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日晚些,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社交媒体上反驳称,有关报道是“假新闻”。但美媒指出,美国务院内部也有声音怀疑,裁员重组一事仍然箭在弦上,这份被事先泄露出来的、颇为“激进”的文件更像是个“烟雾弹”,为的是雇员能更好接受后续真正的改革方案。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0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左四)在白宫内阁会议室主持内阁会议,左三为鲁比奥 视觉中国
据悉,有关美国务院架构改革的事情,已经在美职业外交官圈子内流传许久,《纽约时报》等20日最新披露的16页白宫行政命令草案,只是特朗普政府内部最近流传的几份内部文件之一。但据彭博社称,如果这份草案最终得以实施,将成为美国务院自178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重组之一。
具体而言,特朗普政府计划取消帮助美国制定、颁布对外政策的众多“地区事务局”(regional bureaus),重新划分四个“小组”(corps,通常用作军事术语)负责相关工作:
欧亚小组负责欧洲、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事务;中东小组负责阿拉伯国家、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拉美小组负责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印太小组负责东亚、东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
《纽约时报》说,其中最重大的变动之一,应属取消原本负责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的非洲事务局。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规模小得多的非洲事务特使办公室,向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该办公室将专注于少数几个问题,包括“协调反恐行动”。
根据草案,所有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非必要”使领馆须在10月1日前关闭,美方外交人员未来将以“有针对性的、任务驱动”的部署方式,被派遣至非洲。此外,美政府将设立新的北美事务办公室,负责在加拿大的外交活动。该办公室将由鲁比奥领导,但管理团队将“大幅缩编”,美国驻渥太华大使馆的人员也将减少。
民主、人权和劳工局,人口、难民和移民事务局以及国际组织事务局都将被裁撤。负责接受前两个事务局工作汇报的副国务卿一职,以及气候问题特使一职将被取消,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办公室也将被撤除。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剩余人员,则将被并入原本USAID下属的人道主义援助局中。
但草案要求新设一个负责“消除跨国威胁”的副国务卿职位,来监管缉毒政策及相关事务。
根据草案的说法,上述措施是为了对美国务院进行“有纪律的重组”,“精简任务交付”,同时减少 “浪费、欺诈和滥用”。为此,草案要求各部门更多利用人工智能(AI),协助起草“政策制定”和“行动规划”文件,并终止当前“过时且混乱”的、外交官在不同国家轮换工作的模式。
草案为外交人员遴选制定了新的标准,包括其外交政策愿景必须“与总统保持一致”,他们可以在申请期间就选择在哪个地区小组工作,并一直留在那里。
彭博社介绍,草案还要求限制富布赖特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只考虑攻读国家安全事务相关硕士项目的学生,并优先考虑那些教授“重点语言”的项目,包括汉语、俄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另外,草案将终止美国教育部与传统黑人院校霍华德大学合作的奖学金项目。
熟悉该计划的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表示,在签署行政命令的同时,白宫还计划裁减职业外交官和在华盛顿总部工作的美国务院公务员的数量。官员们说,该部门将开始让大量员工带薪休假,并发出解雇通知,不愿接受新的工作模式的现任外交官可以在9月30日前申请拿“买断金”离职。
彭博社评价,这些提议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在全球多边秩序中角色的否定态度。
目前,白宫尚未对上述报道进行回应。但鲁比奥20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转发《纽约时报》的报道,说:“这是假新闻。《纽约时报》又被骗了。”

鲁比奥帖文 X截图
彭博社则引述一名匿名美国驻非洲高级官员的说法披露,美国国务院内部目前流传的、预计最快下周二(22日)公布的改革方案,其实会比媒体泄露的草案内容“温和得多”。在社交媒体上,有美国务院雇员怀疑,被泄露给媒体的草案只是转移注意力的策略性放风。
“我怀疑这是被泄露出来转移注意力的‘烟雾弹’,目的是让我们对最终推出一个较温和、但仍不受欢迎的版本感到‘感激’。当前基本上会立刻被起诉并被法院叫停,之后的‘实施’过程也会被一拖再拖,直到特朗普被选下台。”一名用户写道。
《纽约时报》分析,草案中提出的一些变动,如大规模关闭外交使团和总部机构,以及对外交体系的重组,将需要通知美国国会,毫无疑问将面临议员的强烈挑战。如果政府官员试图推动实施草案中的大部分内容,很可能会遭遇法律诉讼。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介绍,美国务院当前约有1.3万名外交人员、1.1万名公务员,以及在全球270多个外交使团雇佣的4.5万名当地雇员。本周稍早有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将美国国务院下一年度的预算支出削减近一半,并关闭10个驻外使馆和17个驻外领事馆。
媒体当时援引美国国务院的内部备忘录报道说,计划关闭的驻外使馆主要位于非洲地区,计划关闭的领事馆主要位于欧洲地区。这些使领馆关闭后,其职能将由相邻地区的使领馆负责。美国还计划大幅削减在伊拉克、索马里等地的外交预算。
胡锡进:特朗普要对美国务院做236年以来最大调整,他在憋什么招?
多家美媒周日披露,特朗普要对美国国务院进行自178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整,这牵动美国全球外交战略的布局,也使特朗普上台以来对美国行政体系的颠覆性“改革”达到顶峰。美国是超级大国,利益触角遍及全球,国务院和国防部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两个拳头,特朗普此番动大手术,势必产生影响外溢,中国也可能受波及。纽约时报等透露的这份特朗普即将签署的行政命令草案涉及内容非常多,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几大方向:

