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唯一负增长!中国这个大省,它的经济到底怎么了(图)
新闻来源: 财经白话 于2024-11-01 23:52:3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01
山西,GDP唯一增量为负的省
今年增量持续为负数的两个大省河南与山西,从三季度数据来看,河南已经支棱起来了,而山西依旧在水逆当中。
10月20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81.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相较于去年前三季度,GDP增加了96.52亿元。尽管增量只有96.52亿元,但总算结束了其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
10月30日山西统计局披露:
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53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
17532.53亿元,相较于去年前三季度,减少了516.84亿元,名义增速-2.86%。
这一数据之下,山西成为了前三季度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GDP增量唯一为负数的地区。
且排名退至全国第21位,被内蒙古超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山西GDP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今年一季度山西GDP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4.77亿元,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长1.2%,名义增长-7.29%。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1186.8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减少了501.71亿元,是仅有的两个GDP增量为负的省,减少量全国第一。
全省GDP下跌背后,是其下辖地市负增长之故。
一季度,山西下辖的包括省会太原在内的11个城市,GDP增量全部为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上半年,11个城市中,除了阳泉未公布数据外,其余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8个增量为负,包括省会太原。
前三季度,目前只有长治、临汾、运城三座城市公布了数据,临汾增加,长治与运城GDP在减少。
02
山西,怎么了
河南能够止跌回正,支棱起来,山西为何还是不能?
我们先看看河南止跌的因素。在上周分析河南的文章中,我强调过,河南之前GDP增量为负如今止跌回正,因素都在出口上。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325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8%。其中,出口2008.3亿元,下降19.1%;进口1244.9亿元,下降3.5%。
河南出口跳水的直接原因,是支撑整个河南出口的富士康数据跳水。
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河南全省手机出口量1869.6万台、同比下降38.5%,手机出口金额747.13亿元、同比下降了41.3%,下降额度218亿元。
手机并不是影响河南出口的唯一因素。海关数据显示,河南出口额较高的产品中,农产品,汽车零配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也在下降。
最终拖累了河南GDP前两个季度GDP增量持续下滑。
到三季度,河南出口形势改变。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
前8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4609.3亿元。其中,8月份,外贸进出口660.7亿元,增长21.5%,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出口增速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出口375.9亿元,增长18%;进口284.8亿元,增长26.5%。
来源:郑州海关
简单了解了河南之后,我们再来看山西。
导致山西一季度、二季度GDP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下滑。
从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1%,制造业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2.8%,非煤工业下降0.8%。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2%,制造业下降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0.7%,非煤工业下降1.7%。从产品产量看,全省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中,原铝、氧化铝等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
而三季度,工业下滑形势依旧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0.7%,制造业下降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0.3%,非煤工业下降2.1%。
到如今,工业都没有恢复,而且无论是支柱产业煤炭工业,还是其他工业,都在下滑,这是山西GDP增量持续为负数的根本原因。
来看具体数据,根据山西省公布的8月份数据显示,主要工业产品,全都在下降。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前8个月,原煤产量8.13亿吨,同比下降了9.6%。焦炭产量5672万吨,下降8%。钢材产量4602万吨,下降了4.7%。手机产量1051万台,下降了16.7%。本就不多的汽车产量,下降了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了16.9%。
一言以蔽之,山西的主要工业,都水逆了,尤其是煤炭这个当家工业。
山西是煤炭第一大省,煤炭是山西工业支柱。所以,山西经济增速走势,完全取决于煤炭行情的一颦一笑,与煤炭行情深度捆绑。
今年煤炭价格一直在走低,行情在走弱。
根据上市公司最近披露的财报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煤炭“四大天王”业绩普遍下滑,除中国神华营收同比微增外,另三家煤炭巨头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和兖矿能源营收与净利同比双降。
03
山西,如何走出水逆
本号认为,山西想要扭转困局,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北方地区的通病。当然,这是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速度决定的,也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
1978年改革开放,东南沿海率先破局,但内陆地区由于思维保守,速度缓慢,没有快速调整过来。大锅饭思维、体制内思维,阻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
这是造成改开之后,经济、产业、资金、人口从北向南、自西向东移动的关键。
营商环境优化,才能在招商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突破产业瓶颈,才能助力自身实现产业转型。
第二,产业加速转型。
昨天本号写陕西榆林的文章中,就说过,同样是煤炭作为支柱产业,榆林前三季度GDP增量位居全国第五,名义增速全国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升级与转型。
一方面,在既有的能源优势基础上,发展壮大更多的关联产业,进行产业延伸。
另一方面,大力布局非能源产业。精甲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电解铝、多晶硅、铁合金等煤化工、现代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正在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榆林新的工业支柱。
资源型城市与地区,最容易陷入资源陷阱。
躺在资源禀赋的温床上,虽然很舒服,但会逐渐失去创造性。跳出舒适区,才能迎来突破。
但人的天性,决定了大部分人不愿意跳出舒适区。因为跳出,就意味着不确定。
喜欢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这是千万年进化史写进人类基因的心理定式,很难改变,所以熟悉的永远好的,陌生的永远都是坏的,所以改变习惯很难。
但人类的进步,无一不是跳出舒适区之后才完成。这道理,山西不是不明白,所以山西早就提出了产业转型。
但效果并不明显。山西依旧是煤炭支撑着发展。
根据山西省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原煤、钢铁等重工业增加值依旧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6%,相比于2021年占比增加了0.4个百分点。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效果不明显,说明决心还不够,力度还不够,诚意还不够。
一个城市的产业想要成功转向,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够的。营商环境需要改变,思维需要改变,这些不改变,产业和人才怎么会到来?
