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海底捞致歉:4109单!10倍现金补偿!(组图)

3月12日,海底捞发布最新声明称,针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堂食消费的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对于涉案的两名男子,海底捞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黄浦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此外,若顾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海底捞将全力配合,承诺依法承担全部责任,并再次向所有顾客道歉。对于此次事件对顾客造成的困扰与影响,公司感同身受,将用行动改进管理与服务。



消息发出后,“海底捞小便事件10倍现金补偿”“海底捞补偿金额超千万元”等话题先后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网友们纷纷留言,对于海底捞处理方式表示满意。



相关人员已被行政拘留

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官微发布警情通报称,2025年3月6日,黄浦公安分局接辖区某火锅店报案称,网传“有人向火锅内小便”一事发生在该店内。经警方调查,2月24日凌晨,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等人进入该火锅店包间内用餐,唐某、吴某两人醉酒后分别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彼时,海底捞曾转发微博并表示,海底捞始终将食品安全与顾客体验置于首位。目前,当事门店已将门店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



在最新情况说明中,海底捞还指出,经排查涉事人员的就餐记录,确认其并未在门店消费酒精类饮品。

中期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公司溢利为20.33亿元,同比下降10.0%;公司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7.99亿元,同比增长13.0%。报告期内,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4.2次/天,所有门店接待顾客总数超过2.099亿人次。

截至3月12日收盘,海底捞每股报17.34港元,最新市值为967亿港元。





4109单10倍补偿,海底捞亏大了还是公关赢麻了?

当要求企业将偶然性偏差事件当作常态化去预防,这未尝不是在加重受害者的困境

3月12日,就两男子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包间用餐后在火锅锅底中小便一事,海底捞再度发表声明称,将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堂食消费的4109单顾客,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顾客在火锅店用完餐竟然在锅底中小便,如此奇葩行为让人惊掉下巴。其性质之恶劣,相信无需再作特别解释。

不过,更让人意外的是,海底捞最初回应中的一个细节却遭遇网友集中吐槽——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请求大家不要攻击其个人及家庭。这被一些网友形容为“对涉事者太圣母”。

因此,对于最新回应,不少网友点赞这是一次成功的公关补救,但也不无网友认为,这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的“割肉”。有网友算了一笔账,4109单,哪怕按每桌200元算,10倍赔偿就接近1000万元。这笔损失和网友的点赞置于同一空间,到底是海底捞亏大了,还是公关赢麻了?

其实,复盘此次事件的发酵过程,不该回避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无论有无后续的10倍补偿,遭遇如此“无妄之灾”,海底捞都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企业声誉上的,经济上的(如之前就表示更换全部餐具)。如今,海底捞以“重金”收场,不管是不是迫于舆论压力,客观上都是损失的扩大。

单从公关角度看,最初的回应“翻车”,的的确确就是“失败”了,这需要海底捞作全面复盘,并汲取教训。但时至今日仍有网友扬言若不追究两名涉事人员的责任,将会呼吁“不吃海底捞”。这样的围观者反应,又真的算理性吗?还有网友表示,海底捞应该加强人手或智能监控。理论上看,似乎也有道理。

但再琢磨,部分网友已经将对涉事者的愤怒,迁怒于作为受害者的海底捞,这不是说海底捞没有管理责任,而是说不能无限放大,甚至让事件的主要矛盾转化为网友与海底捞的矛盾。当要求企业将偶然性偏差事件当作常态化去预防,这未尝不是在加重受害者的困境。

厘清这背后的逻辑,不是要为海底捞辩护,而是呼吁舆论场形成一种共识,公关“翻车”,那就吐槽;积极补偿,不妨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