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早申没下车:陆高+中国籍成爬藤鄙视链底层(组图)
新闻来源: 爸爸真棒 于2025-01-02 4:32:0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上海某名校毕业班一共150人左右,只有不到30人在美本早申顺利下车!”复旦爸爸W家是剩下8成继续熬战常规轮的大军中的一员,目前收到了一所Top10大学的defer(推迟到常规轮决定)。女儿成绩很好,IB预估满分,还有高含金量的夏校、文学作品集加持。他和我说收到拒信的人中学术大佬也很多,有人5门HL满分,竞赛和课外活动拉爆!
这两天他特别后悔自己家9年级没有申请美高,因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冷爆了,海外高中赢麻了。
藤校&Top10录取来源分布,海外高中超过一半,国内公办学校仍是最强(主要集中北京),其次是民办校和外籍校。但由于民办校数量众多,其实是最卷以及爬藤难度最高的一群人。
海外高中里,美高占据绝对的优势占86%,其次是香港、英高和加高。
根据海外网站Pre Preview发布的2023年申请季全美Top25寄宿中学“藤校+MIT+斯坦福”升学率,可以看出埃克塞特、格罗顿等顶尖美高的升学率可以达到20-30%,是整体录取率的6-8倍。
我把W爸的困惑抛给了“爸爸真棒”的老朋友——唯寻橡沐的Xiaoyi老师--
Xiaoyi
唯寻橡沐美国留学负责人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让美本规划玄学变科学的极致J人
团队曾先后帮助没学过历史的AL学生录取Stanford、Northwestern等Top10学校;规划指导陆高学生录取JHU Duke生物、Chicago经济、GIT计算机、Columbia文科;今年早申阶段又收获Yale、Harvey Mudd等offer;作为业内英美双申最专业的机构,每年辅导学生“牛剑藤校”双录不胜枚举
今年橡沐有美高进耶鲁的牛娃,也有把SAT不满1500的普娃送进被誉为“文理学院中的MIT”的哈维·穆德学院(排名全美第12),过去两年内,更有平和、协和、上中、包校、深国交的布朗、康奈尔、西北、莱斯等录取,Xiaoyi老师却说了一连串大实话:
我们国内学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和美国大学招生官的“各种不信任、怀疑”做抗争。但,美高英高随便就能进藤校也是申请季的谎言。从英高/美高到藤校Top10,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得多,第一关——课程压力和校内GPA,就可能‘淘汰’一大批孩子。”
■图为我们印象中的美高vs录取统计中的美高
而从数据来看,虽然藤校Top10录取中有185封来自美高,但其中有超过50封是美籍才能入读的公立高中(high school),再刨去好多业内人都未曾听过的学校(可能是当地华裔),真正国内学生会读的寄宿美高、英高到藤校录取的学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而作为魔都乃至全国“英美双申”最有特色留学机构,Xiaoyi老师也是非常笃定“到了常规轮,英高爬藤的表现应该会更加亮眼”。
借着W爸的困惑,Xiaoyi老师将从美高、英高和陆高三种路径,来聊聊中国孩子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分别如何卷赢美本申请?
和市面上把“牛娃送进藤校”的机构不同,橡沐的优势在于帮助普娃逆袭,包括“爸爸真棒”专栏作者的女儿也是由橡沐导师长线规划“推”进CMU,去年更是有上海本土学生靠着橡沐导师“一分一分补出来”最终左手牛剑右手藤校的亮眼成绩。
在Xiaoyi老师看来,相比于所谓的等孩子“自然发酵”,她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一步步引导出来的,从最早的能力兴趣测试,到规划期的课程知识点学习,活动规划,甚至到如何讲话,如何写文章,如何拍照片,橡沐都有对应的课程来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关键性价比超高。
美高爬藤天然优势?不用卷竞赛活动?
真相:光是搞好校内GPA就要命!
很多家长看到美高进大藤的案例,就会感慨说:这孩子好像什么都没做,也不是什么奥赛金牌、ISEF拿奖,也没有在课外做大型活动,怎么就进了耶鲁JHU了呢?
