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3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黄晓明叶珂领衔“明学”“珂学”,内娱观众赢了(组图)

新闻来源: 娱鉴 于2024-10-25 0:38:0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乐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如果说,内娱有一种东西可以容纳万物,那一定是“互联网显学”——“X学”。“X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学科:杨学、珂学、冰学、佐学、磊学、明学、花学、如学、甄学、让学……堪称百学争鸣。

八卦江湖花样翻新,几乎每年都会诞生新的学科。想要跟得上舆论进度就需要及时更新课件,才能紧跟时代:您知道谁能发出超绝气泡音吗?您知道近日出圈的“摸鼻梁”“扇耳光”由谁幽默演绎吗?您知道大冰老师能代表几个人吗?



网友对“珂学”的科普 


这场由公众VS明星争夺话语权带来的狂欢,将“娱乐大众”奉为圭臬,从此内娱的舆论场不再有严肃议题,也不再有没有“原罪”的艺人。大众掌握了娱乐精神的赋予权,所有艺人和文娱产品都变成了可以被娱乐的对象。同时,“梗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个分支,渗透到了日常的方方面面。“梗”作为接头暗号式的群体认同,暗含着丰富的幽默细胞和更为复杂的情绪。

如果你还没学习过这些经典课件,甚至不知所云,没关系,let’s学习!

内娱进入2024,“X学”宇宙修炼成功“X学”说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研究《红楼梦》的“红学”。被内娱引入后,这一概念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影视、综艺,针对对象显微镜式的挖掘、解读、戏仿。

大多数时候,“X学”带有明显的调侃、讽刺意味。一旦一个名人与“X学”挂钩,那Ta在网络中的名声,多半不会太好。拿最近出圈“珂学”、“杨学”来说,叶珂和杨子这两位当事人,正在承受网友们的猛烈炮火。

自黄晓明官宣女友开始,叶珂这个名字便正式走入了公众视野。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她当下竟比黄晓明还火,与晚晚、大冰等互联网红人并驾齐驱。网友从叶珂直播时的言行出发,发展出了“珂学”这门互联网学科。

“珂学”的经典课件,非叶珂品尝蛋糕的片段莫属。直播中的她,抿了一小口蛋糕,然后给出了“口感非常绵密”“淡奶香加奶香”“香浓程度直达上颚”“口腔、鼻腔都会弥漫很香浓的味道”等评价,被网友疯狂调侃举止做作、词不达意。另一场直播中,有网友问她是否整容,她给出的回答是“脸上do了吗?微do,真的do的不多,40%科技吧”。此外,她还因造出了新词“独one无two”,被网友调侃为“看得我one愣one愣的”。如此种种,都让她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叶珂说自己“do的不多” 


无独有偶,叶珂男友黄晓明,还经营着另一门学科——“明学”。该学科起始于《中餐厅》第三季,节目中作为店长的黄晓明,屡屡祭出霸总言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好不好?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事情不需要讨论”……这些言论被网友戏称为“明言明语”。“明学”由此诞生。

那么问题来了:当“珂学”对上“明学”,谁能更胜一筹?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黄晓明的“明言明语” 

与黄晓明类似,黄圣依的老公杨子,近日在《再见爱人》第四季中,也因各种荒唐表现独创“杨学”。“杨学”比“明学”更胜一筹,主要围绕霸总言论、表演型人格、爹味说教三大件展开。

在感情中,杨子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他把黄圣依视作下属,认为她是不成熟的“小屁孩”。不仅如此,他还热衷于在镜头前表演自己的收藏家人设,强调自己品味独特。节目中,他私藏手机,面对导演组的质询,他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撒谎,结果百密一疏,被屋顶的摄像头逮个正着。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有钱、有地位、有文化,他还会抓住一切机会,给身边人讲道理,随时随地来一顿爹味输出。目测随着节目的后续播出,“杨学”大有碾压“珂学”之势,成为时下“显学”的Top1。



杨子的“杨学”发言 


类似上述这种从个人出发衍生出的学科,还有大冰的“冰学”、晚晚的“晚学”、黄磊的“磊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的产生,大多源于同一个原因——去伪求真,揭开虚伪的假面。用那英的话说,就是“最烦装X的人”。他们越装,越喜欢凹身段,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网友就越想让他们丑态毕露,打回原形。

