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解放日”之前,曹明杰(音译)从未炒过股。
这位来自中国南方广东省的室内设计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令中美贸易战升级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为表达对北京的支持,曹决定每月向股市投入2000元人民币(约合274美元)。
“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国家出一份力。”曹明杰表示,他是在中国股市因加征关税而下跌后开设的证券账户。在这场贸易战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和国家站在一起,坚持到底”。
交易员和券商表示,像曹明杰这样的散户正加入国家队行列,共同守护股市——这是中美冲突不断升级下的又一个战场。投资主要集中在与国家战略相关、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例如国防、消费与半导体。
散户中出现这种爱国热情并不常见,他们通常被认为抱有“赌场心态”;但对于当前努力应对贸易战冲击、稳定资本市场的监管层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金融信息提供商通联数据(Datayes)指出,自4月4日股市暴跌以来,中国股市已录得450亿元人民币的散户净流入。相比之下,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前的六个交易日内,资金累计净流出高达918亿元。
自4月初创下七个月新低以来,中国股市已反弹8%,本月累计跌幅仅为1.3%,相比之下,美国股市同期下跌超过8%。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师孟磊表示:“ 我们认为中国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战略重要性。”他指出,这股爱国投资风潮“显著提振了投资者情绪”。
“爱国就是要坚守到底”
来自中国西北宁夏的周立峰(音译)誓言即使亏损也要持续加码股市。
这位登山爱好者说,“爱国就是死守手里的股票”。他持有市值约300万元人民币的消费与国防股票,并手握700万元现金准备随时加仓。
餐饮业者舒浩(音)表示,他已投入数百万元购买中概股,并受到国内零售巨头支持出口企业的举措所激励。
京东、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以及超市运营商华润万家和永辉超市等公司,近日纷纷宣布支持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措施。
“ 大家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爱国。”舒浩表示,他主要买入了科技和消费板块的股票。
投资者购买的股票与行业板块反映出民族自豪感。这些领域大多与中国提出自给自足目标相关,或者是因关税而被全球市场拒之门外的本土企业龙头。
自特朗普宣布“解放日”以来,即使大盘走势疲软,消费与半导体类股票表现突出,旅游和农业相关股票也迅速反弹。
在中国日益流行的投资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获得了大量资金。
据中国媒体报道,自4月7日股市大跌以来,中国ETF吸引了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资金中散户与“国家队”的占比。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爱国主义也正在重塑部分专业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同亨投资的投资经理杨廷武表示,他已将账户中剩余的所有现金全部投入股市。
他在谈及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关税相互报复的局势时表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你下注的不仅是自己的投资组合,更是国家的命运。” 杨廷武已投资于农业、能源、金融和国防等领域。
上海少薮派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周良则表示,他已将自己 10 亿美元的投资组合全部投入中国股票。
“我一股都不会卖,我要为国家守住这个市场。作为一个散户投资者,我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到自豪。”
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不断升级 美国民众怎么看?
爱国消费:中国对美关税的回应
这场贸易战甚至使一些投资者的情绪变得更加民族主义化。
来自江苏的一名教师Nancy Lu说: “我的投资组合在流血,但我不在乎。我会坚定地站在政府一边,对抗美国的霸凌。”
她还发誓再也不去星巴克,也不穿耐克(Nike),以此抵制美国产品。
德国网络媒体“中国平台”(China Table)发表文章指出,作为对中美关税争端的回应,中国掀起了一股“爱国消费”热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红发布内容,号召民众积极购买国产商品。许多原本为美国市场准备的产品,由于美国新一轮惩罚性关税无法出口,现如今纷纷出现在直播间中向国内消费者销售。中国大型电商和科技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浪潮,助力内销增长。
文章写道:“关键问题是,这一波购买热潮是否能够真正支撑低迷的国内消费,抑或只是昙花一现。北京的希望是,通过激发爱国式购物,来对冲出口产业因美方关税所遭受的经济冲击。”
但报道也指出,尽管“爱国消费”在中国拥有大量拥趸,但国内也存在批评声音。一些社交媒体用户指出,许多西方品牌的产品本身就是在中国制造,例如苹果的iPhone。因此,抵制它们可能也会伤害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相关报道:
综合法媒英媒消息,面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战,一股具有浓厚爱国色彩的新投资浪潮正在中国悄然形成。普通散户投资者正以“为国买入”的名义投身股市,希望通过资金支持帮助国家对抗经济挑战,稳定市场信心。
01 关税冲突引发股市震荡,中国“国家队”入市护盘
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此举在4月4日引发中国股市大幅下跌。中国人民银行上周表示,将向旨在稳定股市的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分流动性。就目前来看,这些护盘行动似乎已经奏效,4月7日沪深300指数重挫7.1%后,截至4月14日已回涨4.7%。
02 散户“爱国买入”
越来越多散户与“国家队”同步入市,形成合力,肩负起“保卫市场”的使命。
广东省的室内设计师曹明杰(音译)便是其中之一。他此前从未进行过股票投资,但在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后,他决定每月向A股市场投入2000元人民币。
“我投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国家尽一份心力。”曹明杰(音译)表示,“在这场贸易战中,每一个中国人都该站出来支持国家。”
曹明杰(音译)并不是孤例。在4月初市场震荡之后,数据显示A股市场实现了450亿元人民币的净散户资金流入。而在此之前,A股市场承受了共计91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出。
这一次,散户操作方向与“国家队”保持一致性,集中投资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如国防、芯片与消费板块。
“我们认为,中国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师孟磊(音译)表示。他认为,“爱国买入”潮成为提振市场情绪的一股积极力量。
03 “爱国就是坚持不抛”
在中国西北的宁夏,登山爱好者周立峰(音译)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爱国就是坚持不卖。”周立峰(音译)表示,他目前持有总值300万元的消费品与军工类股票,并计划继续买入,将手上700万元资金转为股票资产。
其他投资者如江苏省一位名叫陆楠(音译)的教师,也展现出浓烈的民族情感。“我的投资账户在亏损,但我不在乎。我站在国家这一边。”她表示,在抵制美国关税和企业制裁的背景下,“我以后不会再去星巴克,不穿耐克。”她强调:“我不会卖出任何一支股票。我为国家守住市场,我从未像现在这样为自己作为一名散户而骄傲。”
04 “没有硝烟的战争”
爱国热情也正在重塑职业投资者的资产结构。上海对冲基金公司桐恒投资的投资经理杨挺武(音译)表示,在美中关税冲突不断升级之际,他已将全部可用现金投进A股市场。“这场战争没有硝烟。”
另一家机构,上海少数派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周良(音译)则表示,其管理的10亿美元资产已全部配置在中国股票上。他指出,在当前局势下,这是一种“信仰性配置”。
与此同时,更广泛的市场数据也佐证了这场“爱国资金潮”。中国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受到了大量资金追捧。自4月7日沪指跌至七个月低点后,ETF市场吸金超2300亿元人民币,推动整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
大型零售企业如京东、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也纷纷推出支持本地制造与内销转型的措施,以帮助因出口受阻而受影响的国内企业维持经营。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爱国。”在北京经营一家连锁餐厅的舒浩(音译)如此总结。他透露自己已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买入科技与消费类股票,灵感正来自国内消费巨头对中小出口商的援助。
截至目前,上证指数自4月初触底后反弹约8%,而本月整体跌幅仅为1.3%。相反,受政策与经济影响,美国标普500指数本月下跌幅度超过8%。
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正在发生,而中国投资者已选择以资金投票:坚定信心,守护市场,与国家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