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小心! “痰湿”是很多病的土壤,总感觉累的人危险了(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4-08-23 20:59:5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有一类人,身材肥胖、皮肤油腻、舌苔厚腻,平时总觉得双腿沉重,浑身虚乏无力。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这属于「痰湿体质」,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密切相关,有“疾病土壤”之称。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刘大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李红梅

5大因素导致痰湿体质


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类。近年来,痰湿体质人数在临床中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很多是因为出现脾胃不适而就诊。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体形较胖,腹部肥满松软;舌体胖大,舌边常有齿印,舌苔厚腻;面色淡黄,没光泽;容易困倦,不爱运动;手足易凉,胸闷痰多;肠胃不适,喝点酒或吃些油腻的食物就会腹泻。

痰湿体质类似于西医的代谢综合征,即代谢紊乱引起的病理状态。中医认为,痰湿是肺、脾、肾等脏腑的运化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气血津液运化不畅,杂质无法排出而形成的。

这里的“痰”并非痰液,而是人体津液中的杂质,一种病理产物。痰湿体质的形成不仅受家族遗传影响,而且与后天饮食习惯、起居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爱吃“重口”

饮食是导致痰湿体质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经常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不足,从而引起痰湿聚集于体内,痰湿久聚不化就会形成痰湿体质。



喜怒无常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也是痰湿体质形成的重要原因。喜怒无常、情绪低落、压力大,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湿邪内生,形成痰湿。

久坐不动

长期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机体代谢变慢,容易导致杂质沉积,痰湿内生。

湿气侵袭

长期生活于潮湿之地,或经常涉水淋雨,会导致湿邪侵袭脾胃,久而久之,聚湿成痰。

我国南方气候潮湿、梅雨季节长,是痰湿体质高发区。广东省中医院对广州地区6525例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发现,痰湿体质者占31.1%。



岭南地区南濒海洋,北靠五岭,温高湿重,居民普遍出汗多、勤泳爱浴,喜欢吃生冷食物、鱼虾海鲜等多湿或滋腻的食物,因此痰湿者多。

年老久病


不少老人久病缠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脾胃虚损、肾阳虚衰,体内运化功能不畅,水液无法代谢,留存在体内,因此容易形成痰湿。

多种疾病由痰湿引起


中医自古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的说法。痰湿一旦形成,会成为多种疾病滋生的土壤,阻碍脏腑功能,引发疾病。

困于头

痰湿发生在头部、神经系统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肢体活动不利等情况,容易引发中风、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阻塞肺

痰湿发生在肺部,会阻塞呼吸道,导致肺气宣降功能异常,引发肺气上逆,出现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痰湿患者容易因此患上肺炎、哮喘等疾病。

蒙心窍

中医认为,痰湿所生的“痰浊”是血脂升高的罪魁祸首,当痰湿发生在心脏部位,会堵塞血脉,引发胸闷、胸痛、心悸、烦躁等症状,严重者会发展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



此外,“痰浊”会随着血管遍布全身,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疾病。

伤脾胃


痰湿发生在消化系统,会导致脾胃虚弱、功能失调,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引发舌苔腻、肥胖、便稀、脚肿、腹泻、面垢多油、困倦乏力等症状,继而导致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

损肝胆

痰湿发生在肝胆,会令肝功能受损,出现口苦、咽干、心烦、便干、腹胀等症状,继而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堵经络


痰湿可能堵在经络和关节,导致患者出现腰腿无力、屈伸不利、疼痛肿胀、四肢沉重等症状,甚至引发关节炎、骨质增生、历节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伤皮肤

痰湿聚集在面部和肢体等皮肤处,会引发瘙痒、痤疮、荨麻疹、湿疹、丘疹、红疹,以及过敏、皮炎、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皮肌炎等一系列问题。

日常怎么化痰除湿

痰湿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不可掉以轻心。如果经常感到头重,像是头上裹了东西一样,身体比平时笨重,大便不爽等,就要有意识地调理了。

三餐少吃点


痰湿者一日三餐要均衡搭配,尽量每餐七分饱,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吃夜宵。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甜腻的食物。

山药、薏仁、茯苓、扁豆、白萝卜、冬瓜等食物,有健脾化湿、化痰消浊的作用,可以搭配在日常饮食中。

每天动起来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运动能增强阳气,促进气血运行,有助排出痰湿。



建议选择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每天30分钟到1小时,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于劳累。

不熬夜避风寒


痰湿者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损伤阳气。同时,注意保持心情愉悦,过度焦虑、抑郁容易影响机体运化。

避开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是导致痰湿的外在原因,平时不要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久留,下雨天最好别淋雨,洗完澡要彻底擦干身体。

如果睡前洗澡,尽量在22点前完成,较晚容易积聚湿气。

中医疗法调节

痰湿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燥湿化痰、健脾祛湿、理气和中功效的中药,如治疗痰湿的经典方剂——二陈汤,取半夏、陈皮各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4.5克,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日常可以按揉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穴位,如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尖角凹陷处即为此穴(左右腿各一个)。



体内有湿的人轻轻按压此穴,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但按揉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身上的湿邪会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

			
网编:睿文

鲜花(2)

鸡蛋(0)
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