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美国政府计划对不同贸易伙伴加征额外的关税。例如,针对英国、巴西、澳大利亚加征10%,针对欧盟为20%,针对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为24%、25%和26%,针对南非和瑞士为32%,针对越南则高达46%。这一举措引发了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弹。从欧洲到亚洲,再到大洋洲和南美洲,各经济体纷纷表达不满情绪。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大幅提高关税的做法有很大可能会遭到贸易伙伴不同程度的反制,从而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冲击。”白彦锋称,大幅加征关税短期内将加重美国消费负担、推高物价和通胀,中长期也难以促成制造业回流,这是因为全球产业链分工由各国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决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恐再次陷入“税收万能论”的误区。

欧洲
白宫称,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开始,而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消息公布不久,与特朗普关系友好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迅速表态,称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对双方均无益。她强调将全力推动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以“避免贸易战”。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则承诺保护本国企业和工人,强调西班牙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爱尔兰总理马丁(Micheál Martin)表示,称特朗普的决定“令人深感遗憾”,认为关税“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该国贸易部长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愿意与美国谈判,称这是“最佳出路”。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表示:“我们不希望贸易壁垒不断增加,更不希望爆发贸易战。我们希望找到一条与美国合作共赢的道路,让两国人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瑞士总统凯勒-苏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该国将迅速制定应对措施,“长期经济利益是首要考量”,并指出“尊重国际法和自由贸易是基本原则”。相比之下,英国对仅被加征10%关税表示些许宽慰。唐宁街发表声明称:“我们本不希望面临任何关税,但比其他国家更低的税率证明了我们策略的有效性。这至关重要,因为10%与20%之间的差距关乎数千个工作岗位的存亡。”英国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Jonathan Reynolds)将于当地时间4月3日向英国议员更新情况。他警告说,尽管英国致力于达成贸易协定,但并未排除报复选项。“我们拥有多种应对工具,并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他表示,“没人想要贸易战,我们的目标仍是达成协议。”亚洲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这些关税可能对国家间的贸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很遗憾,但不确定性很高,因此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发展,以更准确地把握其经济影响,”他说。4月3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韩国代总统韩德洙下令对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企业采取紧急支持措施,比如汽车行业。该部表示,韩德洙要求该部部长分析关税内容,并与华盛顿方面积极谈判,以尽量减少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韩德洙表示:“随着全球贸易战成为现实,政府必须倾尽全力克服贸易危机。”大洋洲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美国对澳大利亚加征的关税“毫无逻辑依据”,“美国与澳大利亚有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为2比1,因此美国对澳大利亚加征的对等关税应该是零,而不是10%。”阿尔巴尼斯表示,美国政府的决定将增加全球经济的变数,并推高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但他补充说,澳大利亚政府不会采取对等措施,“我们不会加入这种恶性竞争,因为这将导致通胀和增长放缓。”新西兰同样质疑特朗普的关税逻辑。该国贸易部长麦克莱(Todd McClay)称,新西兰的关税水平“非常低”,“低于美国对所有国家施加的10%基准税率”。但他称,新西兰不会寻求报复,因为这会推高新西兰消费者的物价并引发通货膨胀。此外,美国还对南太平洋小岛诺福克岛加征29%关税。这个澳大利亚属地人口仅约2000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该岛行政长官普兰特(George Plant)表示:“据我所知,我们没有向美国出口任何商品,也不对任何东西征税,更不存在非关税壁垒,我们完全摸不着头脑。”南美洲
