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7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2025年了 现在谁还在用搜索引擎?(组图)

新闻来源: 酷玩实验室 于2025-01-01 11:54:5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去年,如果我跟你说搜索引擎可以帮你搞定工作报告,你大概率会说我是个“AI骗子”,不过今年,勇敢用AI的人都已经在享受世界了。

“Kimi已经代替了传统搜索引擎,成了我工作最好的助手”,一位文字工作者这样说道,以前写一篇文章找资料需要百度搜索之后,再进入相关的文章里查询,动不动找一个数据就满屏的网页。现在只需要问Kimi,答案直接蹦出来,还带着参考文献。

AI搜索引擎能做的不只是查询,文字的归纳、续写等更是手到擒来,一个编辑开玩笑说,“以前我的工作是码字,现在我的工作是给AI找错字。”



AI搜索引擎,无疑成了打工人的心头好。

截至今年10月,Kimi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3600万、Perplexity月活跃用户更是在年初就达到了1000万 。

原本以传统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Bing、百度都感受到了AI搜索引擎这股不可抗拒的科技浪潮,纷纷下场布局。抖音、快手、阿里、腾讯也开始推出AI搜索的相关功能。

这场有关AI搜索的新战役,最终会被传统搜索阵营“赢者通吃”,还是被新晋AI搜索势力平分秋色?

01 谁还在用搜索引擎?

“你还在用搜索引擎吗?”

搜索引擎曾经是一个用户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小到周围好吃的饭店大到专业的知识,一个人几乎除了搜索引擎没什么办法去突破信息壁垒。

直到,大众点评、企查查、知乎、小红书、B站等各种各样的APP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搜索引擎的地位,不断被挑战。

随着ChatGPT的大爆发,AI搜索更是成了加强版的搜索引擎。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还在用搜索引擎。

我们问了几个以前搜索引擎的高频用户,现在他们分成了“保守派”“激进派”以及“折中派”。

保守派,仍在使用传统搜索引擎,并且几乎不会用任何其他媒体替代。“因为搜索引擎能给我提供的内容是最全面的,且是最原始的,我的搜索轨迹代表我的思考过程,我觉得我是完全主导的。”娄林(化名),一位搜索引擎的忠实用户这样说道,“我认为搜索引擎的热点就是及时、全面,我对搜索引擎的需求也就只有这两点,市面上会有很多垂类APP,但是他们的算法味儿都很浓,容易让我陷入‘信息茧房’的状态,且我会觉得我的思维是被动的。”

孔侑(化名)一位物理博士,有类似的想法,“我最经常用的就是谷歌和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对于一些学术类概念的解释非常详细而且几乎准确,谷歌则是有各种学术文献的图书网站可以‘白嫖’很多资料。而ChatGPT我基本只当成工具去用,帮助我修改稿件、拆解文献等。”

“激进派”则是流入完全不同的河流。

“我都不记得多久没用百度了。”小琪(化名)一位前搜索引擎忠实用户这样说道,自从有了AI搜索,现在小琪的习惯就是“万物皆可KIMI”。


KIMI截图

“最开始我用KIMI帮我完成一个辅助性工作,比如一些简单的文案、slogan等等,后来有一次我们公司出去团建我实在不知道在朋友圈发什么,我就让KIMI帮我写,结果非常自然一点都不生硬。我就开始开发KIMI的各种搜索场景,到了现在,我连扭伤脚之后如何处理都会KIMI,剩下的时间就用小红书,基本不用其他的搜索引擎了。”

用垂类软件代替搜索引擎的薇薇(化名)也是典型的“激进派”,“日常生活我几乎都用小红书搜索,专业的东西我会上指定的网站。”薇薇是一名UI设计师,所以设计相关的会去专业design网站,除此之外,她使用小红书和Perplexity AI搜索满足了日常的所有搜索需求。


