国车企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并不高。2024年,中国对美汽车出口额仅14.3亿美元,直接汽车出口占比仅为1.8%,且主要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返销车型。

不过,中国去年对墨西哥出口汽车高达44.5万辆,而这些汽车在借助《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的关税优势转口美国时,因新政策受阻的风险将剧增。

更大的挑战则来自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占比达17%。对此,已有部分企业启动了产能转移计划,以规避关税冲击。

没有赢家的贸易战

业内人士认为,特朗普试图以贸易壁垒以重塑全球供应链,但现实可能适得其反。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认为,自由贸易才是汽车业增长的基石。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专家早就认识到,自由贸易和投资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增长和稳定。”卡托研究所一般经济学副总裁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表示。

对美国汽车产业而言,其已高度依赖全球分工,如通用汽车有多达四分之三的利润来自中国、福特位于墨西哥工厂供应全美六成的车辆……一旦加征关税,并由此引来有关国际的报复使贸易战加剧,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反噬效应将尤为显著。



上汽奥迪AUDI 视觉中国

并且从长期来看,关税无法阻挡全球汽车的产业变革。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与产品竞争正趋于白热化,欧洲传统车企也只能则加速与中国技术合作以应对转型压力,如大众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电子架构、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开发电动车型、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等等……

尽管欧盟也对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实施关税打压,但在2024年,中国仍是欧盟最大汽车进口来源国,规模达127亿欧元;从2019年到2024年,欧盟自中国进口汽车的增幅高达1591.3%。由此可见汽车产业升级的胜负手,早已由贸易保护转向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注定属于那些能整合前沿技术、构建包容生态的玩家。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