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方迫不及待地将各个方面的“战报”送上。

在后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最高破2,连续拿下21个同档收视率冠军。
豆瓣评分7.4,讨论度依旧居高不下。

显然,王宝强转型到网剧,稳稳落地了。
那些坐等着看“好戏”的人,愿望再一次落空。
监制加主演的双重身份,从烂片起手,历经8年,终于在影视圈台前幕后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棋士》热播期间,新华社对王宝强进行了采访。
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傻笑的“傻根儿”了。
面对镜头,王宝强侃侃而谈,对剧本、对人物,再联系到人生哲理。
他的理解,足以说明背后下的功夫。

还记得当年周星驰问王宝强:
你又没有身材,还没有样子,凭什么那么大的信念,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

回看王宝强出道的23年,原来答案早就告诉大众了——
真诚为刀、热血为剑,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在王宝强的成名之路上,总能听到这三个字:
凭什么?
没有背景、没有颜值,凭啥偏偏是王宝强能出人头地?

答案很简单:不装。
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王宝强偏偏是与众不同的夜明珠。
他朴实无华的气质,在名利场上成为独特的存在,而王宝强自己,也从没有在名誉迷失。
人生中的第一部戏,是《盲井》。
18岁的他撅个小嘴,就出镜了。

说好听的是淳朴,实际上就是“土”。
他未经雕琢的表演风格,恰好与人设不谋而合,那种青涩和极度的土气,为整部影片蒙上了不同的色彩。

接着,是冯小刚的《天下无贼》。
时隔2年,王宝强身上的乡土气息依旧。
他地道的口音,配上生硬的表情,更是浑然天成。
与刘若英和刘德华的游刃有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物更加饱满。

这里他几乎不用演,其实也演不出来。
王宝强似乎本色出镜,就已经在人物之中,每个镜头都让喜剧掺入了悲剧的底色。

然后,是《士兵突击》和《我的兄弟叫顺溜》。
明明“傻”是个贬义词,王宝强演的那些角色又都有被人嘲笑的意味。
可王宝强,偏偏用“傻”这个字,闯进了观众心里。
许三多那股“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儿,完全就是王宝强本人。
他用尽全力,完全活在了人物之中,不在乎形象又冒着傻气,让观众哭笑不得。

而在又一次火遍全国后,王宝强再一次选择了有着相似设定的顺溜。
谁不想漂漂亮亮地出现在镜头中,而王宝强之所以没有选择“突破”,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

王宝强为了能演好戏,是真的豁出去了。
徒手下油锅。
在特效还没时兴的年代,王宝强为了能将人物刻画得真是有力,他甚至真的能徒手进油锅中捞东西。

直接趴在钉子板上。
配角在旁边惊讶且担心,都不像演的。

选角上没有丝毫包袱,而进入戏中,就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或者说,王宝强可能从来都没拿自己当明星。
包括如今回归剧圈,其实王宝强本可以有更多角色可以选择。
然而,他依旧选择的是“崔业”。
从底层人物,再到底层人物。

无论顶着多大的光环,依旧靠真诚打动观众,从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就是王宝强长红的秘诀。
笑对人生,才显赤诚的珍贵其实如今再看王宝强,才发觉他在娱乐圈中的可贵。
都说“人红是非多”,当初王宝强正直巅峰时期,在群演中,他是单枪匹马撑起一群人梦想的大英雄。
然而,在众多网友心中,他却只是时代短暂托举出的“戏子”。

当他在一个又一个“装疯卖傻”男主中游走时,总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尤其王宝强离婚事件突发。
那时候说他“忘本”娶娇妻的人,总会遭受反噬的人好像成了预言家。
然而,尽管枕边人变成了处心积虑的“间谍”,竟然都没有窃取到丝毫关于王宝强负面的情报。

能从黑料的全世界擦身而过,我敢说一线中很有可能唯王宝强能做到。
从侵犯名誉到查阅公司账目,前妻用尽浑身力气,没有伤到王宝强分毫。
而离婚后,身无分文的王宝强,做的第一件事,是借钱。
他不顾脸面,向好友陈思诚借钱,还是为了交税。
当初来看似乎不算什么,可如今看惯了明星因税务翻车,才明白王宝强的含金量。

再后来,王宝强想要转型。
《大闹天竺》在他离婚阶段上映,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再次雪上加霜。
这样一部大烂片,“喜提”金扫帚奖项似乎是预料之内。
然而,又一次让大众没想到的是,这哥竟然还真出现了。

明明不是什么好事,可全场都来看好戏的观众,却全都在为王宝强欢呼加油。
9年来第一次有一线的演员亲自领奖。
他竟然就这么大大方方地,笑着上了台。

“我也知道金扫帚奖不是什么光彩的奖项,但,我觉得它在鞭策我进步。”
“为什么说今年我必须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我觉得是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

他一边解释自己为什么能来,一边又向观众表达自己的决心。
“我相信经过未来的努力和学习,自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

当你无法直视自己的“错误”时,它或许会成为你的笑柄。
但,一旦你坦然接受“错误”并诚恳道歉,它只会是你成长的垫脚石。
6年后,《八角笼中》闪亮登场。
当初王宝强说过的一字一句都得到了印证,时间已经替他诉说了千言万语。

结语再回到《棋士》。
与口碑刷新天花板的大爆剧相比,它好像只是个平平无奇的网剧。
然而,当它与王宝强的名字相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让整部剧显得弥足珍贵。
当初在领金扫帚奖时,王宝强磕磕巴巴略显紧张,而如今就算是面对新华社的镜头,也能如鱼得水地表达。

看来王宝强真的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始终昂扬向上生长着。
而这,才能被称作“榜样的力量”,追星的意义无需多言。
从“傻根儿”到“崔业”。
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傻小子,从空有一腔热血幸运儿,到拥有话语权的boss逆袭之路。

这,要比任何大男主剧更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