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名顶尖科学家发公开信:美科学事业正被摧毁(图)




据《科学美国人》、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3月31日,近2000名美国顶级科学家联名发布公开信,称美国研究界遭“恐惧的氛围”“摧毁”。

这封公开信署名者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成员,还包括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开信指出,签署人是作为个人而非其所在机构的代表发表意见。连同签名页,这封公开信全文长达75页。

这些科学家将公开信称作“紧急呼救信号”(SOS)。尽管担心公开表态会使他们成为攻击目标,但这些美国顶级科学家警告,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科学界的大规模攻击”将危及美国的医疗、经济和国家安全。

公开信称,在恐惧气氛的笼罩下,担心失业的研究人员为了删除类似“气候变化”等被特定机构标记为“令人反感的”(objectionable)科学术语,纷纷从出版物中删去自己的名字,放弃研究项目,重写申请拨款提案和论文。

信中写道:“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汽车里的导航系统,以及挽救生命的医疗服务。”“当我们开车过桥或乘坐飞机时,我们依赖工程师。企业和农民依靠科学和工程来实现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天气预报。科学帮助人类保护地球,使污染物和毒素远离我们的空气、水和食物。”

联署科学家们认为,随着美国政府削减对科学机构、科学家以及实验室的资助,此刻真正的危险已来临,“这个国家的科学事业正在被摧毁(decimated)”。

公开信警告,其他国家将引领新型疾病疗法、清洁能源和未来新技术的发展。这些国家的人口将更加健康,并将在商业、国防、情报收集和监测地球健康等方面超越美国。而美国国家科学事业受到的损害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扭转。

NPR报道,最近几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一些新的拨款申请停止评估,并推迟了对多项疾病研究的资助决定。截至4月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发布了裁员通知,但细节尚不清楚。

此外,特朗普政府正努力消除其认为有关“觉醒”议题的倡议,包括禁止使用“健康差距”(health disparities)和“气候科学”(climate science)等词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取消了一项旨在阻止政治干预的科学诚信政策,以“确保(科学界)与政府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

以下是联名公开信全文:

致美国人民书

我们都依赖科学。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汽车上的导航系统和救命的医疗服务。我们开车过桥、乘飞机,需要工程师的帮助。企业和农民依靠科学和工程研究实现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天气预报。科学帮助人类保护地球,防止污染物和毒素进入我们的空气、水和食物。

80多年来,美国政府的明智投资使本国(美国)的科研事业蓬勃发展,令世界艳羡。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削减科研经费、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剥夺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以意识形态为由迫使研究人员改变或放弃其研究工作等方式破坏科学事业。

“科学的声音不能被压制。”

本文文末签名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当选成员,代表了美国一些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研究人员。我们以个人身份发声。我们此刻看到了真正的危险。我们持有不同的政治信仰,但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团结一致,希望保护独立的科学研究。我们发出此紧急求救信号(SOS),以发出明确的警告:国家的科学事业正在遭受重创。

(美)政府正在削减科研机构的资金,终止对科学家的资助,取消科研实验室的经费,并阻碍国际间科学合作。资金的削减迫使机构暂停研究(包括对新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解雇教职员工并停止招收研究生——研究生是下一代科学家的培养渠道。

(美)政府目前正在对50多所大学展开调查,这发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信息。哥伦比亚大学最近收到通知,除非该大学采取“纪律政策”并关闭政府指定的一个学术部门,否则其联邦资金将被扣留。数十所大学的稳定遭破坏,将危及高等教育以及这些机构所开展的研究。

科学的使命是追求真理,需要科学家自由地探索新问题,诚实地报告他们的发现,不受特殊利益的影响。(美)政府正在实施审查制度,破坏这种独立性。它利用行政命令和财务威胁来操纵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发表权、科研结果的报告方式、以及公众对科学数据及结果的访问范围。(美)政府正在阻止那些它认为“令人反感”的课题研究,例如气候变化;或者那些得出了它不喜欢的结果的研究,包括从疫苗安全到经济趋势等各种主题。

恐惧的气氛笼罩着(美国)科研界。研究人员担心失去资金或工作保障,为删除被特定机构标记为“令人反感的”准确科学术语(如“气候变化”),纷纷从出版物中删去自己的名字,放弃一些研究,并重写资助提案和论文。尽管有一些科学界人士大声抗议,但大多数研究人员、大学、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都保持沉默,以避免激怒行政部门并危及他们的资金。