Perplexity官网

“用小红书是因为有些东西,比如菜谱,图文比文字更好理解;用AI搜索是因为有些东西,比如查询手机内存,AI搜索可以直接蹦出答案,而百度可能会给我一个官网让我自己再去找,AI搜索的效率就更高。”

当然,大部分的用户还处于两者之间的“温和派”。

欧阳(化名)就说道,”即时搜索用百度、谷歌,垂类搜索用针对性APP。”他说我和客户或者朋友聊起一个梗,我没听说过我就会去搜索引擎立马了解个大概,但如果我有非常明确的需求,例如找吃的就去大众点评、旅行攻略就用小红书。

曹阳(化名),一位自媒体人,也是AI搜索和传统搜索引擎结合的,“AI搜索的结果是非常直接,但有的时候不够准确。我之前在AI搜索查了某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反馈的结果把2023年的数据说成了2024年的,作为对信息准确度有高要求的媒体人,不能完全依赖AI搜索。”

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压力,从一些数据上能窥见端倪。

谷歌搜索,作为世界范围市占率最高的搜索引擎,在2009年之前用户增长率一直在40%-65%之间,到了去年,谷歌用户增长率已经下降到了10%的程度。


Bloggerspassion

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线上营销业务营收188亿元,同比下滑了4%左右,实际上,在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线上营销业务的营收增速达到了14.6%之后,这项业务就在呈现下滑趋势。


海豚投研

对比来看,2023年初就融合了基于 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引擎 New Bing。根据SensorTower 移动应用数据,2023 年第 2 季度,微软 Bing 美国月活跃用户达到 310 万,同比增长了一倍多;此外美国用户在 Bing 上的投入时间攀升了 84%。

New Bing相较于传统搜索引擎使用感受非常超前,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图案,在文字回答之外可以提供让理解答案更容易的地图指引或者图片、还可以调用第三方插件。据晚点latepost,New Bing 将可以在回答时自动调用插件工具,目前正在和餐厅预订平台OpenTable以及计算数学平台开发商Wolfram Alpha合作。例如当用户询问 “帮我找一下今晚在纽约的两人晚餐预订”,Bing 会通过插件获得可预订的餐厅链接列表。

02 AI可搜万物

传统搜索感受到了AI搜索的压力,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微软、谷歌、百度陆续登场。

2023年12月,谷歌推出了Gemini AI模型,今年5月谷歌推出整合了Gemini大模型的AI搜索功能SGE(后更名为AI Overview)。



百度也没闲着,ChatGPT火了之后百度是国内反应最快的大厂,2023年3月就推出文心一言。当时百度推出文心一言之迅速一来得益于做搜索引擎积累的大数据,二来也是看到了AI对于搜索引擎的颠覆性,来提前布局。今年9月,百度文库AI功能月活用户突破5000万,同比增长超300%,第三季度文库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3%。

今年9月,在文心一言APP上线一周年的时候也正式更名为文小言,文小言和百度搜索也被定义为探险者”跟“主力旗舰”的关系。文小言是百度探索AI新搜索的“突击队”,走得更激进,而百度则是整个新搜索阵营的老大哥。举例来说,围绕用户搜索,百度APP里既兼容传统搜索,也有自己的AI助手来呈现自己的答案。文小言更强调AI原生的体验 ,并且搜索形态的呈现可能是图标、音乐、天气、餐厅推荐等等。

而原本和搜索业务几乎没关系的各种APP也来沾边AI搜索这件事。

就比如,做娱乐的抖音和快手。抖音推出了抖音AI搜索,在抖音搜索APP的正中间就有一个AI搜索功能,抖音充分把短视频娱乐这件事情融合在了AI搜索中。

春节快到了,抖音AI搜索抓住了打工人的心思,进入AI搜索第二条就是“怎样才能让领导更爽快地批准请假”,一股子抖音味扑面而来。相对而言,文心一言首页热点推荐的日产与本田合并的新闻以及个人养老政策解读就显得一本正经。