与个人学科不同,从综艺节目和舞台中走出的“花学”、“春山学”,则将关键词锁定在了“抓马”上面。前者产生于综艺《花儿与少年》第二季(简称《花少2》)复兴于今年的《花少6》,后者出自2024年春晚的《上春山》舞台。这两门学说的研究者们,都以复原、模仿“抓马”场景为趣,复盘节目造成变故,谁的责任最大、谁在划水、谁在吃瓜看戏。

比如在《花少6》中,周雨彤金晨田嘉瑞邓恩熙4个人开了9人份的外卖,没有等不在的同伴,吃完后也没有对桌子进行整理,最后画面落在陈好回来后一个人默默吃剩菜。又或者,《上春山》中,因白敬亭的着装、走位问题引发大家关注,网友纷纷化身列文虎克,对白敬亭、魏大勋、魏晨的表现逐帧分析。



“春山学”现场 

而从影视剧中走出的诸多学科,则往往更具研究深度,比如《甄嬛传》衍生出的“甄学”,《让子弹飞》衍生出的“让学”等。这类学科,往往会对影视作品做全方位解读,解读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美学、逻辑学、历史学、服饰礼仪学、精神分析学,进而掀起一场场饶有兴味的“文艺复兴”。

从表层来看,“X学”就是乐子人发起的娱乐狂欢:或借挖苦、嘲讽名人言行找乐子,或在内娱人际修罗场捕捉抓马名场面,或对经典影视作品争相解读,自成一派。但“X学”其实远不止于此,它背后还潜藏着一种“权力迁移”——对名人、名场面、影视作品的解读权正由公众掌握。

为名人祛魅,公众全面拿回娱乐话语权站在“X学”对立面的,是明星、网红最热衷的“立人设”。“立人设”本身是一种包装:把自己包装成更好的样子,让自己更有“卖点”,更能满足公众们的幻想。“立人设”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因太过专注、失了本心,就会让人嗤之以鼻。很多“互联网显学”掌门人,就是吃了这上面的“亏”。

既然明星、网红在“立人设”这件事上掌握着话语权,那公众就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解读式玩梗、解构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以长盛不衰的“晚学”为例,“晚学”创始人晚晚从2007年起在豆瓣分享自己的生活,凭文艺清新的形象成为了一代豆瓣女神。后来,晚晚和“富二代”收藏家林瀚相识并结婚,两人的“豪门生活”促成了“晚学”的起源。2019年,晚晚晒出自己在家中的照片,其中一把巴塞罗那椅引发网友列文虎克式的关注,通过蛛丝马迹直接扒出了整套房子的住址、主人等,“晚学”元年就此开启,“豪门生活”的幻象被毫不留情地打破。



晚晚和老公林浩瀚 


网友们创立“X学”,一方面是为了揶揄名人们“立人设”的忸怩作态,另一方面是为了重振内娱风气,打破“内娱渴真人已久”的怪圈。名人越真实,越能收获公众的好感。比如,“冰学”代言人大冰,作为畅销书作家,就曾因太“装”,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诟病,但最近他却通过直播扭转了舆情。直播中的他,深知自己是一种“谈资”,便巧妙地用自黑玩梗、叠加知识储备去挽回自己的形象,还因为不带货、不捞钱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大冰的自我介绍曾被视作爱装多元人设的典范


虽然“X学”分门别类,但这些学说大都很符号化、很笼统。人们很难通过一门互联网学科,去真正地认识一个人。但它们却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公众的愤怒。换言之,透过“X学”,我们能够看到公众最厌恶、最不想看到的形象。

拿“珂学”“晚学”“杨学”“明学”来说,它们的很多特质,就精准地踩在了公众的雷区。叶珂和晚晚主要代表了虚荣、自私、好吹牛、耍小聪明、能力达不到欲望等毛病。杨子和黄晓明则主要代表了油腻、爹味、爱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家庭)意识等毛病。这些毛病本身非常普遍,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家研究“X学”,其实也是在研究自己,或是在研究身边类似的人。



杨子在节目中藏手机并撒谎 

当然,这也带出了一个问题,就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入侵日常生活,明星、网红离公众的距离更近了,他们身上的缺陷与问题也被进一步放大,公众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去盲目地相信他们,而是给他们祛魅,降低自己的容忍度。

