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救越要命!掉进坑的日本司机大爷彻底消失了(组图)
新闻来源: 这里是东京 于2025-02-06 6:54:0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胖友们催更,问日本的卡车掉坑事件怎么样了,司机大爷找到了吗?
事件详情:《这也是日本:一次简单救援,拖成了“司机大爷一个人的活埋等死”》
一句话形容:越救越要命!
整件事的后续发展,用“目瞪口呆、匪夷所思”都兜不住剧情走向。目前,失控进行中……
1月28日,上午9点40分左右。一辆轻型卡车经过埼玉县八潮市的一处十字路口时,地面突然塌陷。卡车一头栽进坑里。
卡车载重2吨,空车没货状态。这个坑的直径约10米,深5米。
司机是一位74岁的大爷,他被困在驾驶室。直到当天下午1点多,都能与救援人员能保持正常对话。看起来问题不大,应该很快就能把人救上来。
可是经过一个星期的营救,继续营救,还是继续营救。到2月5日,坑已经变成“别有洞天”那么大。
好消息,好像找到卡车头的位置了。坏消息,不知道司机大爷在哪儿,他彻底不见了。更坏的消息,地下问题越挖越大,怕是得有几个人背锅坐牢的那种。
1月28日那天,事故发生仅10分钟,当地消防就接到路人打来的求救电话。
两名消防员尝试从驾驶室的后面进去救人。坑洞里面似有继续塌陷的可能,于是,消防员先上来。然后,决定“先把卡车吊上来,再救司机”。
事故发生7小时后的下午4点半,才调来两台起重机。
晚上7点,换了两台更大的起重机。
29日凌晨1点,卡车没吊上来,坑洞旁边又塌下去一个坑。
自此,失控一发不可收拾。
起先,官方解释下水道老化,导致严重漏水,造成马路突然塌陷。哪知,事态经不起调查,越查问题越严重。
官方早就知道事发地区的下水道有严重隐患,却没行动起来,立即补救。
直到事故当天,埼玉县的大老爷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推“超市城市计划”。
说得粗鄙一些:单纯为老百姓修理下水道,创造的利益太小。哪比得上“超级城市计划”招标,再层层外包。让大小史密斯专员们都吃得到肉的工程,才是上下都满意的好工程。
起先,宣传救援人员是本着“安全第一”“科学合理救援”原则救人,所以才先撤退,等了7小时,谨慎开始起重机吊卡车。
在日网上,这个理由也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
后来传出,因为没有“起重机可以吊人”的依据,在谁来拍板同意的问题上,相互踢皮球,所以拖拉了7小时,才有起重机到场。
包括且不局限于为什么不申请自卫队救援?不一开始就调度大型起重机?不申请直升机救人等等。
救援人员可以赶到事故现场,但需要担责任拍板的事,想避开不做。以致于很多人看到现场画面,纳闷人不少,怎么大多干看着。宛如日本职场的“出人不出工”搬去了救援现场。
本来,还在理解并支持的网民,渐渐醒了。
一个坑变成一个洞天,这到底在干嘛?日本怎么成如今这种鬼样子了?
被发现时,司机不是还能对话的吗?
就是从最开始,直升机救援就可以的!
没用绳索等固定住,不让卡车陷进去。能对话的,有没问清司机的情况呢?全都太无能了
干活干到74,就这报应。
只能说太可怜了。
我总觉得日本的救援太过慢吞吞了。明明拥有世界为数不多的技术和器材。中国在地震灾害事故时的首发行动,其实很快。单就中国的这点,真的钦佩。
在日本的话,应该得救的生命也没能被救下来。
真的,这是在干嘛呢
无人机啥的,用不了吗?
司机的名字不出来,这挺恐怖
(乡民们品出味儿了,一般这种事故新闻,当事人名字早就曝出来了,但这次,什么消息都没有。顶级保密)
谁都没想到,竟然拖了这么久。
司机的公司名称,家属们,什么采访都没有。为着太不可思议的事故,老爷爷真可怜。
知道正在努力干,但不知道到底想干嘛
日本技术就这种玩意儿吗?连一个人都救不了吗?
还没找到司机吗?
只要绳子放下去,救援队去了,不是应该立刻就能救出来的吗?海难救援经常用的方法。
把卡车拖上来,应该不是目的。首先是救人。方法有多种,结果却这样。难以置信!
既然要使用起重机,从刚开始坑洞还小,就投入使用起重机,救援下去,给被救者扣上绳索,再拉上去,不行吗?
能登地震的时候就想过,国家已经不救国民的命了。
感觉大约20年前,发生了灾害或事故之类的,只要不是当场死亡,不说绝对吧,国家会救你。
如今,真变得没法信任行政了。
司机:救援太慢了,所以一个人回家了。
八潮市有通知,2点~5点不许冲厕所,包括厨房在内,哪块都不用水,下水也不能冲。愿74岁那位,快点到地面。
可能,就是名义上的救援。大家察言观色,嘴上不说,但在心里谁都是这么想的。
更进一步地说,救援人数虽多,但只看出来他们几乎都只是看着……
就算拥有世界顶级水准的日本土木技术,难以想象,不过是人掉进15米深的坑里,就救不了了。这事儿已经快成别的事件了吧……
要是想过把卡车连人一起拉上来,就没想过只把人拉上来吗?
