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张庆杨(小杨哥)关联8家公司,其中4家为存续状态,包括三只羊(合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其控制企业超50家,包括六安市三羊开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小黑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版图涉及文化传媒、教育、农业、食品等领域。
这并非是三只羊今年首传消息。3月23日,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三只羊已足额缴纳罚没款6894.95万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包括引入第三方品控机构、优化选品流程、提升自营品占比等89项举措,最终获准恢复经营。
合肥市联合调查组2025年3月23日通报称,三只羊已足额缴纳罚没款6894.95万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包括引入第三方品控机构、优化选品流程、提升自营品占比等89项举措,最终获准恢复经营。
从草根网红到商业巨擘,小杨哥的创业故事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的狂飙与阵痛。而此次上线,能否成为三只羊通过整改后“重生”的标志?

“小杨臻选”APP 自营模式与会员制争议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 “小杨臻选”APP定位为自营全品类商城,主打“源头直供、透明可溯源”,涵盖休闲食品、美妆护肤、日用百货等六大类商品,当前上架商品仅40余款,以复刻直播间爆款为主,如肉松面包、辣椒酱等。
4月8日,三只羊内部人士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自营商城有助于垂直整合供应链,提升品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杨臻选”APP还推出了会员制模式,也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该APP推出年费99元会员服务,承诺“省不够包退差额”,价格低于同类平台(如东方甄选199元/年)。然而,部分消费者质疑其“付费门槛”可能延续过去的“低价套路”,存在二次收割风险。
8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在浏览该APP时注意到,在首页内设“看直播”板块,已经开始直播销售,在线人数为200多人,商品涉及食品、纸巾等食品日用品,价格9.9元到39.9元不等。三只羊内部人士透露,未来将保持“稳扎稳打”策略,同时继续在抖音等公域平台直播,形成“APP+直播”双渠道模式。

小杨哥商业版图:从直播顶流到资本操盘手
企查查数据显示,张庆杨(小杨哥)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实际掌控企业超50家,构建起横跨文化传媒、教育、农业、食品、旅游等领域的商业帝国。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三只羊(合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团母公司,负责战略投资与资源整合;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业务主体,旗下拥有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粉丝曾达1.2亿);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内容制作与IP孵化,旗下“三只羊剧场”持续产出短剧作品。
在商业版图多元化业务拓展上,该公司通过安徽小黑羊网络科技、合肥三只羊助农科技等公司布局农产品供应链,推动“直播助农”。教育与文旅:合肥三只羊教育科技、六安市三羊开泰旅游发展公司涉足职业培训与文旅项目开发。海外与短剧市场:旗下“Tiktok事业部(三只羊)”持续运营海外账号,短剧内容尝试流量变现。
尽管版图庞大,三只羊近年因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多次卷入司法纠纷。2025年初,公司仍以被告身份涉及多起案件,凸显高速扩张下的合规隐忧。
挑战与展望:信任重建与生态构建
三只羊整改后,虽引入第三方品控机构,但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尚未完全恢复,APP能否通过透明供应链重塑口碑仍需观察。“之前,我经常从直播间里买他家的东西,但现在还是有点不敢轻易尝试食品,可能还是会买点日常生活用品。”李萌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直播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东方甄选、交个朋友等平台已建立稳固用户心智。三只羊需在低价策略外,强化差异化优势,如垂直品类的深度开发或技术创新。若“小杨臻选”能打通“直播引流—商城沉淀—会员复购”闭环,或可构建私域流量护城河。此外,结合文旅、教育等板块资源,探索“内容+消费”生态链,或是长期增长方向。
从流量依赖转向实业深耕的试水,未来,“小杨臻选”APP的上线,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平衡扩张与品质,赢回消费者的信赖,将决定这家“低调回归”的企业能否真正赢得第二次生命。
败光14亿,打不死的小杨哥“复活”了
最近,直播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小杨哥带着他的“小杨臻选”App 高调复出。
这个曾经靠无厘头搞笑杀穿直播带货圈的男人,在经历「贴牌月饼」、「合成肉」、「假酒疑云」三重翻车暴击后。
居然摇身一变成为自营电商创业者,上演了一出从顶流到跌落再到重启的年度自救大戏。
咱就是说,这剧情比他当年在直播间掏卫生巾还要 drama。
但问题来了,这波操作是真心悔过还是商业套路?

打开“小杨臻选”App,第一感觉是这界面简陋得像大学生期末赶工的作业。
首页只有区区 30 多个 SKU,定睛一看全是老熟人——
单月卖爆 361 万单的肉松吐司、办公室囤货必备的三分钟拌面,全换上大小杨哥的帅气代言照重新上架。

图源:小杨臻选App界面
最妙的是会员体系,年费 99 元比东方甄选便宜 100 块。

图源:小杨臻选App界面
官方话术是让利于粉丝,但懂的都懂,这招叫用曾经的爆款流量,给新App做冷启动。
说是自营电商,本质更像粉丝经济 2.0。
你以为 99 元买的是会员?不,买的是支持小杨哥东山再起的入场券。
就像粉丝给爱豆打榜,只不过这次打榜送的不是电子专辑,是比原价便宜 13% 的吐司和拌面。
至于App的功能?对不起,没有任何创新,和抖音商城简直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毕竟对小杨哥来说,让粉丝把钱从抖音转到自家 App,已经完成 80% 的 KPI。
小杨臻选App“横空出世”,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瓶身写着 “去平台化”,酒壶里倒的还是 “情怀变现” 那套陈年老配方。