容忍度降低了,娱乐精神却提升了。名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被娱乐的对象。娱乐的同时,其中还交织着力量。正所谓“黑红也是红”,晚晚近年来就致力于流量变现,赶上了直播带货的晚班车。结果,她这番“纡尊降贵”的模样,并未受到网友待见。而她早年说的“真的没有这个义务(分享)”则在评论区频频刷屏,回旋镖正中眉心。



晚晚曾表示“自己真的没有这个义务(分享)” 

时代变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家不会再被轻易地讨好。名人要想逆风翻盘,关键还是要捕捉风向,拿出大家真正想看的内容。诚如“冰学”玩梗那般:别再玩大冰老师的梗了好吗?好的。

万物皆可成“梗”,十级学者指日可待“X学”本质上由大家的娱乐精神和玩梗心态造就。

每个“互联网显学”背后,都蹲守着一群“X学家”。这在发展漫长且完备的“晚学”“冰学”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晚学”成为一门互联网学科后,豆瓣上的八卦组、吐槽组经常重点讨论“晚学”,网红讨论组“小象生活”更是一度成为“晚学战场”,由此甚至衍生出了专门研究晚晚的“晚学答辩现场”小组(已封禁)。早期“晚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晚学家们”不仅八卦,还会剖析晚晚“雌竞”“物化自己”背后的行为动机,宣扬女性主义等。当时,大部分“晚学家”对于晚晚的态度是“怒其不争”,认为晚晚明明能靠自己却偏偏要依附男人实现阶级跃升。

深入学习的“晚学家”会被授予“晚学博士”头衔。如果你能自制课件并在网上分享教学,那么你还有机会成为“晚学博导”。最终,当你在晚晚社交账号下评论并被拉黑,那你的“晚学”课程就算是“毕业”了。而你被拉黑的原因则属于“毕业论文”,“晚学家们”会根据毕业论文的精妙程度,为毕业生颁发“水硕”“优秀毕业生”等称号。有意思的是,评论被删除不算毕业,属于“延毕”,你还得回炉“重修”。



晚学家模仿晚晚看展

晚晚黑红带货后,“晚学家”面临着被晚晚收编反炒的危机。为了不让晚晚“得逞”,“晚学家”同仇敌忾,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由于担心社交媒体上的“晚学”“晚学家”话题被晚晚拿去跟品牌方做筹码,证明自己的流量优势,“晚学家们”另辟蹊径,创造出了“瀚厕”“贫贱夫妻百事哀”等话题予以替代。另外,看到晚晚直播“晚学家”也避之不及,只会在门口嘲讽,不会点进去给她贡献流量。

相较“晚学”来说,“冰学”的发展虽稍逊一筹,但也经历了系统演变。“冰学学者”会根据你对大冰的了解程度,将你划入“新冰蛋子”“冰学学士”“冰学硕士”和“冰学博士”四个不同等级的梯队。网友在研究“冰学”的同时,还融梗推出了各种段子,如“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四恨大冰封笔”。



冰学弟子学历调查与研究 


于是,“互联网显学”的发展,意外造就了网友们的抱团取暖。加入“X学”既让大家找到了接头暗号式的认同感,还让彼此的幽默细胞有了用武之地。

人们在创造“互联网显学”的同时,也在谋求自我表达,寻找宣泄情绪的突破口。此间,大家的追求并不高,产出的课件既不崇高也不难懂,只是紧随热点的娱乐消遣。但只要有人能从中获得快乐,那一切就都是值当的。毕竟,谁不想在抽象的人生中找点乐子呢!

不过需要提高警觉的是,找乐子的同时,也要记得调整“学科边界”。毕竟群体性狂欢最容易形成非理性的举动,稍不留神就会触碰到霸凌的边缘。

最后,显微镜式的显学及考古如此盛行,也应该值得文娱从业者们注意。文娱产品的爆款缺失,客观上促成了网友在陈年物料中考古研究,让7年前黄磊的“向往的豆角”刷屏,让热搜充斥着叶珂陈年直播里的只言片语。

要不是内娱太无聊,谁在剩菜剩饭里扒拉灵芝仙草啊!

			
网编:睿文

鲜花(0)

鸡蛋(0)
3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娱乐八卦】【女性频道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