事件详情:《这也是日本:一次简单救援,拖成了“司机大爷一个人的活埋等死”》
一句话形容:越救越要命!
整件事的后续发展,用“目瞪口呆、匪夷所思”都兜不住剧情走向。目前,失控进行中……
1月28日,上午9点40分左右。一辆轻型卡车经过埼玉县八潮市的一处十字路口时,地面突然塌陷。卡车一头栽进坑里。
卡车载重2吨,空车没货状态。这个坑的直径约10米,深5米。
司机是一位74岁的大爷,他被困在驾驶室。直到当天下午1点多,都能与救援人员能保持正常对话。看起来问题不大,应该很快就能把人救上来。
可是经过一个星期的营救,继续营救,还是继续营救。到2月5日,坑已经变成“别有洞天”那么大。
好消息,好像找到卡车头的位置了。坏消息,不知道司机大爷在哪儿,他彻底不见了。更坏的消息,地下问题越挖越大,怕是得有几个人背锅坐牢的那种。
1月28日那天,事故发生仅10分钟,当地消防就接到路人打来的求救电话。
两名消防员尝试从驾驶室的后面进去救人。坑洞里面似有继续塌陷的可能,于是,消防员先上来。然后,决定“先把卡车吊上来,再救司机”。
事故发生7小时后的下午4点半,才调来两台起重机。
晚上7点,换了两台更大的起重机。
29日凌晨1点,卡车没吊上来,坑洞旁边又塌下去一个坑。
自此,失控一发不可收拾。
起先,官方解释下水道老化,导致严重漏水,造成马路突然塌陷。哪知,事态经不起调查,越查问题越严重。
官方早就知道事发地区的下水道有严重隐患,却没行动起来,立即补救。
直到事故当天,埼玉县的大老爷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推“超市城市计划”。
说得粗鄙一些:单纯为老百姓修理下水道,创造的利益太小。哪比得上“超级城市计划”招标,再层层外包。让大小史密斯专员们都吃得到肉的工程,才是上下都满意的好工程。
起先,宣传救援人员是本着“安全第一”“科学合理救援”原则救人,所以才先撤退,等了7小时,谨慎开始起重机吊卡车。
在日网上,这个理由也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
后来传出,因为没有“起重机可以吊人”的依据,在谁来拍板同意的问题上,相互踢皮球,所以拖拉了7小时,才有起重机到场。
包括且不局限于为什么不申请自卫队救援?不一开始就调度大型起重机?不申请直升机救人等等。
救援人员可以赶到事故现场,但需要担责任拍板的事,想避开不做。以致于很多人看到现场画面,纳闷人不少,怎么大多干看着。宛如日本职场的“出人不出工”搬去了救援现场。
本来,还在理解并支持的网民,渐渐醒了。
一个坑变成一个洞天,这到底在干嘛?日本怎么成如今这种鬼样子了?
被发现时,司机不是还能对话的吗?
就是从最开始,直升机救援就可以的!
没用绳索等固定住,不让卡车陷进去。能对话的,有没问清司机的情况呢?全都太无能了
干活干到74,就这报应。
只能说太可怜了。
我总觉得日本的救援太过慢吞吞了。明明拥有世界为数不多的技术和器材。中国在地震灾害事故时的首发行动,其实很快。单就中国的这点,真的钦佩。
在日本的话,应该得救的生命也没能被救下来。
真的,这是在干嘛呢
无人机啥的,用不了吗?
司机的名字不出来,这挺恐怖
(乡民们品出味儿了,一般这种事故新闻,当事人名字早就曝出来了,但这次,什么消息都没有。顶级保密)
谁都没想到,竟然拖了这么久。
司机的公司名称,家属们,什么采访都没有。为着太不可思议的事故,老爷爷真可怜。
知道正在努力干,但不知道到底想干嘛
日本技术就这种玩意儿吗?连一个人都救不了吗?
还没找到司机吗?
只要绳子放下去,救援队去了,不是应该立刻就能救出来的吗?海难救援经常用的方法。
把卡车拖上来,应该不是目的。首先是救人。方法有多种,结果却这样。难以置信!
既然要使用起重机,从刚开始坑洞还小,就投入使用起重机,救援下去,给被救者扣上绳索,再拉上去,不行吗?
能登地震的时候就想过,国家已经不救国民的命了。
感觉大约20年前,发生了灾害或事故之类的,只要不是当场死亡,不说绝对吧,国家会救你。
如今,真变得没法信任行政了。
司机:救援太慢了,所以一个人回家了。
八潮市有通知,2点~5点不许冲厕所,包括厨房在内,哪块都不用水,下水也不能冲。愿74岁那位,快点到地面。
可能,就是名义上的救援。大家察言观色,嘴上不说,但在心里谁都是这么想的。
更进一步地说,救援人数虽多,但只看出来他们几乎都只是看着……
就算拥有世界顶级水准的日本土木技术,难以想象,不过是人掉进15米深的坑里,就救不了了。这事儿已经快成别的事件了吧……
要是想过把卡车连人一起拉上来,就没想过只把人拉上来吗?
Advertisements
网编:空问站 |
|
13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就想着把卡车连人一起拉上来,没想过只把人拉上来吗?日本人的脑回路真的看不懂?老人太多了能多死一个算一个?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