文心一言截图

我试着在抖音AI搜索“如何做炒鸡”,除了生成文字回答,在回答最下面还会推荐出相关的高播放量视频。可以说是把抖音短视频“物尽其用”。

同样是短视频的快手则是在搜索中内嵌有“智能”服务,在该服务下,用户可以获得AI总结的内容,和抖音AI搜索类似,快手“智能”服务也会展示与用户搜索内容相匹配的短视频内容。

再比如,一身“班味”的阿里也推出了AI搜索“心流APP”,除了提供智能搜索、知识问答、辅助创作等能力外,还可对文件、网页信息进行快速解析,生成摘要,翻译答疑。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读论文、读财报、读报表等。

腾讯依托腾讯混元大模型在近期也上线了“IMA”平台。

当然,除了互联网大厂,还不能忘记今年靠“长文能力”在各大平台出圈的KIMI。

我把文心一言、腾讯IMA和KIMI三个体验感类似的搜索引擎拉出来做了个对比。我问了他们三个同样的问题“2024年电车竞争为什么这么激烈”并且要求他们把原本用“1、2、3”这种关键点形式罗列的信息整理成通顺的语句。

KIMI截图

从回答的整体逻辑上,三家几乎都是从政策、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几个大方向拆解分析的。从引用的文献来看KIMI参考了38个网页并且几乎每一个输出的观点都会用相应的依据文献指引便于交叉验证;腾讯IMA引用了20篇参考内容,不过很多答案并没有相应的文献指引;文心一言则引用了4篇参考内容,并且几乎没有指引。腾讯IMA除了给出答案之外还利用公众号的资源优势推荐了几篇公众号相关阅读文章。

腾讯IMA

而把答案从原来的形式变成顺畅语言方面,三家的表现难分伯仲,基本都是用总分总的形式汇总了答案,语句也比较自然,虽然都有点人机的味道,但逻辑合理,再人工修饰一下完全可以用于工作报告当中。

文心一言

腾讯IMA和KIMI在给出答案后,也给出了下一步续写的相关问题,比如KIMI提问“政府对电车市场有哪些政策支持”“消费者怎么看待电车市场的新车型”等;腾讯IMA则问出“比亚迪和特斯拉在2024年电车市场的竞争思路是什么”等相关问题,在续写提问方面文心一言表现略逊一筹。

03 AI搜索,怎么赚钱

资本对于AI搜索引擎的乐观预期是非常明确的。

杨植麟曾经接受过腾讯《潜望》栏目组的专访,提到过2022年底GPT火出圈的时候他自己正在筹备相关的工作,他说“我们2023年2月开始集中做第一轮融资。如果delay(延迟)到4月,基本没机会了。但如果2022年12月或2023年1月做也没机会,当时有疫情,大家没反应过来——所以,真正窗口就是一个月。”

并且,杨植麟做了精确的计算,想要把这款产品做出来就要在这个窗口期的几个月内拿到1亿美金。

实际上2023年6月到2024年2月,月之暗面完成了两次融资,200多天约合90亿元人民币,月之暗面拿到的钱远比最初计算的1亿美金要多的多。


企查查

百度文心一言发布会第二天股价大涨13.67%、微软NEW BING发布会演示之后股价涨了4.2%、谷歌初代Gmini AI大模型发布之后股价上涨5%;Gemini 2.0发布后,Alphabet股价更是攀升至历史新高195.6美元,市值来到2.39万亿美元...

不过,再被追捧的技术,也得赚钱。

AI搜索引擎的商业化基本是从最简单能想到的TOC开始的。订阅制,是TOC变现的最佳渠道。

PerplexityAI就推出了每个月20美元的订阅价格,付费内容包括研究助手、图像和文件上传,以及访问第三方AI模型。据,经纬创投,Perplexity的移动应用和网站门户在2月的访问量增长了8.6%,达到了约5000万用户。Perplexity表示,最近它的年收入突破了1000万美元。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每月20美元的Pro服务订阅,这部分订阅正在加速增长。