事实是,这些在英高美高的学生,光是应付校内的课程和活动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精力在校外再“加餐”。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加州美高进哈维·穆德学院的学生小A的案例。前提是他的SAT只考了1400+,整体GPA也只有中等水平,并且偏科非常严重。
作为美国知名的文理工程学院,哈维·穆德排名文理学院全美第12,去年的录取率为13%,SAT成绩均分1490-1520。小A的“低分高录”归功于加州韦伯的高含金量课程。
■截图自哈维·穆德官网
首先,小A在学校的数学计算机课上表现突出,而这门课就是学校和哈维·穆德教授联合开设的课程,并且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换句话说,在看到她正式的申请材料之前,大学教授已经知道学生的数理天赋很不错。
课程之外,美高校内项目的难度也很高。比如小A校内工程课做的机器人项目难度,已经相当于VEX机器人大赛了(没有必要校外打)。
小A还参加了8周左右的学校工程课程,其中有一个关于基因多样性的项目,是通过检测校内同学头发的DNA去判断不同族裔的特质潜力等。这个项目融合了生物、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可以衔接大学计算机生物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小A最早是想要申请英国方向,但是学校不建议学生考太多门AP(很多美高认为学校的课程要比AP更好),于是在10年级寒假确定“弃英选美”。
某种程度上来说,小A与从另一所美高录取到耶鲁的小Y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小A是理工科课程表现好,小Y是整体GPA比较好,在学校里可以排到First Honor Class(第一梯队),学校老师对她的推荐力度也更高。
而两个学生的另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兴趣爱好特别丰富(用Xiaoyi老师的话说,这孩子有800个爱好),这也是美高学生的特点——
一方面有更多素材可以挖掘;
另一方面也容易迷失:我到底想要往哪个方向去深钻?具体到小Y就是,我到底应该以艺术为主材料去申请?还是用政治方向申请?还是说历史和写作?
既是美高学生的优势,某种程度上处理不好的话也可能成为申请的劣势和规划中的坑。
那么如何帮助这些“丰富”的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呢?或者说,到底是“哪个具体学科组成了你认识世界的眼睛?”Xiaoyi老师给到了3个梳理方式:
01第一类,从学科的角度梳理学生的活动。比如某同学的学科方向是工程,那么我们可以把活动梳理成工程、生物和心理三方面展开。02第二类,把学生的擅长和热爱区分开来。这在英美双申的学生中比较多,很多英系学生容易因为“数学好而选数学(其他学科同理)”,但问一问他的兴趣,他只是数学最好,实则喜欢钓鱼,那么他完全可以英国申数学,美国申请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专业,体现自己的兴趣广度。03第三类也是现在越来越多学生适合的,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来梳理学生的兴趣和活动。
回过头来回答早申录取耶鲁大学的美高小Y的问题,她看似特别喜欢画画,不论2D3D还是雕塑策展都有作品,但是如果你问她:是什么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她的回答是 一份淡然和勇气。
不同于很多研究亚裔偏见的学生,她把偏见产生原因归结于不同,并且类比了国内因口音、居住地等身份标签而产生的“外地人歧视”。
当研究了很多由“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原因后,她更愿意去包容和理解的面对,并想要去为更多“不同”发声而提供“空白的画布”,就像包容各种创意的涂鸦墙一样。也是这段经历串起了她看似散乱的政治、历史科研与绘画、小说、艺术爱好。可以说,小Y通过梳理出这段“独特”的主线,才让她的特点更明确的被招生官记住。
英高学生左手牛剑右手藤校?
真相:学生课业压力巨大,早申请比较吃亏!
如果说美高的校内课程占据了学生太多时间,那么英高学生可能会说“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在英国,很多知名的私立寄宿学校每周是要上6天课的(比如伊顿哈罗)。
而且,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是,英国的教育在GCSE和A Level阶段仍然是很难偏科的,尤其是在GCSE阶段,学生不仅要文理兼修,部分学校还建议必修法语和西班牙语。即使到了A Level阶段,很多文科生也没有太多偏科的机会。
比如橡沐有一位规划期的九大公学学生,目标人文方向,本可以不学高数,但他们校内数学已经达到了高数的难度,为了拿A*就不得不“推”自己学好高难度数学。
如果把美高和英高做对比,相似之处就是学校课程大学认可度高,校内的活动特别丰富。
区别就是英高更注重学术能力和学术实践。比如说对于目标生物医学方向的学生,英国在高中阶段就会提供大量的医院实习和科研机会,这让每个学生能够尽量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知。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提出了2个英高学生规划美本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
👉首先,英高学生一定要把“学得好”和“喜欢学”两件事区分开。
或许是英高学生太爱学习了,甚至把8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任务上,很容易因为在某学科上表现好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位典型的英高学生来自哈罗公学,他英国申请的是数学,美国申请的是商学院。
从数学转到商科的原因,主要是在讨论“为什么喜欢数学”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整个世界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比如说音乐、体育、环境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而在这些中,他最喜欢用数学来解释商业,比如说股票走势、投资策略,或者货币的通货膨胀现象等等。
