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经新闻》4月5日发文指出:“中国正试图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在钓鱼岛海域的永久存在和管理”。

“奄美”号全长120米,宽14米,安装有直升机飞行甲板,可起降直升机,有遥控水炮、两挺40毫米机关炮以及最新的远程监视设备。与大型巡逻舰“天城号”(1,300总吨)相比,该舰体型更大,预计在恶劣天气下作业的机会也更多,船员人数为42人。
该舰是根据包括强化钓鱼岛周边日本认为是“领海”在内的防卫体制“海上安保力量加强方针”,耗资约121亿日元新建的。今年3月24日,冈山县的一家造船厂将该舰交付给日本海上保安厅。
据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透露,4日,4艘中国海警船正在钓鱼岛(石垣市)领海外的毗连海域航行。这已是中国舰艇连续第137天在钓鱼岛附近航行。
这4艘船分别名为海警2303号、海警2301号、海警2501号、海警2204号,均配备了机关炮。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警告其不要进入日本领海,并正在继续对该地区进行监视和警惕监视。
而日本《产经新闻》4月5日发表题为《中国准备就钓鱼岛问题起草〈共同管理宣言〉 考虑派遣伪装成渔民的民兵登陆 采访吉原俊》(华盛顿 古森义久)一文指出:
前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中国海洋战略专家吉原俊(Toshi Yoshihara)接受了《产经新闻》的采访。报道警告称,中国当局正在钓鱼岛(冲绳县石垣市)附近海域展示永久的存在”,试图否认日本的施政权利,并准备宣布对这些岛屿与日本进行共同管理。与此同时,中国还考虑派遣伪装成渔民的民兵前往钓鱼岛,以增加美国依据《日美安保条约》进行军事干预的难度。
吉田俊曾在美国海军大学附属中国海洋研究所担任主任研究员超过10年,现任华盛顿战略预算评估中心(CSBA)高级研究员。
吉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有报道称中国海警武装船只最近进入钓鱼岛周边日本领海超过92小时,创下最长纪录,而且2024年,这些船只在可称为准领海的毗连区停留的时间长达355天。他表示,“中国正试图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在钓鱼岛海域的永久存在和管理”。(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发自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