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多年过去了,广交会的各种数据迭创新高,但历史本身仿佛又回到了缠斗、对抗的原点。
关于广交会,往年网络上流传的某些信息、视频,我总是觉得不太真实,有的一惊一乍博眼球,缺乏可信度。
今天(4月16日)上午,我决定进广交会展馆看看真实情况,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我的兴趣在家电和机器人方向,因此直接就去了这两个展厅。
在展馆里,我还花一分钟做了一件事,我会把这一分钟掰开分析,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01进展厅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
我首先去的是家电展厅,进门右边是美的,左边是海尔,再往里面是TCL、创维等等。

实话实说,展厅里人不少,而且仅仅电视机这一个单品,我已经被中国这些顶级玩家给搞懵圈了,这些厂家太卷。

比如,某款电视已经可以做到极薄,可以直接镶嵌到墙里,还有电视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光线问题,因此有针对强光线的技术设计,这个真有必要?工作人员说:“客户有需求”。
还有一款电视甚合我意,下面装了滑轮,可以在多个房间滑来滑去,虽然说不上有多新的创意,但是确实很方便。

我这个人不怎么看电视,家里的电视已经搁置很久,但是这些电视的各种人性化设计还是让我感叹厂家已经卷出花来。
查了一下数据:2024年全年,中国大陆电视机出口总量达到11054万台,同比增长11.4%,出口总额为1130亿元,同比增长15%。
就这么一个普通的产品,搞出这么多花样和新意思,出口总额能破千亿,全球一半的电视机,都是从中国出口的,我只能说中国这些厂家太会搞钱,太拼。
我的重点是机器人展厅,虽然各种花样百出的机器人视频我都看过,但是,现场看还是很不一样。

比如擦玻璃机器人,一路擦来,相当丝滑,我那个办公室在20多楼,已经很久没有擦玻璃了,我很想建议物业买一台机器人。

再就是摘水果机器人,原理当然也简单,无非就是摄像头+机械手,然后软件驱动,但是其准确、快捷还是给我留下了印象。有些规模很大的农场、果园用这种机器人很合适,它可以没日没夜地干。

至于泳池清洁机器人,其原理大概和扫地机器人差不多,不过,当这款机器人可以爬阶梯的时候,我还是没hold住,这是要成精啊。


分拣机器人其实在快递行业应用很广了,如小精灵一样滑来滑去,既欢乐,而且效率还挺高。

咖啡爱好者都爱会做咖啡的机器人,我排了一会儿队,老外太多,算了。走的时候问了一下价格,其实不贵,如果客户买回去,能把安置机器人的位置给找对了,真有可能日夜赚钱。

有个机器狗躺在地下装死,把围观者都逗乐了,它会翻跟斗,会打招呼,也会蹦蹦跳跳,总之就是引发笑声不断。

某科技公司的翻译机也在机器人展厅,我试用了一下:双屏,只有一个手机大小,一个屏面对我,一个屏面对老外,我说一句汉语,老外立马在屏上看到英文,我亲眼所见,十分钟之内卖出三台,都是老外。工作人员自己都说“火爆”。

还有和电子书差不多大的智能办公本,开会时打开,可以把语音自动记录成文字,可以写备注,这都没啥,关键是点一下还能生成会议纪要。
在机器人展厅转了一圈,我感觉自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冲击很大。
我注意到,每一个展台都有老外在和工作人员交流。



02现场目测:老外真不少
出了展厅,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广交会人气爆棚,我在现场”,还配了九张图。
一个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的朋友来问:“欧美客户增长吗?”
我确实不知道哪些是欧美客商,我只能回答:“不少白人”。
他似乎不信,又问:“客商真的很多?”我回答:“真的”。
他最后回了一句:“希望好起来”。看来过去一年压力不小。
过了一个小时,又有一位朋友问:“老外多不?”我说:“多,统一回复大家,老外多”。