在南美洲,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巴西政府正在评估一切可能措施,以确保双边贸易的互利性,包括诉诸世界贸易组织,捍卫合法国家利益。”与此同时,巴西国会于2日通过《经济对等互惠法》,授权政府对任何加征巴西商品关税的国家或贸易集团实施报复。智利总统博里克(Gabriel Boric)谴责了美国“单方面实施、不考虑共同商定的规则”的贸易壁垒,称这种行为“将国际贸易的原则抛在了一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Gustavo Petro)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声:“美国政府认为通过普遍提高进口关税可以增加自身的生产、财富和就业,这可能是一个重大错误。”他表示,哥伦比亚会在关税调整后能为哥伦比亚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地方降低关税,而在国内就业岗位损失过多的情况下提高关税。北美洲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4月2日发布的新决定并未涉及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加拿大与墨西哥。白宫表示,将依据此前行政令处理与这两国的关系。不过,此前宣布的25%汽车进口关税仍将于4月3日生效。墨西哥总统申鲍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她将等到当地时间3日再决定行动,届时特朗普政策对墨西哥的影响将更明朗。她强调:“这不是你对我加税我就对你加税的问题,我们的重点是强化墨西哥经济。”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特朗普)保留了美加关系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即加美之间的商业联系。但钢铁和铝等关税也依然存在。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保护工人,打造七国集团中最强劲的经济体。”卡尼还表示,从4月3日开始对汽车征收25%关税等措施将“直接影响数百万加拿大人”。他将以反制措施应对,并警告美国此举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贸易体系”。
美国反多元致函:丹麦呼吁“欧洲回应”,法国比利时“不会退让”
特朗普政府近期致函一些大型欧洲企业,警告他们要遵守美国联邦政府反多元(DEI)政策的行政命令。多个欧洲国家对此接连表态 。4月1日,丹麦呼吁欧洲作出统一回应,而比利时则表示“不会退让”。
01 丹麦:丹麦和欧洲在推动多元化方面承责
综合法国《费加罗报》、财经媒体Boursorama报道,对于美方致函,丹麦政府呼吁欧洲共同讨论。
“我们当然需要与欧洲同事讨论如何回应,”丹麦工业部长莫滕·博德斯科夫在给法新社的声明中谴责这是“美国企图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并强调“丹麦和欧洲企业在推动多元化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在欧盟,我们已经制定了促进企业多元化的法律,并加强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据法新社报道,丹麦商会表示,一些与美国政府有合作关系的丹麦企业已收到这封信,信中询问它们是否制定了内部反歧视计划,并警告称如果有这样的计划,可能会影响它们与美国政府的合作。
“我们不要求任何额外核查,只是要求企业和相关方自行证明它们符合我们的政策。换句话说,我们只是让他们填写一份额外的文件,”美国驻法国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驻德国柏林大使馆也作出了类似声明。
02 比利时:不会退让哪怕一毫米
比利时外交部长马克西姆·普雷沃4月1日表示,比利时“不会在社会多元化原则上退让哪怕一毫米”,并对美国的做法表示“深感遗憾”。
他说,一些比利时企业也收到了美国政府的信件,要求它们“放弃多元化、平等和包容计划”。比利时政府已向美国驻布鲁塞尔大使馆明确表达了担忧。
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签署了14173号行政令,终止了联邦政府内部促进机会平等的相关计划。“这是特朗普政府为了安抚其支持者而采取的国内政治行动,不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美国丹麦商会会长索伦·弗里斯·拉森表示。
目前尚未公布受到影响的企业数量或名称。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马士基(Maersk)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并未收到相关信件。
03 法国企业界无意退让
美国大使馆也向几十家法国企业寄送了同样的信件。法国政府、工会和雇主组织一致拒绝向美国政府的压力屈服。
法国劳工部长阿斯特丽德·帕诺夏-布维3月31日在X平台回应称:“多元化和包容性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法国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且已被证明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价值观不是可以谈判或出售的。”
法国最大工会民主劳工联盟(CFDT)在4月1日的一份声明中呼吁法国企业抵制美国恐吓,并拒绝填写美国政府要求的表格。法国其他主要工会也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作出同样表态。
法国雇主协会(Medef)主席帕特里克·马丁在接受法国新闻频道LCI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屈服,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它们。”他进一步批评特朗普政府,“这是美国政府的偏差行为,是美国总统本人试图控制全球经济并影响欧洲价值观的表现”。
反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各国将采取反制措施
01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全面征收关税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国家主权,并加强国家和经济安全。
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从4月5日起实施至少10%的“基准关税”。此外,从4月9日起,美国将对被视为贸易“违规严重”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具体税率依据各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情况确定。声明还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白宫公布了一份大约包含超过180个国家在内的名单,列出了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