如果我国(美国)的研究事业被瓦解,我们将失去科学优势。其他国家将引领新型疾病疗法、清洁能源和未来新技术的发展。他们的人口将更加健康,他们的经济将在商业、国防、情报收集和监测地球健康等方面超越我们。我们国家科学事业受到的损害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扭转。

我们呼吁(美)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的全面攻击,并敦促公众加入这一呼吁。请与其他人分享此声明,联系(美国)国会中的代表,并帮助您的社区了解此刻的风险。科学的声音绝不能被压制。我们都受益于科学,如果国家的研究事业被摧毁,我们都会蒙受损失。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我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美国三大国家研究院或我们所属科研机构的观点。

(签名略)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azkaban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些废物,只会骗钱。新能源它们研究出啥来了?川普上台之前它们也远远落后于中国。给它们经费还不如直接从中国买。
2025年04月02日20:27
评论人:元非 [♂★反者道之动★♂]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现象的背后都有来自现实的强约束。美国科学界现在掀起的主要以针对华裔的“恐怖”的现实底层是美国这个国家已经“养不起”美国现在这样规模的科学界群体。这类似于公司裁员,总是从最让管理者觉得没有存在价值感的部分裁起。
 
美国作为二战中本土没有被大规模战争直接涉及的硕果仅存世界大国,战后的全世界对于美国经济的依赖性上升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极端(非正常)状态,美国的经济在二战之后二十年期间高速发展与繁荣,同时使得美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接纳达到了高峰,让美国成了全球人才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反过来,全球人才在美国创造出了“美国奇迹”,整个美国社会进入高生活水平。
 
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已经把二战红利消耗殆尽,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严重性演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的经济已经支撑不起由全球涌入的巨量人口──少量人才,大量的经济移民。
 
美国社会由经济的窘迫引爆了社会矛盾,于是,某些在美国社会处于是矛盾焦点、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就被拉爆了──在美国的那些关键位置的华裔就成了首先针对的“受害者”。
 
本质上是美国国力已经衰落,美国现在的科学界群体规模远远的超过了美国的实际需求与支撑能力。在美国经济空心化的状态下,不得不向规模庞大的科学界投入资本,但在美国经济整体不彰之下投入的程度有限,投入的大部分变成维持养人而无产出,很多科研成果无法通过自己的制造业转化成现实利益,停留在PPT上,最终被有产业能力的国家“收割”。
 
美国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需要收缩自己的人才体系。这个过程很可能会一地鸡毛,甚至对美国的科技与产业能力形成负反馈,但现实终归会把美国导向现实。
 
2025年04月02日19:35
评论人:cyyccy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看看川普选的国防部长就知道现在的美国是什么样的一群小丑们在管理。
2025年04月02日19:18
评论人:君均臣诚 [★★★声望勋衔1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急啥,后面还会要命,现在在要钱!明天血洗花街
2025年04月02日19:03
评论人:ak47a [☆★一票烂选总统★☆]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大嘴的美国伟大梦,也许是南柯梦。可以肯定,这个政府很快就会进入内外交困的日子。
2025年04月02日18:53
评论人:戒律暗牧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特朗普和马斯克搞的效率优先这一套有利有弊,在科学界就有很大弊端,因为科研大多数时候都不讲投入产出比
2025年04月02日18:50
评论人:greentee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9楼:光伏之父,马丁·格林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中国光伏教父张凤鸣正是新南威尔士的研究员
量子通信泰斗,蔡林格教授,维也纳大学教授,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博导
中国排得上号的芯片企业,全是台湾人参与的。比如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是台湾人张汝京创办。而张汝京又是美国博士和德州仪器的职员。
创办国产蚀刻机的尹志尧,做到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高管,“带了”全套技术回国,这才有了中微半导体。(令人不齿的是,尹志尧反打老东家泛林专利官司一钉耙)
中国部署能力,制造能力是强,但你为什么要说中国原创能力强?这些新国产企业,哪一个没有欧美背景?
2025年04月03日10:27
评论人:小曉古今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6楼:他們是廢物你是什麼
2025年04月03日0:21
评论人:YouWire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文革元年1966
2025年04月02日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