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要警惕了,总有一种感觉,美国正向全世界摊派“空气税”!
请注意,是摊派。
不是买卖,就是摊派,而且是强行摊派。
什么是“空气税”!
很简单,美国领导人在社交媒体上,动动嘴,放放炮,措辞狠辣,世界都震惊,于是,一些沉不住气的国家,赶紧打电话,派人去协商,示弱给好处……
美国付出什么了?
什么都没有!
这根本不是谈判,不是磋商,而是讹诈,是霸凌。
但市场,有时是不受控制的;这样的国家,投资者还有信心吗?
一看股市暴跌,债市动荡,形势不对,美国政府赶紧180度转弯。原先发誓不变的关税,暂缓90天,但10%所谓基础关税不商量。美国政府还振振有词,这是我看到你们不报复,我主动退让,你们好处献上来,我们继续谈……
美国就是美国,愣是将霸凌霸道变成了自己的谈判筹码,让一些国家被割韭菜后还庆幸,幸好不是25%、50%……
这不是“空气税”是什么?

我们看到,美国政府朝令夕改,一日三变,有些可能是既定策略,有些是一看形势不对赶紧就坡下驴,但即便这样,还要包装成美国灵活善变,宽宏大量。
而且,这种一变再变,还在进行中,让全世界无所适从,让投资者欲哭无泪。
这就是现在的美国,收割全世界的韭菜,如果你主动献上膝盖,那正合美国心意。
怎么办?
三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还是要沉住气。
乱了方寸,乱了心神,由美国摆布,那正中美国人下怀。
总是想着妥协退让,甚至还想祸水东引,最后的结果,自己必定也遭殃,因为在贪得无厌的对方眼中,你自己何尝不是猎物?
事实上,中国这次挺身而出,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很清楚,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你越妥协越退让,对方竹杠敲得越响。
用商务部发言人的话说,中方已经采取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是正当之举。
第二,全世界要团结。
坦率地说,在美国“空气税”攻势下,不少国家陷入了某种“囚徒困境”:一方面很不满美国的敲诈,认为美国太霸道太无理;另一方面自以为主动示弱,美国就会对自己高抬贵手。
美国真会高抬贵手吗?
美国诸多盟国中,有哪一个比加拿大更鞍前马后、两肋插刀?
结果呢?加拿大先被美国插上两刀。所以,在西方国家中,加拿大现在反击美国也最决绝。
正如前面所说,不团结,那就很容易被美国逐个击破。

第三,别想着独善其身。
我们也不用回避,各国有各国的国家利益。对于美国的“空气税”,各国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非常焦虑;我们也别指望,每个国家都能像中国一样挺身而出。
但中国的强硬反制,正如有朋友所指出的,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其他国家不管是反制美国还是和美国谈判,都是各国的主权事务,但如果谁拿着中国的利益去给美国当投名状,中国绝不答应!
空气税,空气税,如果以为讹诈就能让中国就范,美国政客还是洗洗睡吧!
这根本不是“对等关税”,而是“空气税”