其中,只有少数国家适用10%的基准税率,包括英国、新加坡、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哥伦比亚、阿根廷、萨尔瓦多、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
另外,美国对欧盟、中国、日本、越南等约60个国家实施更高的关税,理由是这些国家对美国产品征收更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或采取了美国政府认为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政策。
被加征高额关税的主要经济体包括:欧盟20%、中国34%、越南46%、泰国36%、日本24%、柬埔寨49%、南非30%。白宫4月2日告诉美国CNBC记者埃蒙·贾弗斯 (Eamon Javers),对中国征收的最新税率是在已有20%的关税基础上再增加34%,这意味着特朗普任期内对中国征收的实际关税税率为54%。
声明表示,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包括受《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及零部件,以及某些能源和矿物资源。此外,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新关税影响。而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继续享受免税待遇。
尽管特朗普表示这一关税政策将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这些措施可能推高商品价格,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代价。同时,此举或扰乱全球供应链,影响国际贸易,并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纷纷谴责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攻势。一些国家仍希望通过谈判化解争端,而另一些国家则誓言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02 各国反应
中国
中国是此次关税政策中受到打击最重的国家。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4月3日对此回应,强调中方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美方在主观、单方面评估基础上,得出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对此,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还称,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同时,在4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打着“对等”的幌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多次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磋商解决贸易分歧。
日本
日本方面,针对美国对日本商品征收24%关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洋二(Yoji Muto)直言,这一措施“极其令人遗憾”。“我再次强烈敦促华盛顿不要对日本实施这些关税。”武藤洋二补充道,他在特朗普宣布措施前已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进行过交涉。
泰国
泰国方面,则宣布已制定“稳健的应对计划”来反击特朗普政府宣布的36%高额关税。泰国总理佩通塔恩·西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4月3肉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泰国仍希望通过谈判争取降低这些关税。
加拿大
加拿大方面态度强硬。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4月2日表示,加拿大将对美国关税作出反击,因为这些措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贸易格局。“我们将通过反制措施应对这些关税。我们会保护我们的劳动者,并建立G7最强劲的经济。”
墨西哥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帕尔多(Claudia Sheinbaum Pardo)于4月2日表示,墨西哥将提出一套“综合方案”,而非“针锋相对的报复措施”,以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她强调,该方案将增强墨西哥经济,并确保其经济安全。墨西哥不打算立即实施报复性关税,但表示将保持冷静,并集中精力保护国家经济。辛鲍姆还透露,墨西哥将在4月3日宣布具体应对措施。
欧盟
欧洲同样成为美国关税政策的目标,其出口商品被加征20%关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谴责称,此举是“对全球经济的沉重打击”。她警告:“这些关税将损害全球消费者,并立即显现影响。数百万公民将不得不面对食品价格上涨,药品变得更加昂贵,交通成本增加,通胀将上升。”
冯德莱恩透露,欧盟已准备好首轮反制措施,主要针对美国对欧洲钢铁加征的关税,并正在制定进一步的反制方案,以保护欧洲的利益和企业。
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 Costa)则表示,欧盟正在与全球贸易伙伴展开对话,意图“加强并扩大我们的贸易网络”。他强调,现在是时候推动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和墨西哥的贸易协定,同时加快与印度及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程。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兰格(Bernd Lange)抨击这些关税是“不合理、非法和不成比例的”,而欧洲议会最大党派欧洲人民党的国际贸易发言人约根·沃伯恩(Jörgen Warborn)表示,“当朋友像恶霸一样行事时,很难保持冷静”,欧盟必须以统一的方式作出回应。