所以,根本上还是得改变思维和营商环境。
最关键的是,摆在山西面前的路,貌似只有转向这一条。
不破不立,山西只能迎难而上,孤注一掷,准备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放手一搏,方能为自身创造机会和希望。
既然无路可选,那不妨孤注一掷,持续投入引进耐心资本。
第三,义无反顾地强省会。
在分析强省会路线好还是均衡发展路线好的文章中,本号明确强调过:
强省会与均衡发展,无所谓好坏,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或者可以这样说,强省会与均衡发展,只是地区发展不同时代、不同实力的需要。
一言以蔽之,强省会与均衡发展,都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改革开放之后,沿海作为对接世界的第一线,思想率先解放,产业率先崛起,而中西部则要慢一拍乃至两拍。
产业崛起的沿海,疯狂吸引内陆人口。内陆地区为了抵御这种虹吸,只有将有限的政策、资源倾斜给省会或首府,壮大省会与首府,才能对冲这种虹吸。
此外,强省会的另一个作用在于,省内能够有城市跻身一流城市,去争夺顶端资源。
对于内地经济弱省来说,强省会是最好的发展模式。一个省要提升存在感,必须让省会出圈。只有省会出圈,才能在头部城市中卡位,为省内争取到好的资源。
如果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资源也会绕道而行,中部的山西、江西皆如此。
山西早就提出了强省会路线,但执行效果同样不如意。而且,山西还提出了长治这个省域副中心,准备分权发展。
本号早就强调过,强则兼顾、弱则核心。
对于广西、云南、甘肃、山西、贵州、江西等这些省与自治区的省会与首府,GDP尚未过万亿,自身还没有壮大起来,走强省会与强首府路线更妥当,先把省会与首府的武功练好,等到能打时,才是寻求均衡的时机。
否则,只能是大家一块穷。
山西,GDP唯一增量为负的省
今年增量持续为负数的两个大省河南与山西,从三季度数据来看,河南已经支棱起来了,而山西依旧在水逆当中。
10月20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81.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相较于去年前三季度,GDP增加了96.52亿元。尽管增量只有96.52亿元,但总算结束了其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
10月30日山西统计局披露:
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53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
17532.53亿元,相较于去年前三季度,减少了516.84亿元,名义增速-2.86%。
这一数据之下,山西成为了前三季度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GDP增量唯一为负数的地区。
且排名退至全国第21位,被内蒙古超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山西GDP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今年一季度山西GDP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4.77亿元,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长1.2%,名义增长-7.29%。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1186.8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减少了501.71亿元,是仅有的两个GDP增量为负的省,减少量全国第一。
全省GDP下跌背后,是其下辖地市负增长之故。
一季度,山西下辖的包括省会太原在内的11个城市,GDP增量全部为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上半年,11个城市中,除了阳泉未公布数据外,其余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8个增量为负,包括省会太原。
前三季度,目前只有长治、临汾、运城三座城市公布了数据,临汾增加,长治与运城GDP在减少。
02
山西,怎么了
河南能够止跌回正,支棱起来,山西为何还是不能?