周鸿祎发布的360AI也开启了一年216元的订阅制,付费功能覆盖图片、写作、文档、视频、文档模板等五大明星场景100多款实用工具。



360AI官网

订阅制颠覆了传统搜索引擎靠广告收入的逻辑,传统搜索引擎是非常欢迎用户“白嫖”在用强有力的用户数据和企业聊广告,一般传统搜索引擎都是通过竞价广告来拍卖广告位实现营收。

不过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搜索引擎内部的内容准确性。一位广告从业者就表示,“谷歌在竞价广告的开放位上要求就会更严格,因为他们要保证非广告内容的占比,来中和掉广告对用户体验和信息准确度的影响。”

但是AI搜索引擎本来就依靠强大、准确的数据库基础生成,所以广告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他们转而把目光瞄准用户,以“更智能、更准确”为卖点来实现订阅制。

不过,AI搜索真的“更智能、更准确”吗?

相信所有用过AI搜索的人都有被“胡说八道”的经历,不论是百度文心一言、谷歌Brad、KIMI,甚至是GPT在上线初期都会有信息完全错误的时候。



文心一言截图

就比如文心一言测试版的时候,我就试着问了理想汽车2022年的销量,当时文心一言回答理想当年交付了10万辆“纯电车型”,在我纠正理想没有纯电车型的时候,文心一言回答“理想在2022年推出了X90这款纯电车型”,估计就算李想本人来了都得犹豫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做过纯电了。

KIMI也有类似的错误,比如说2024年底的时候某网站付费用户是1.5万,但是我进入其指引的参考文献,文章是2024年初发的,除非笔者是预言家,不然这个数据就是错的。

对此,技术专家林宇(化名)表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出结果会有不可解释性,这与其学习模型的属性有关,所以,类似的错误会有一定的出现概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信息不能更准确,即使答案更直接,用户是不是也会挑毛病?更严重的问题是,当同质化的AI搜索引擎越来越多,在差不多都有时不时“抽疯”的情况下,能“白嫖”的用户是不是就很难养成付费习惯呢?

所以,一些AI搜索也动了TOB商业化的心思。

比如,开放API,Perplexity就通过向公司收取API访问其AI模型的费用,创造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未来,如果AI搜索引擎想要用广告赚钱,那么最大的挑战就是,这块市场基本已经被传统搜索引擎占据了。


百度营销官网

对于百度、腾讯、谷歌、微软这些原本就有丰富广告主资源的大厂来说AI搜索+AI广告无非就是 一样的酒换个壶来装,不过对于原本没有广告业务的创业公司,比如KIMI或者Perplexity来说就有更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要抢用户,还要和大厂抢客户,而B端客户本身就对稳定性的追求远大于C端,要让他们换平台投放就得有足够的竞争力来说服他们。

以目前传统搜索引擎布局AI搜索的速度来看,未来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分化——

传统搜索引擎结合AI搜索功能后,减少用户的流失率,然后仍然占领TOB商业化的大面积市场;

新晋AI搜索引擎则可以通过专项内容的加强实现TOC的订阅制,比如医学、法律等垂类AI搜索引擎。

不论如何,如果既不在内容上下功夫,又没法和大厂抢广告商,AI搜索的“新势力们”终究逃不过被传统引擎“赢者通吃”的命运。

			
网编:和评

鲜花(2)

鸡蛋(0)
17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月下偷心人[★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1月01日12:10 回复
大部分中国大陆人还在用“百度”,他们口头还会常说“百度一下”。我心想,还在用这种垃圾玩意儿呀,唉
9   3
评论人:神马东南西[☆谷歌L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1月01日12:28 回复
别装逼,谷歌搜索本来就融合了Gemini, 虽然写代码用cursor+Claude但是搜索还是需要用到google的,而且数据说话,搜索依然是老大哥
8  
评论人:砍瓜切菜侠[★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1月01日12:32 回复
每个人的专业领域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思维模式不一样,对于搜索引擎的需求也不一样。这种标题只是哗众取宠。
6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科技频道】【宠物情缘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