德国
德国政府则持谨慎态度。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表示:“欧盟委员会继续寻求与美国谈判达成解决方案是正确的。”他警告称,美国关税上调可能“导致部分国家陷入衰退,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意大利
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表达了相对温和的立场,称:“我们将尽全力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一场贸易战,否则西方整体都会因此削弱,而让其他全球势力受益。”
爱尔兰
爱尔兰总理迈克尔·马丁表示,关税“对世界经济不利”,并将损害大西洋两岸的关系,“欧盟和美国之间每天的商品和服务交易额超过42亿欧元。破坏这种深度整合的关系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瑞典
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则表示,他不希望看到贸易战升级。“我们希望重新走上贸易与合作的道路,让我们的人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丹麦
丹麦外交部长拉斯穆森指出,在美欧之间的贸易战中,“每个人都是输家”。“我们不应该筑墙,而应该拆除障碍。”他说,“欧洲将团结一致,给出有力而恰当的答案。”
挪威
挪威贸易部长塞西莉·默赛斯表示,特朗普决定对(非欧盟成员国)挪威征收15%的关税,由于欧盟与挪威之间存在广泛的贸易联系,关税将对该国的经济产生“关键”影响。
波兰
波兰总理图斯克则呼吁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实行“真正对等的关税”。
法国
法国则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4月3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召集了受美方关税政策影响的行业代表,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法国政府还计划对美国的数字服务行业实施制裁。
法国政府发言人索菲·普里马斯(Sophie Primas)3日早上在RTL电台表示,欧盟的反制措施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轮反制将在4月中旬生效,针对美国对铝和钢铁产品加征的关税。”她补充道:“第二轮反制措施预计将在4月底完成,涵盖所有受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她提到,欧盟可能对目前未被征税的数字服务行业征收关税,并考虑限制美国公司进入欧洲公共采购市场。
澳大利亚
与其他国家不同,澳大利亚选择不采取反制措施。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美国人将为这些不合理的关税付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不会实施对等关税。我们不会卷入一场导致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贸易战。”
巴西
巴西政府则考虑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巴西外交部表示:“政府正在评估一切可能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双边贸易的公平性,其中包括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以维护国家正当利益。”
欧盟威胁打击美国科技巨头迫使特朗普放弃关税
欧盟劝告特朗普放弃“对等关税”,以避免发生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贸易战,欧盟同时威胁要将矛头对准美国科技巨头。
法国政府发言人索菲-普里马斯(Sophie Primas)周四表示,27个成员国准备“对美国高科技巨头下手”,德国副总理哈贝克也表示,“一切都在谈判桌上”。
欧洲人希望展示强硬姿态与特朗普政府谈判,他们对拥有4.5亿消费者的内部市场的威慑力充满信心。
正在乌兹别克出席欧盟与中亚峰会的冯德莱恩表示,美国总统宣布的新关税“对全球经济是一个重大打击”。,这一举措对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产生的“后果是灾难性的”,通货膨胀,无数公民将不得不面对飞涨的食品价格。
不过,在反击之前,欧盟仍然强调注重与美国对话,希望避免灾难性的贸易战升级。
特朗普周三晚间发起贸易攻势,宣布征收巨额关税,对亚洲和欧盟打击最重,来自欧盟的商品将被征收高达 20% 的关税,对中国征收34%,台湾32%,日本24%,韩国25%,越南46%......此举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以及美国经济窒息。
周四上午,布鲁塞尔弥漫着不可思议的气氛。一位欧盟高级官员说:“美国对所有的人和事征收关税,包括它不生产的香蕉和咖啡。匪夷所思,太不明智”。
至于特朗普政府计算新税的方法, 这位官员打趣道:“就计算方法而言,它既不可信也不合理”。
法国总统马克龙揭露特朗普的做法“粗暴且毫无根据”,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无论如何,欧洲将 “以团结、有力和适当的方式 ”做出回应。
冯德莱恩警告说,欧洲人已 "做好了应对准备",并宣布准备 "在谈判失败的情况下采取其他反制措施"。
欧盟之前已经宣布,将从4月中旬起对从美国进口的一系列产品包括船只、摩托车和波旁威士忌酒征收 “适度但强有力的 ”关税。
法国政府发言人索菲-普里马斯在巴黎指出,除了可能对美国数字技术旗舰产品征税外,欧洲还在考虑减少美国公司“(获得)公共合同的机会”。
反制"蛮横的"关税政策:马克龙呼吁欧洲团结 暂停投资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大规模提高关税后,法国迅速做出反应。总统马克龙周四(4月3日)宣布针对这一“严重且毫无根据”决定的初步反制措施。马克龙称此次关税规模"史无前例",“但最受冲击的其实是美国经济自身","这样的关税政策难以为继"。 马克龙强调,欧洲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并暂缓对美投资。