我们先看看河南止跌的因素。在上周分析河南的文章中,我强调过,河南之前GDP增量为负如今止跌回正,因素都在出口上。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325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8%。其中,出口2008.3亿元,下降19.1%;进口1244.9亿元,下降3.5%。
河南出口跳水的直接原因,是支撑整个河南出口的富士康数据跳水。
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河南全省手机出口量1869.6万台、同比下降38.5%,手机出口金额747.13亿元、同比下降了41.3%,下降额度218亿元。
手机并不是影响河南出口的唯一因素。海关数据显示,河南出口额较高的产品中,农产品,汽车零配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也在下降。
最终拖累了河南GDP前两个季度GDP增量持续下滑。
到三季度,河南出口形势改变。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
前8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4609.3亿元。其中,8月份,外贸进出口660.7亿元,增长21.5%,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出口增速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出口375.9亿元,增长18%;进口284.8亿元,增长26.5%。
来源:郑州海关
简单了解了河南之后,我们再来看山西。
导致山西一季度、二季度GDP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下滑。
从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1%,制造业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2.8%,非煤工业下降0.8%。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2%,制造业下降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0.7%,非煤工业下降1.7%。从产品产量看,全省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中,原铝、氧化铝等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
而三季度,工业下滑形势依旧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0.7%,制造业下降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0.3%,非煤工业下降2.1%。
到如今,工业都没有恢复,而且无论是支柱产业煤炭工业,还是其他工业,都在下滑,这是山西GDP增量持续为负数的根本原因。
来看具体数据,根据山西省公布的8月份数据显示,主要工业产品,全都在下降。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前8个月,原煤产量8.13亿吨,同比下降了9.6%。焦炭产量5672万吨,下降8%。钢材产量4602万吨,下降了4.7%。手机产量1051万台,下降了16.7%。本就不多的汽车产量,下降了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了16.9%。
一言以蔽之,山西的主要工业,都水逆了,尤其是煤炭这个当家工业。
山西是煤炭第一大省,煤炭是山西工业支柱。所以,山西经济增速走势,完全取决于煤炭行情的一颦一笑,与煤炭行情深度捆绑。
今年煤炭价格一直在走低,行情在走弱。
根据上市公司最近披露的财报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煤炭“四大天王”业绩普遍下滑,除中国神华营收同比微增外,另三家煤炭巨头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和兖矿能源营收与净利同比双降。
03
山西,如何走出水逆
本号认为,山西想要扭转困局,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北方地区的通病。当然,这是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速度决定的,也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
1978年改革开放,东南沿海率先破局,但内陆地区由于思维保守,速度缓慢,没有快速调整过来。大锅饭思维、体制内思维,阻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
这是造成改开之后,经济、产业、资金、人口从北向南、自西向东移动的关键。
营商环境优化,才能在招商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突破产业瓶颈,才能助力自身实现产业转型。
第二,产业加速转型。
昨天本号写陕西榆林的文章中,就说过,同样是煤炭作为支柱产业,榆林前三季度GDP增量位居全国第五,名义增速全国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升级与转型。
一方面,在既有的能源优势基础上,发展壮大更多的关联产业,进行产业延伸。
另一方面,大力布局非能源产业。精甲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电解铝、多晶硅、铁合金等煤化工、现代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正在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榆林新的工业支柱。
资源型城市与地区,最容易陷入资源陷阱。
躺在资源禀赋的温床上,虽然很舒服,但会逐渐失去创造性。跳出舒适区,才能迎来突破。
但人的天性,决定了大部分人不愿意跳出舒适区。因为跳出,就意味着不确定。
喜欢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这是千万年进化史写进人类基因的心理定式,很难改变,所以熟悉的永远好的,陌生的永远都是坏的,所以改变习惯很难。
但人类的进步,无一不是跳出舒适区之后才完成。这道理,山西不是不明白,所以山西早就提出了产业转型。
但效果并不明显。山西依旧是煤炭支撑着发展。
根据山西省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原煤、钢铁等重工业增加值依旧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6%,相比于2021年占比增加了0.4个百分点。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效果不明显,说明决心还不够,力度还不够,诚意还不够。
一个城市的产业想要成功转向,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够的。营商环境需要改变,思维需要改变,这些不改变,产业和人才怎么会到来?
所以,根本上还是得改变思维和营商环境。
最关键的是,摆在山西面前的路,貌似只有转向这一条。
不破不立,山西只能迎难而上,孤注一掷,准备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放手一搏,方能为自身创造机会和希望。
既然无路可选,那不妨孤注一掷,持续投入引进耐心资本。
第三,义无反顾地强省会。
在分析强省会路线好还是均衡发展路线好的文章中,本号明确强调过:
强省会与均衡发展,无所谓好坏,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或者可以这样说,强省会与均衡发展,只是地区发展不同时代、不同实力的需要。
一言以蔽之,强省会与均衡发展,都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改革开放之后,沿海作为对接世界的第一线,思想率先解放,产业率先崛起,而中西部则要慢一拍乃至两拍。
产业崛起的沿海,疯狂吸引内陆人口。内陆地区为了抵御这种虹吸,只有将有限的政策、资源倾斜给省会或首府,壮大省会与首府,才能对冲这种虹吸。
此外,强省会的另一个作用在于,省内能够有城市跻身一流城市,去争夺顶端资源。
对于内地经济弱省来说,强省会是最好的发展模式。一个省要提升存在感,必须让省会出圈。只有省会出圈,才能在头部城市中卡位,为省内争取到好的资源。
如果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资源也会绕道而行,中部的山西、江西皆如此。
山西早就提出了强省会路线,但执行效果同样不如意。而且,山西还提出了长治这个省域副中心,准备分权发展。
本号早就强调过,强则兼顾、弱则核心。
对于广西、云南、甘肃、山西、贵州、江西等这些省与自治区的省会与首府,GDP尚未过万亿,自身还没有壮大起来,走强省会与强首府路线更妥当,先把省会与首府的武功练好,等到能打时,才是寻求均衡的时机。
否则,只能是大家一块穷。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
|
12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