学生在没有任何商科竞赛的情况下进了宾大沃顿商业世界领导力LBW暑期项目,也在同步申请剑桥和美国藤校。
👉其次,藤校和牛剑抢学生。
对于很多英高的学生来说,牛剑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第一学府”,学生往往会放弃珍贵的早申的机会,在至少拿到牛剑面邀后之后再考虑冲刺美国大学,或者在ED轮只冲刺特别顶尖的美国大学(大不了读牛剑的心态),导致一部分英高学生容易在早申阶段的录取不出彩,但是在常规轮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这两天他特别后悔自己家9年级没有申请美高,因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冷爆了,海外高中赢麻了。
藤校&Top10录取来源分布,海外高中超过一半,国内公办学校仍是最强(主要集中北京),其次是民办校和外籍校。但由于民办校数量众多,其实是最卷以及爬藤难度最高的一群人。
海外高中里,美高占据绝对的优势占86%,其次是香港、英高和加高。
根据海外网站Pre Preview发布的2023年申请季全美Top25寄宿中学“藤校+MIT+斯坦福”升学率,可以看出埃克塞特、格罗顿等顶尖美高的升学率可以达到20-30%,是整体录取率的6-8倍。
我把W爸的困惑抛给了“爸爸真棒”的老朋友——唯寻橡沐的Xiaoyi老师--
Xiaoyi
唯寻橡沐美国留学负责人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让美本规划玄学变科学的极致J人
团队曾先后帮助没学过历史的AL学生录取Stanford、Northwestern等Top10学校;规划指导陆高学生录取JHU Duke生物、Chicago经济、GIT计算机、Columbia文科;今年早申阶段又收获Yale、Harvey Mudd等offer;作为业内英美双申最专业的机构,每年辅导学生“牛剑藤校”双录不胜枚举
今年橡沐有美高进耶鲁的牛娃,也有把SAT不满1500的普娃送进被誉为“文理学院中的MIT”的哈维·穆德学院(排名全美第12),过去两年内,更有平和、协和、上中、包校、深国交的布朗、康奈尔、西北、莱斯等录取,Xiaoyi老师却说了一连串大实话:
我们国内学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和美国大学招生官的“各种不信任、怀疑”做抗争。但,美高英高随便就能进藤校也是申请季的谎言。从英高/美高到藤校Top10,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得多,第一关——课程压力和校内GPA,就可能‘淘汰’一大批孩子。”
■图为我们印象中的美高vs录取统计中的美高
而从数据来看,虽然藤校Top10录取中有185封来自美高,但其中有超过50封是美籍才能入读的公立高中(high school),再刨去好多业内人都未曾听过的学校(可能是当地华裔),真正国内学生会读的寄宿美高、英高到藤校录取的学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而作为魔都乃至全国“英美双申”最有特色留学机构,Xiaoyi老师也是非常笃定“到了常规轮,英高爬藤的表现应该会更加亮眼”。
借着W爸的困惑,Xiaoyi老师将从美高、英高和陆高三种路径,来聊聊中国孩子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分别如何卷赢美本申请?
和市面上把“牛娃送进藤校”的机构不同,橡沐的优势在于帮助普娃逆袭,包括“爸爸真棒”专栏作者的女儿也是由橡沐导师长线规划“推”进CMU,去年更是有上海本土学生靠着橡沐导师“一分一分补出来”最终左手牛剑右手藤校的亮眼成绩。
在Xiaoyi老师看来,相比于所谓的等孩子“自然发酵”,她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一步步引导出来的,从最早的能力兴趣测试,到规划期的课程知识点学习,活动规划,甚至到如何讲话,如何写文章,如何拍照片,橡沐都有对应的课程来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关键性价比超高。
美高爬藤天然优势?不用卷竞赛活动?
真相:光是搞好校内GPA就要命!
很多家长看到美高进大藤的案例,就会感慨说:这孩子好像什么都没做,也不是什么奥赛金牌、ISEF拿奖,也没有在课外做大型活动,怎么就进了耶鲁JHU了呢?
事实是,这些在英高美高的学生,光是应付校内的课程和活动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精力在校外再“加餐”。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加州美高进哈维·穆德学院的学生小A的案例。前提是他的SAT只考了1400+,整体GPA也只有中等水平,并且偏科非常严重。
作为美国知名的文理工程学院,哈维·穆德排名文理学院全美第12,去年的录取率为13%,SAT成绩均分1490-1520。小A的“低分高录”归功于加州韦伯的高含金量课程。
■截图自哈维·穆德官网
首先,小A在学校的数学计算机课上表现突出,而这门课就是学校和哈维·穆德教授联合开设的课程,并且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换句话说,在看到她正式的申请材料之前,大学教授已经知道学生的数理天赋很不错。
课程之外,美高校内项目的难度也很高。比如小A校内工程课做的机器人项目难度,已经相当于VEX机器人大赛了(没有必要校外打)。
小A还参加了8周左右的学校工程课程,其中有一个关于基因多样性的项目,是通过检测校内同学头发的DNA去判断不同族裔的特质潜力等。这个项目融合了生物、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可以衔接大学计算机生物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小A最早是想要申请英国方向,但是学校不建议学生考太多门AP(很多美高认为学校的课程要比AP更好),于是在10年级寒假确定“弃英选美”。
某种程度上来说,小A与从另一所美高录取到耶鲁的小Y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小A是理工科课程表现好,小Y是整体GPA比较好,在学校里可以排到First Honor Class(第一梯队),学校老师对她的推荐力度也更高。
而两个学生的另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兴趣爱好特别丰富(用Xiaoyi老师的话说,这孩子有800个爱好),这也是美高学生的特点——
一方面有更多素材可以挖掘;
另一方面也容易迷失:我到底想要往哪个方向去深钻?具体到小Y就是,我到底应该以艺术为主材料去申请?还是用政治方向申请?还是说历史和写作?