相同的文图放到某社交平台之后,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还有朋友说那些白人里不少是俄罗斯人,我确实不知道比例,因为没有数据,但相信肯定有。
出展厅买了一杯咖啡,我问一个英俊老外哪来的,这兄弟来自于伦敦。
我突发奇想,大家这么关注老外数量,看来焦虑深重啊,我干脆随机做个试验,看看数据吧。
于是,我站在机器人展厅门口开始整活,随机拍摄一分钟,看看有多少老外。
▲广交会现场视频
拍完一数,一分钟内有40多个老外从我身边过去,其中22个是白人,但是这只是从肤色、头发上判断。
如果新加坡人、日本人、韩国人从我身边走过,我无法判断他们是老外还是老中的。
所以,结论确实是老外不少,密度很大。据广交会统计数据,截至4月15日17时,本届广交会首日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到会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

▲大批客商涌入展厅
这说明什么?
其一,中美贸易战对中美影响都很大,但是因为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持续走高,有极高的性价比,不少老外还是到中国来采购,毕竟,美国之外还有欧盟27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诸国。
其二,中国厂家也在积极转型,尽量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同时降低预期。我在现场和一位工作人员聊,她说公司对欧洲客户做了大量工作,这次来展台的欧洲客户和前两年差不多。
03广交会拉升酒店生意
因为广交会的琶洲展馆是在海珠区,按今天这个势头来看,个人猜测海珠今年的会展经济还有上升的空间。

查了一下数据——去年的“第136届广交会出口意向成交额逾249亿美元,境外采购商首次突破25万人”。
今年呢?第137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而且,官方数据显示:
2024年琶洲地区专业展馆共举办展会287场,展览面积共1074.4万平方米,会展业、广告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分别增长1.9%、11.0%、19.0%,拉动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6%。

实际上,“中国第一展”拉动的不仅仅是海珠区的广告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因为有些客户来了之后是住在天河、越秀、白云、黄埔等区的。
据《广州日报》的报道,岭南酒店的数据显示,本届春交会期间,酒店普通散客及团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广交会首期酒店客房收入预计同比会有一定增长。
爱群大酒店岭居创享公寓沿江路店江景双床房已订满,主要以线上渠道预订为主。
目前华住在广州拥有146家酒店,根据华住集团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在4月15日—4月19日(广交会一期)期间的酒店整体预订率环比4月8日—4月12日上涨了98%,同比上涨了2%。

这些数据印证了我在展馆内的体验,确实是人气爆棚。
04勇敢向前,见证历史
在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刷到了“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245%”的新闻,唯有一声叹息。
我个人的看法:
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是难以完全互相取代的,线下交易永远都有价值,尤其对于批发商而言。因为线下交易可以直接试产品、提问,如果厂家在广州附近的话,甚至可以直接约了当天去厂家看设备、生产情况,这些是线上交流和交易难以替代的。

还有,人们需要通过对对方表情、眼神、语气的分析、揣测来决定下一步的计划,而这就需要面对面。
至少在广交会这个阶段,海珠区是全国瞩目的重要区域,广州市是全国瞩目的焦点之城,因为广交会确实是经济的“晴雨表”。
这一仗扛住了,后面的空间就可以稍微从容一点。
回顾历史,广州这座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劈波斩浪之城,是中国经济的闯将之一:
1957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拉开序幕,目的也是为了破除某些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和货物禁运,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架起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60多年过去了,广交会的各种数据迭创新高,但历史本身仿佛又回到了缠斗、对抗的原点。

只是:
此时此刻的中国,不是60多年前的中国。
此时此刻的广州,也不是60多年前的广州。
那些在广交会展厅里对机器人询价的老外们,那些刷卡买下电视机、翻译机的老外们,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工作人员们,他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同时我也在想:我在广交会随手录下的一分钟视频,信息量巨大,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是的,我们只能勇敢向前,继续见证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