小杨哥杀回来了,但互联网的记忆却没有随着他的复出而消退。
把时间倒回 2023 年,那时的小杨哥还是抖音带货顶流,一场直播 GMV 破亿跟玩似的。
但成也夸张带货,败也夸张带货。
标榜「香港美诚」的月饼被扒是广东贴牌,号称「澳洲谷饲」的牛肉卷其实是合成肉,就连卖酒都被质疑「拔帽茅台」是擦边球。

图源:@好大的奕&三只羊直播间
这波操作,堪称虚假宣传三连击,直接把消费者的信任度干到跌停板。
后果有多惨?
6894万罚款 + 2777万赔付,三只羊公司直接被扒层皮;
1600 个签约主播账号一夜蒸发,比明星塌房脱粉还快;
小杨哥个人收入从 32 亿腰斩到 18.9 亿,加上各种隐性损失,妥妥的「直播界破财消灾」年度案例。
最绝的是,当其他主播还在为税务问题低调整改时,小杨哥直接把产品翻车写成了行业教科书。
可以说,那些年他踩过的雷,比选品库还多。

被市场监管局按在地上摩擦后,小杨哥的整改措施堪称直播界求生欲天花板。
选品找了 3 家第三方机构,搞了 7 类品控手册,合作品牌砍了 80%,主播签“生死状”,售后搞“先行赔付”。
表面看是从头再来,实际是把之前踩过的坑用水泥糊上,但地基有没有问题咱不知道。
比如试水微信视频号直播,主播从搞笑男秒变质检委员,全程举着检测报告念台词,看得人脚趾抠地;
搞短剧《我们一起养老吧》,试图用温情剧本挽回粉丝,结果播放量还没他当年玩抽象的视频零头多;

图源:三只羊剧场
海外布局 TikTok,发的视频跟国内切片一模一样,老外看了估计都想问:这中国人咋对着镜头啃面包还能带货?

图源:TikTok事业部(三只羊)抖音
最绝的是「万羊计划」,新手课3080元、2天2夜进阶课9980元招募素人主播,说是孵化新主播,实际更像割新韭菜补贴旧窟窿。

图源:@疯狂小杨哥
毕竟培养主播哪有开培训班收学费来钱快?
搬出整改三板斧,看似大刀阔斧,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小杨哥的自救,本质是流量焦虑的应激反应。
现在的小杨哥,像极了考试作弊被抓后突然发奋刷题的学生。
知道依赖平台流量危险,所以搞自营 App;
知道主播团队不可靠,所以搞素人培训;
知道产品口碑烂,所以打性价比 + 会员制组合拳。
但问题在于,直播电商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有没有自己的 App,而是你卖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好不好。
看看他的竞品,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靠董宇辉的“文化带货”另辟蹊径,交个朋友靠罗永浩的“真还传”人设破圈,就连辛巴都在搞“供应链自建”。

图源:与辉同行直播间
而小杨哥呢?绕了一圈又回到粉丝经济的舒适区,用低价+情怀做杠杆,却忘了当年翻车的根本原因——
把带货当段子手副业,把选品当抽奖碰运气。
现在搞自营 App,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流量存量的最后变现。
1 亿粉丝摆在那,哪怕 1% 的人下载付费,也是千万级营收。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评论区的两极分化。
真爱粉喊着“小杨哥加油我们等你”,慷慨给予知错改正的机会。


吃瓜群众冷笑“换个马甲继续割”,互联网的钱还是太好赚。


这恰恰暴露了直播电商的魔幻现实。
在这个信息茧房里,有人只看主播搞笑不管产品真假,有人只认性价比无视品牌黑历史。
而小杨哥的聪明之处,就是精准抓住了核心粉丝不会跑的心理,用整改+自营的组合拳,给粉丝编织了一个陪哥哥东山再起的美好愿景。
至于愿景能不能成真,等他的 App 用户活跃度跌破 10% 那天,答案自然揭晓。

小杨哥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直播电商的荒诞与真实。
有人靠夸张表演暴富,有人因虚假宣传跌落,有人用情怀剧本回血。
但无论剧情如何反转,商业的本质永远是信任交换。
你拿真产品换真金白银,而不是拿翻车后整改当新卖点。
现在的“小杨臻选”App,就像一个贴着“骨折价”标签的盲盒。
你以为买到的是性价比,其实可能是为过去的信任危机买单。
至于小杨哥能不能靠这招逆袭?
咱只能说直播带货的风口早就过了,靠搞笑卖货就能躺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与其琢磨怎么让粉丝下载 App,不如好好想想,下次再卖牛肉卷,能不能先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合成肉?
毕竟,韭菜割多了会秃,信任透支了可没地方充值。
直播带货的祛魅时代,靠情怀已经撑不起一个商业帝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