既是美高学生的优势,某种程度上处理不好的话也可能成为申请的劣势和规划中的坑。
那么如何帮助这些“丰富”的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呢?或者说,到底是“哪个具体学科组成了你认识世界的眼睛?”Xiaoyi老师给到了3个梳理方式:
01第一类,从学科的角度梳理学生的活动。比如某同学的学科方向是工程,那么我们可以把活动梳理成工程、生物和心理三方面展开。02第二类,把学生的擅长和热爱区分开来。这在英美双申的学生中比较多,很多英系学生容易因为“数学好而选数学(其他学科同理)”,但问一问他的兴趣,他只是数学最好,实则喜欢钓鱼,那么他完全可以英国申数学,美国申请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专业,体现自己的兴趣广度。03第三类也是现在越来越多学生适合的,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来梳理学生的兴趣和活动。
回过头来回答早申录取耶鲁大学的美高小Y的问题,她看似特别喜欢画画,不论2D3D还是雕塑策展都有作品,但是如果你问她:是什么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她的回答是 一份淡然和勇气。
不同于很多研究亚裔偏见的学生,她把偏见产生原因归结于不同,并且类比了国内因口音、居住地等身份标签而产生的“外地人歧视”。
当研究了很多由“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原因后,她更愿意去包容和理解的面对,并想要去为更多“不同”发声而提供“空白的画布”,就像包容各种创意的涂鸦墙一样。也是这段经历串起了她看似散乱的政治、历史科研与绘画、小说、艺术爱好。可以说,小Y通过梳理出这段“独特”的主线,才让她的特点更明确的被招生官记住。
英高学生左手牛剑右手藤校?
真相:学生课业压力巨大,早申请比较吃亏!
如果说美高的校内课程占据了学生太多时间,那么英高学生可能会说“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在英国,很多知名的私立寄宿学校每周是要上6天课的(比如伊顿哈罗)。
而且,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是,英国的教育在GCSE和A Level阶段仍然是很难偏科的,尤其是在GCSE阶段,学生不仅要文理兼修,部分学校还建议必修法语和西班牙语。即使到了A Level阶段,很多文科生也没有太多偏科的机会。
比如橡沐有一位规划期的九大公学学生,目标人文方向,本可以不学高数,但他们校内数学已经达到了高数的难度,为了拿A*就不得不“推”自己学好高难度数学。
如果把美高和英高做对比,相似之处就是学校课程大学认可度高,校内的活动特别丰富。
区别就是英高更注重学术能力和学术实践。比如说对于目标生物医学方向的学生,英国在高中阶段就会提供大量的医院实习和科研机会,这让每个学生能够尽量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知。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提出了2个英高学生规划美本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
👉首先,英高学生一定要把“学得好”和“喜欢学”两件事区分开。
或许是英高学生太爱学习了,甚至把8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任务上,很容易因为在某学科上表现好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
说到这里,Xiaoyi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位典型的英高学生来自哈罗公学,他英国申请的是数学,美国申请的是商学院。
从数学转到商科的原因,主要是在讨论“为什么喜欢数学”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整个世界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比如说音乐、体育、环境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而在这些中,他最喜欢用数学来解释商业,比如说股票走势、投资策略,或者货币的通货膨胀现象等等。
学生在没有任何商科竞赛的情况下进了宾大沃顿商业世界领导力LBW暑期项目,也在同步申请剑桥和美国藤校。
👉其次,藤校和牛剑抢学生。
对于很多英高的学生来说,牛剑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第一学府”,学生往往会放弃珍贵的早申的机会,在至少拿到牛剑面邀后之后再考虑冲刺美国大学,或者在ED轮只冲刺特别顶尖的美国大学(大不了读牛剑的心态),导致一部分英高学生容易在早申阶段的录取不出彩,但是在常规轮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网编:空问站 |
|
16 条 | |||
|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