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白宫宣布,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将在4月9日(星期三)起,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额外84%关税,令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最少达104%,使得全面性的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中国则表明将“奉陪到底”,不会屈服于其视为美方胁迫的行为,并已针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提高自身的贸易壁垒。
那么,这场不断升温的贸易冲突对全球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量有多大?
去年,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总额约为5,850亿美元(4,290亿英镑)。
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额远高于出口到中国的金额——进口达4,400亿美元,出口仅1,450亿美元。
这使得美国在2024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即进出口差额)达到2,950亿美元,约占美国经济规模的1%。
虽然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但仍远低于特朗普本周屡次声称的“1万亿美元”(1兆美元)。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就已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后来的继任者乔·拜登(Joe Biden)则维持并扩大了这些关税。
这些措施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占比从2016年的21%降至去年的13%,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在过去10年间已有所下降。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部分出口美国的商品已改道经由东南亚国家进入美国市场。
举例来说,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课徵30%的关税。
但美国商务部在2023年提出证据显示,中国太阳能板厂商将组装业务转移至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然后再从这些国家出口至美国,藉此规避关税。
因此,美方即将对这些国家实施“对等”关税措施,将推高这些最终仍源自中国的商品在美国的价格。
中美之间进出口什么商品?
2024年,美国出口至中国最多的商品是大豆,这主要用于饲养中国约4.4亿头猪的畜牧业。
此外,美国还对中国出口药品与石油产品。
反过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以电子产品、电脑与玩具为主,还包括大量的电池——这对电动车至关重要。
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最大类别商品是智慧型手机,占总进口量的9%。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制造的产品。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是导致苹果公司市值近几周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内已下跌了20%。
分析:特朗普关税背离美国经济繁荣的原有基石,后果可能很混乱2025年4月6日
股市、关税和养老金 这一轮全球动荡中你的生活可能受到的冲击2025年4月8日
特朗普关税令股市震荡 跟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衰退?2025年4月8日
这些中国制造、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早已因特朗普政府实施的20%关税而变得更昂贵。
若关税提高到100%,对美国消费者的冲击可能将是原来的五倍。
同样地,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也将推高美国商品在中国的售价,进而伤害中国消费者。
除了关税,中美还有其他方式能透过贸易对彼此造成损害。
中国在全球关键金属精炼中占据核心地位,包括铜、锂和稀土元素。
北京可限制这些金属出口至美国——正如其对锗与镓的出口限制,这两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军用热成像与雷达技术。
至于美国,拜登政府已启动对中国的科技封锁,限制先进微晶片(芯片)的出口。这些晶片对人工智慧等领域至关重要,而中国目前仍无法自行生产。
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本周也表示,美国可能会施压柬埔寨、墨西哥与越南等国,要求它们在希望继续对美出口的前提下,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中美两国合计约占今年全球经济总量的43%。
若这两个经济体进入全面贸易战,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将对全球其他国家造成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势必放慢。全球投资也可能因此受到打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潜在后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其产能远超于国内消费需求。目前,中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已接近1万亿(1兆)美元,意味着其出口远高于进口。
中国商品往往因政府补贴与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得以低于实际成本生产——钢铁就是典型案例。
若这些商品无法出口美国,中国企业可能会寻求将之“倾销”至其他国家市场。
这对消费者可能有利,但也可能伤害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威胁当地的就业与薪资。
英国钢铁贸易协会(UK Steel)已警告,中国过剩的钢铁可能转而流向英国市场。
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战若全面爆发,其外溢效应将波及全球,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其后果将非常负面。
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 中国商品税率高达104%
特朗普对数十个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在週三正式生效。盡管多个受影响国家积极释出谈判信号,但特朗普政府仍未暂缓该措施,其中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4%的报复性巨额税率,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在9日正式生效图像来源: Alex Brando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週三(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面对金融市场动荡、支持者反对的背景下,正式启动他就任以来,最大规模的对等关税措施。特朗普主张,这项不分敌友的对等关税将恢复公平贸易,并促进美国制造业复苏。在众多国家中,美国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在拒绝撤回报复性关税后,也正式被美方加征104%的高额关税。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週二(8日)宣布,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4%的关税,将在9日午夜(北京时间9日中午12点01分)生效。
但她也表示,特朗普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想达成协议,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并称若中国先与美方接触,特朗普将会“非常慷慨”。
莱维特也重申,中国日前宣布对美国实施高额关税反制是“一个错误”,“当美国被打,总统会更用力反击”。
对于是否将优先与中国谈判,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在接受福斯新闻采訪时表示,“目前我们收到指示,优先考虑我们的盟友和贸易伙伴,如日本、韩国等。”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4%的关税图像来源: STEPHEN SHAVER/IMAGO上週,中国宣布以34%的全面关税报复美方的对等关税措施,特朗普则警告中国若不撤回该举措,就要再额外新增50%关税,加上此前宣布的对等关税(34%)、指责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利的惩罚性关税(20%),累积对华关税总额达到104%。
中国商务部週二则强势回应,表示将与美国“奉陪到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说:“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週二接受《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采訪时,也再度批评中国以关税措施报复美国,并宣称美国在这场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战中,掌握著更多的筹码。
“中国提高我们的关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损失?我们向他们出口的商品只有他们向我们出口的商品的五分之一,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是必输的局面。”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訪时说。
特朗普:70国想和美谈判在对等关税生效前夕,特朗普先后和亚洲重要盟友—日本首相石破茂及韩国代理总统韩悳洙进行会谈,白宫也证实台湾方面已就对等关税与美国接洽。遭到美国重课46%关税的越南则计划,由副总理于週三与美國財政部长贝森特会谈。
另外,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预计将在下週访美。
特朗普週二在白宫活动上称,美方与其他国家达成“量身定制的协议”,宣称已经与超过70个国家会谈,“他们都想加入。我们的问题是,不能这么快的见到这么多国家。”
他也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发文称,许多国家都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就像对韩国一样,“我们在谈判中提出其他未被贸易、关税涵盖的议题,同时一并协商。‘一站式购物’(One-stop shopping)是美好又有效率的过程。”
此外,特朗普文中亦点名中国,“中国也想要达成协议,非常想,但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他们来电,一定会来的!”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图像来源: Angela Weiss/AFP经济学家忧心忡忡盡管特朗普多次强调关税将对美国经济带来正面影响,但不少经济学家都对此表达疑虑。
康乃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指出,特朗普在美国经济强劲成长,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停滞不前或失去成长动力的情况下,宣称美国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说法“颇为讽刺”,“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结束美国令人瞩目的成功,并导致经济、就业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富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赖森(Jay Bryson)也不支持特朗普主张,认为其他国家在过去几十年来并没有剥削美国,而是美国倾向于“储蓄少、消费多”的结果。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克(Dani Rodrik)则说,透过特定关税支持的“精心设计的产业政策”可能可以“促进制造业投资和产能的成长”,但特朗普的行为只是“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疏远美国最亲近的盟友,最终导致“一项糟糕的政策”。
逾七成美国人预期物价上涨虽然对等关税已经生效,但由于在此之前已经出货的商品,只要在5月27日之前抵达美国,都将免征新关税,关税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立即出现。
但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消费者接下来仍然可能面臨从运动鞋到葡萄酒等,多项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
路透社及益普索最新民调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在对等关税生效后,日常用品的价格在未来6个月内会上涨,只有4%的受访者认为价格会下降,其余的受访者预计价格不会改变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另外约57%的受访者(其中四分之一为共和党支持者)反对对等关税,约39%表示支持。
该民调透过网络和全国范圍进行,共调查了1027名美国成年人看法,误差值为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