▲美国国务院。(图源:外媒)
第一是非洲。特朗普政府计划取消国务院在非洲的大部分业务,提议关闭非洲各地“非必要”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并用一个规模小得多的“非洲事务特使办公室”取代负责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的非洲事务局。纽约时报此前还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关闭 10 个大使馆和 17 个领事馆。庞大的国务院将重组为四个区域局,分别负责印太地区、拉丁美洲、中东和欧亚大陆。这个方案显示了特朗普对非洲的战略轻视,甚至蔑视。
第二,草案取消或削弱了处理所谓“民主与人权”、难民、全球妇女问题、国际组织合作等全球议题的办公室,还将取消气候问题特使职位。

▲特朗普资料图(图源:外媒)
第三是加拿大方向。该草案称,“与加拿大的外交关系将由一个规模大幅缩减的团队负责,该团队将隶属于国务卿办公室下的北美事务办公室”,这包括大幅缩减美国驻渥太华大使馆的规模。这一调整暗含了对加拿大主权的羞辱:加拿大不配之前的外交规格。
第四,关于人工智能。草案表示,国务院必须“大大扩展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以协助起草文件,并进行“政策制定和审查”以及“运营规划”。
美国的这些调整,一大目的肯定是要腾出更多资源和精力对付中国,因此设计方向肯定包括增加对中国的压力。但是中国同样是大国,甚至越来越被世界视为“超级力量”,美国要压制中国,将不得不与中国开展“全方位竞争”,即在整个世界上对中国“贴身紧逼”。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多名匿名官员透露,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幕僚长乔·卡斯珀即将离职,另有多名高官被停职。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国防部高层出现了权力真空与领导力危机。一名国防部高级官员直言:“五角大楼已完全崩溃。”(图源:外媒)
美国上届政府曾经在国务院设立人员将近百人的“对华协调办公室”,还曾向世界各地派驻“对华观察员”,专门追踪北京在全球主要国家的动态,研究对策。但是特朗普似乎在做相反的事情,他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对华贸易战以及封锁中国高技术上,试图通过掐脖子的方式窒息中国。这样一来,在主要方向压力增加的同时,美国似乎要放松其他一些过去焦灼的领域,比如非洲,比如所谓“人权”。
非洲已经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之间的合作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农业技术、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例如,中国帮助非洲国家修建了肯尼亚的蒙内铁路,援建了非盟总部大楼,改善了非洲国家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环境,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些都是美国和西方过去几年非常眼红的。拜登政府模仿中国,推动一系列“重新接近非洲”的战略,例如举办“美非领导人峰会”,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试图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抗衡。现在特朗普要中断拜登政府的努力,美国这种战略的非延续性有利于中国,中非进一步开展合作将有望减少来自美国的最大干扰。

▲2023年,儿童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内等待登车。(图源:新华社)
所谓“人权”长期是美西方的最大“共同语言”,也是它们彼此协调的最大纽带。它们无论有什么别的分歧和冲突,一到攻击非西方国家的所谓“人权”问题,马上聚到一起,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经常与“人权”挂钩。在气候问题上,美国与欧洲有区别,但面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时,它们也经常协调立场。
现在特朗普要对这些领域做大调整,将直接开罪欧洲,在西方内部撕出更大的裂痕。
更重要的是,国务院的大调整相当于美国放弃维护整个西方利益责任的最新“宣言”。美国真的在外交战略层面要什么对美国有利就做什么,什么对美国价值不高就砍掉什么,削弱什么。美国在它与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划出一道“鸿沟”,它们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西方共同体”,而是美国利益绝对优先,其他西方国家只能帮美国的倾斜关系,利益共享被进一步排斥。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2日报道,由于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和入境政策,同时对欧洲国家施压关税和安全威胁,美国旅游业遭受严重冲击,前往美国的欧洲游客数量急剧下降。(《金融时报》制图)
中国要与全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开展互利合作,“西方”那堵无形的墙极大增加了我们与欧洲等国家合作的政治成本,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区也不断受“西方”概念的干扰。特朗普的调整将弱化过去让我们不得不投入很大精力与之对抗的破坏性阻力,让我们发展与美国之外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关系有了更强劲的理由。
然而必须把话说回来,而且要强调,美国做上述调整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把资源和精力更加集中起来对付中国,来自美国的总压力接下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是特朗普的折腾会晃动原有的对华施压机制,我们需以变应变,抓住机遇,开拓我们过去受阻或受干扰多对外方向的工作,用产生的效果对冲新增的压力,实现正面效果的盈余,扩大我们的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