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缅甸发生里氏7.7级强震,地震波及周边地区,泰国等地也感受到明显震感。在地震中,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楼由中国央企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十局”承建,初步检测显示,倒塌现场的建筑材料中发现劣质钢材成分。
事故导致数十名工人被埋,目前已确认至少12人遇难,另有超过70人仍被困;这起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泰国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负面观感。
据本台英语组报道,大楼倒塌后,泰国工业部长阿卡纳特·普罗姆潘(Akanat Promphan)表示,曼谷当局已将建筑材料样本送检,并正在对事件展开调查,目前尚无定论。但他也暗示:“只有这一栋楼在地震中倒塌,我想公众应该能看出原因是什么。”事实上,阿卡纳特近几个月多次警告中国制造工业品存在质量问题,认为这些劣质中国产品可能对泰国产生“灾难性影响”。
此外,泰国反对党议员朱提蓬(Chutiphong Pipoppinyo)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上发文指出,倒塌建筑所使用的钢材与去年12月被政府勒令关闭的两家中资钢厂产品相符。来自泰国中部的金属回收业者颂萨(Somsak Tippayarat)则向本台表示,钢材品质低劣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员腐败与中资企业的成本压缩行为:“他们用劣质钢材扰乱价格体系,一开始用合格样品取得认证,量产时却更换为次等品。”
泰国社会呼吁全面检讨中资品质
针对本次事故,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于周二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资企业在海外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此次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方“深感痛心”,并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与慰问。中方将指导相关企业积极配合泰方调查,并相信泰国政府会做出“科学公正”的结论。
在舆论压力下,泰国总理贝东丹(Partongtarn Shinawatra)已下令全面调查中铁十局参与的所有工程项目,以及所使用建材是否合格。不过,他仍持续向中方释出善意,周二还在总理府会见中国豪车品牌“红旗”的海外业务总裁王成杰。
据泰国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在2019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因为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促使中企转向东南亚寻求“避税通道”,中资大举涌入泰国。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本周三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对泰国商品加征高达36%的关税,这一策略恐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另据本台了解,在曼谷以东、被视为泰国工业心脏地带的 Bowin 镇,有一个华人聚居社区,该地区几乎所有交易都以人民币结算,并通过支付宝完成,中资对泰国本地经济缺乏实质带动作用,当地民众和民意代表,对于中资对当地经济缺乏实质贡献充满抱怨。
泰国的劳工权益倡议人士吉伦(Jirun Petra)就此对本台表示,当地中国工厂越来越多,但实际雇用的泰国工人却非常少。他强调,居民并不反对中国在当地投资,但中国企业应遵守规定比例,合理雇佣本地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