(美国政府的“空气税”,让全球投资者非常紧张)
1)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在此举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后,美国政府又不得不在4月9日将绝大多数关税措施暂缓90天执行。但是,美国仍保留了对贸易伙伴征收至少10%关税的措施,同时,还蛮横地将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了令人咂舌的145%。不过,很显然,美国政府并不敢真的接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暴涨的现实,它随后又不得不宣布,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纳入关税豁免范围。最新消息是,美国政府还将在这一问题上继续瞎折腾,最终结果到底如何,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所谓“对等关税”的说法,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这让外界误以为是美国的贸易伙伴先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了不合理的关税,或施加了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措施,美国政府不过是在进行“对等操作”而已。实际上,连美国自己的专家都指出,美国政府的任性加税行为,根本称不上“对等”,一些对美国关税税率很低的国家、一些对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也成了美国任性加税行为的受害者,甚至连只有企鹅居住的无人海岛也被美国政府加征了关税。
3)正因如此,所谓的“对等关税”,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的说法。这段时间,美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让世人都已经看清楚了,美国政府不过是在凭空创造谈判筹码,进而以此对美国的贸易伙伴进行讹诈和勒索。美国政府可以凭借总统行政命令这样缺乏事实支撑的一纸空文,就创造出了震动全球金融市场、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的“关税战”,然后又凭借随手就来的一纸空文部分推迟和取消关税措施,这种做法极不专业,也极不负责任,已经给本就脆弱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不确定性阴影。与其说美国政府在征收“对等关税”,不如说它在征收“空气税”——这些关税完全是美国政府凭空创造出来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些关税完全是美国政府凭空捏造出来的。美国政府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空气税”的做法,既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也不符合美国与其贸易伙伴达成的各种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
4)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捏造出“空气税”来?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自身出了问题。过去三、四十年,美国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制造业基础的重视和维护,也忽视了对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美国中下层劳工群体的保护、安抚和帮助。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的极化对立,并推动了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则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日益面临失控、爆雷的风险。
5)要解决上述种种难题,美国政府本应该做的是,重视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治理效率,解决制度性腐败问题,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全球投资者到美国投资,最终通过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在美国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这其实也是世界上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时惯常采用的策略。
6)但是,美国一些政客却明明放着这条正道、大道不走,反而玩起了“美国生病,然后强迫其他国家吃药”的荒唐把戏。他们不顾经济学常识,他们也不顾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异想天开,希望通过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空气税”的方式,来强迫其他国家大量购买美国产品,来诱骗其他国家到美国大举投资,来胁迫其他国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这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行为,也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典型做派。
7)美国政府征收“空气税”的做法,注定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美国一些政客偏执地认为,美国存在大量贸易逆差,这就是其他国家在占美国的便宜,这就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恩赐”。殊不知,美国贸易逆差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是美元霸权的必然结果,是美国社会储蓄率太低导致美国民众消费大于生产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结果。美国政府不去解决这些根源性问题,而只本着“消灭贸易逆差”的单一目标去,最终结果肯定是顾此失彼、不切实际。
8)更重要的是,当前国际贸易流动,是所有市场参与者根据市场经济竞争原则,按照效率最优的方式达成国际分工的结果,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安排。美国从其他经济体大量进口商品,是因为美国在本土生产这些商品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其他更有效率的经济体,通过为美国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效率,降低了美国社会的通胀压力,提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消费购买力。更重要的是,美国虽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但是,在服务贸易上却存在大量顺差。美国跨国企业从国际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那种非要认为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是“受害者”的看法,既不符合经济学常识,也不符合当今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
9)虽然这段时间,美国政府在征收“空气税”的过程中,看起来“强大无比”,一些中小经济体确实也因为扛不住美国政府的压力,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的霸凌行为低头,但实际上,从中长期看,美国政府征收“空气税”,绝对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美国政府在不解决美国自身问题的前提下,通过这种方式不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完全无视甚至是恶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想把世界拉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代,这将极大地损害美国的国家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美国政府一意孤行的做法,正在将自己变成“全球公敌”,正在让自己陷入到了空前孤立的境地。
10)在美国政府宣布要对贸易伙伴大范围、高强度征收“空气税”后,美国股市一度暴跌,美元汇率一度走低,美国国债的价格也出现下跌、收益率出现上升。这是全球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美国政府的“空气税”政策投下了反对票和不信任票,这也是全球投资者在用真金白银对美国政府的“空气税”政策进行警告和劝诫。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一意孤行,想用捏造“空气税”的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霸凌、胁迫和收割,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其他国家将会抱团取暖,加速推进没有美国的全球化,甚至会因为对美国政府失望和不满,加速抛售美元资产,最终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动荡,乃至提前引爆美国债务危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总结出来的道理。美国政客应该低下傲慢的头颅,虚心地面对现实。弱肉强食的“霸道”做法,在二十一世纪是行不通的。美国政府只有认真反思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与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相向而行,追求互利共赢,才是唯一可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可行路径。美国政府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空气税”的做法,用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总结,恐怕是“饮鸩止渴”之举,恐怕是“竭泽而渔”之举,恐怕是“缘木求鱼”之举。这要是能成功,地球上的太阳真的要从西边出来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