法新社报道,法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将面临最高20%的新关税威胁,其中以航空业、葡萄酒与白兰地业者、汽车、制药与奢侈品产业受影响最深。首当其冲的是法国航空业,占法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5%,为经济受创最重的产业。而美国是法国第4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法国每年对美出口总额超过470亿欧元,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
马克龙周四在爱丽舍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措施。法新社报道,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与会者包括总理贝鲁和政府相关部门官员,以及受影响最严重行业的代表,包括航空、农业、葡萄酒业、化工、电子、冶金、医疗和化妆品等行业。法国企业界高层也参与了此次会议。但将面临25%特别关税的汽车行业没有派代表参加会议。
马克龙在会上指出,美国的决定将造成“巨大影响”,他强调法国对美出口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而意大利(对美出口占GDP的3%,德国占比4%,爱尔兰更高达10%。
马克龙形容特朗普此次关税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但受冲击最大的其实是美国经济自身"。马克龙说,这样的决定难以为继,它将使美国企业更加脆弱,让美国民众更加贫穷。
欧洲必须团结应对 不可各自为战
马克龙呼吁在4月中旬采取第一步反制措施,涉及已经被美国加征关税的钢铁和铝产品。马克龙承诺,“针对昨天宣布的更广泛关税政策,我们将在本月底作出更有力的回应。”他表示,政府将逐个行业进行评估,并与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统一战略。
此外,马克龙担心,美国可能很快对制药业、木材和半导体产业采取新一轮关税措施,税率或将达到25%以上。
面对特朗普关税挑战,马克龙呼吁欧洲企业“暂停”对美投资计划,直至局势明朗。2023年,法国对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达3700亿美元(3350亿欧元),占美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9%。
马克龙表示,最担心的是重税之下欧盟内部的分裂。他强调,“欧洲必须团结共同应对,而不是各自为战。”马克龙警告:“我清楚地知道会发生什么,最大的经济体可能会倾向于单打独斗。但这不是明智的做法。”
马克龙呼吁欧洲企业不要急于与美国进行个别谈判,也不要试图通过在美投资换取免税待遇,因为特朗普政府正利用这一点拉拢企业。
马克龙强调:“如果欧洲保持团结,制定统一、合理但坚决的应对措施,同时各行业协同一致,真正展现团结精神,我们最终将实现共同目标:彻底取消这些关税。”
会议结束后,法国企业联合会(Medef)主席帕特里克·马丁(Patrick Martin)表示,目前形势“极其严峻,令人担忧”。但他同时指出,“各界都意识到,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组,贸易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威胁不断增加。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欧盟及法国的改革以提升竞争力。”
受关税冲击影响,巴黎股市周四大幅下跌,收盘时跌幅达3.31%,创下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他欧洲股市也遭受重挫,而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盘中纷纷大跌。
2023年,美国是法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据法国海关数据,受关税冲击最大的行业包括航空业(2024年对美出口额90亿欧元,占法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奢侈品(香水、皮具等)、葡萄酒和干邑白兰地。
空客公司(Airbus)的一位发言人对法新社表示:“我们正在评估潜在影响。”
法国以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等知名葡萄酒享誉全球,而美国则是法国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场。2024年,法国对美出口的葡萄酒总额达24亿欧元,此外还有15亿欧元的蒸馏酒类产品(如干邑白兰地酒)。
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誓言报复
据《费加罗报》亚洲特派员Sébastien Falletti发来长篇报道指,针对关税,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 ”,并誓言采取报复措施。与此同时,北京寄望于与亚洲和欧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应对美国总统对其征收的54%的关税。
报道首先写道,特朗普给中国的喘息时间还不到100天。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起了大规模关税攻势,这是他全球贸易战的优先目标。这位“美国优先”的倡导者手持一张图表,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34%的额外关税,叠加他上任头几周即已征收的20%,针对这个亚洲巨人的关税壁垒将提高到惊人的54%,比同一天对欧盟和日本实施的严厉措施高出一倍多。
这一税率接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的60%,当时,他经常抨击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特朗普宣称:“我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但他们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太多好处”,并谴责了他所认为的世界工厂的不公平做法。他为新关税辩解,指责中国根据一种不透明的计算方法,将“货币操纵”和其他变相壁垒考虑在内,从美国勒索了相当于67%的关税。
美国还宣布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减免,使得上述征税变得更加沉重。此外,北京还遭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征税波及。但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中国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受到了白宫的重击,中国邻居的竞争优势被铲除,从而削弱了围堵巨人的效应,为其在亚洲后院提供了一条林荫大道。民主治理的台湾受到的打击几乎与中国大陆一样严重,达到32%。
报道续指,在拥护保护主义总统所宣布的“解放日”炮火中,东亚的出口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最大。东南亚快速增长的“小龙”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中越南的关税税率为46%,柬埔寨为49%,汽车代工中心泰国为36%。就连他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也被征收26%的关税,印尼则被征收32%。军事盟国日本和韩国也未能幸免,尽管日韩两国试图安抚华盛顿,但仍分别被征收24%和25%的关税。作为世界经济之肺的地区股市在开盘时暴跌,尤其是香港股市下跌了2.4%,一连串的坏消息甚至超过了最悲观的预测。
中国商务部4月3日发表声明,立即“强烈”谴责这些“单边恫吓做法”,并誓言采取报复行动“捍卫自身利益”。中国“敦促”美国“取消”这些不符合“国际法规则”、“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所谓对等关税”。报道表示,共产主义政权披着自由贸易捍卫者的外衣,谴责华盛顿转向保护主义,将其视为全球化的新麻烦制造者和美国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象征。“历史证明,新关税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这不仅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危及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稳定”,世界工厂如此抨击道,中国担心脱钩会使其全球化的核心地位备受威胁。
报道提到,这场新贸易战的范围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发动的贸易战更广,而中国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刻,因其经济增长正陷入结构性放缓,处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政府承诺2025年的GDP增长为5%,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数字提出质疑,但这一数字仅是中国经济起飞高峰期2007年的三分之一。在房地产行业陷入危机、国内消费处于低谷之际,世界领先经济体设置的关税壁垒将严重打击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蒙田研究所特别顾问戈德门(François Godement)说:“中国人很担心,因为他们在出口方面很脆弱。根据MERICS智库的数据,2024年出口占GDP的30%,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份额,与2019年相比跃升了38%。”
尽管中国政府正大展拳脚,宣称采取“反制措施”,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剧增,其选择是有限的。报道引述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些关税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为中国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对北美市场的出口。世界贸易的普遍放缓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面对特朗普的攻势,北京有反击的箭矢,但弓弩却也脆弱。去年向华盛顿出口了价值4390亿美元的产品。MERICS说:“他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和重要矿产的措施,以击中要害。甚至在特朗普关税战之前,北京就已宣布对半导体和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金属实施一系列出口限制,而这些物资绝大多数由中国集团主导。北京还可以掌控地缘政治的按钮,如正在台湾沿海进行的军事演习,或最近香港长江和记暂停向美国贝莱德公司出售巴拿马港口。
但中国不能转向保护主义,否则就有可能终结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受益匪浅的全球化。相反,中国正寄希望于加强与受到特朗普攻势打击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以减轻打击。从欧洲到亚洲,这位巨人正在重新发起魅力攻势,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并披上多边主义和自由主义拥护者的外衣。它正在重新启动与东京和首尔的三边贸易谈判,推迟对白兰地的报复措施,以软化法国和欧洲。
《费加罗报》报道总结说,本月,习近平将出访已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的东南亚,并将利用美国蛮横的关税攻势向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施以援手。中国绝对有能力突破美国的围栏占据这块空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但前提是这些国家不效仿美国,以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第二次中国冲击”的伤害,因为它们担心受惠于中国政府补贴的产品会大量涌入自家寻找新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