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家 开始反抗川普 涨价也是一门学问(图)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首先吓到了美国老百姓。

密歇根大学最新发布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达到了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人民已经开始恐惧即将到来的通胀。

有外媒报道,不少美国消费者在关税的反复调整中“感到陷入瘫痪状态”,“完全跟不上节奏”。耶鲁大学预测称,美国的服装价格在短期内可能飙升60%以上,基础药品价格可能上涨12%,食品价格上涨2.6%。而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花销成本,将因新关税而上涨大约4700美元。美国多地已经出现了恐慌性的“囤货潮”。

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卖家早在今年2月那波10%关税加征潮中,就开始了涨价的准备。

4月18日,Temu和Shein均发布声明,将从2025年4月25日起进行价格调整。并督促顾客,“趁现在价格还没涨,赶快下单”。



没有退路的美区卖家

在2月初,特朗普首次宣布加征关税以及T86清关取消之后,涨价就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境卖家的共识。当时,各大物流商向卖家预收关税,多退少补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卖家们都不得已转移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有卖家说:“大家要么赶紧提高售价,要么提高运费,打价格战我们不会赢的。”可预期的涨价潮,也让美国网友跑到小红书来抱怨:“(关税)只会伤害普通美国人。”

美国是跨境圈最大的市场:Temu最早上线美区,TikTok在美国有最多用户,亚马逊以美国为主…….各平台的大量卖家都从美区起家,相比新兴市场,美区体量大、购买力高,这让美区卖家难以割舍。

2月初10%的关税尚且能够以涨价应对,但4月3日,特朗普宣布的54%关税,直接让各大卖家群一片哀嚎:天呐,美区还能做吗?

而Temu卖家阿明早已开始布局其他市场:“不能坐以待毙,等川普发善心吧”,但美区一直在他的生意中占比最大,4月3日当天,距离4月9日的关税政策生效还有6天时间,在调整方向的同时,他决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政策的反复让美区卖家捉摸不定,但也显示出卖家群体对美国、甚至对特朗普的盲目期待。分析认为:“市场过去所犯的错误就是普遍盲目乐观,因为大家都希望有交易机会。”

阿明是众多Temu全托管卖家的一员,在2月份T86宣布取消之后,不少全托卖家也因为T86的“光速复活”而对全托的未来继续盲目乐观。而在宣布本次关税加征的同时,特朗普终于给T86判了真正的“死刑”:5月2日起,T86清关正式取消。

其实,即使没有拜登或者特朗普取消T86,各大平台也早已将大量流量导向半托,而大批卖家也跟随平台,开始从“全托+航空直邮”,转向“半托+海运海外仓”。尽管如此,就像许多卖家难以放弃美区市场一样,全托的低成本让不少卖家很难做出转型的决定。但这一次除了T86的取消,还有关税的全面加征,这让全托卖家失去了所有退路。

“全托还有未来吗?”——一位卖家在Temu交流群里发出了疑问,马上就有同行回答:“没有了,单量哐哐掉,利润哐哐掉”。

阿明的目的非常明确——继续涨价:“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都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卖家们也在群商讨对策:

“可以低申报降低税率?”

“不行,(关税政策)刚开始,低申报容易被查。”

“头程运费肯定要飞涨了。”

“那就涨价、降佣,让他们自己人买单。”



涨价也是一门学问

不仅商家对美区难以割舍,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就算加了关税涨了价,还是得买中国商品。

一位从中国进口钢铁制品的美国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进口一台中国造的金属机箱,生产加上喷涂处理,不计运费的话是250美元,在特朗普加关税后,他开始向美国制造商询价,得到的却是“500台起订”,或者“不含喷涂处理与运费1200美元一台”等答复,甚至给了图纸美国厂商也生产不出来。

但作为商家,涨价也是门学问。“涨价还得看竞品是不是有默契一起涨。之前曾经和同行说好不内耗低价竞争,结果来了个搅局的。”一些亚马逊卖家也坦言,为了维持竞争力,他们计划尽可能延缓涨价。

在关税面前可以不涨价的,往往是有海外仓库存的商家,一名义乌商家告诉骑鲸出海,“现在我们在美国的海外仓还有大概一个月的库存。这批卖完之后,如果还是这么高的关税,那后续肯定是要涨价的。”

供应链也是成本与价格控制的关键。相比走航空直邮的卖家,海外仓本土发货的卖家具备更大的供应链优势,也因此具备了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在关税加征的情况下,涨价幅度也不会太大。卖家阿森认为:“(海外仓卖家)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可能原本一百元的成本变成了110、120,但是(涨价后的价格)对于美国的高收入群体不会有什么影响”,阿森认为:“美国的很多政策是有利于中上层的精英人士的。”

特朗普实际上也对关税加征带来的物价上涨非常清楚,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今年一月时坚称“关税不会引起通货膨胀”,2月终于承认“短期内价格可能会上涨”,3月,特朗普又改口称“会有一点扰动”。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中产阶级家庭造成的冲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计划“完全没有考虑周全”。

不少美国消费者已经开始疯狂地、尽可能多的囤积商品,他们担心一旦关税开始生效,美国零售品价格将迅速上涨。

大洋彼岸的中国商家也在积极响应。要么抢时间给海外仓补货,要么计划将大的订单拆分成小包分批发货。不少原本做B2B批发的商户,甚至在最近反其道而行之,试水美区跨境电商,争取赶在5月2号T86清关取消之前,抢夺最后一波政策红利,保住物美价廉的优势,“希望赶上最后一班免税车”。

但5月2日之后,甚至5月2日之前,关税与T86还会有什么变动仍然是个未知数,就连美国人都猜不透自己家的总统而疯狂囤货。阿森保持着自己的判断:“美区赚的就是渠道,拼价格是走不动的。”


对供应链的大调整

渠道与供应链的韧性,决定了在关税面前,能涨得起价的除了大卖就是大牌。

作为出海头部品牌,同时也是跨境大卖,安克创新自2022年起,就开始预判外部的政策变化风险,并开始制定预案。在关税落地生效之前,安克创新除了美国本土仓储库存之外,还从分布全球多地的物流仓储网络加速向美国“补货”,利用现有库存缓冲短期的成本压力。

据外媒报道,自4月3日以来,安克创新在亚马逊平台出售的商品中,有五分之一提高了售价,127件安克创新商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8%,其中有大部分在4月7日特朗普宣布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后涨价。像安克创新近期发布的Anker 25000毫安时充电宝,在亚马逊美国站上的售价已从原本的88美元涨至110美元。安克创新曾表示,由于自身具备的一定议价能力,使其得以实施涨价策略,“关税是短期过路费,产品才是长期通行证。”

美国市场同样是出海头部品牌泡泡玛特的重点。面对关税,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表示:“关税确实对我们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没那么大。我们内部做预算的时候,其实对关税有更坏的预期,所以其实我们提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潮玩行业同样具备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这让泡泡玛特并没有选择立即涨价,但司德表示未来还是可能考虑涨价来应对关税。

归根结底,无论是安克创新与泡泡玛特,品牌与产品力才是涨价的真正底气。但与此同时,除了海外仓储,泡泡玛特与安克创新也在布局全球化生产,以此提高供应链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泡泡玛特已经在东南亚布局生产,目前越南的生产比例已经达到了10%左右,泡泡玛特同时还在其他国家寻找优质的供应链,逐渐增加海外生产的比例。

据安克创新的管理层透露,在对美出口的安克产品中,近半数已实现海外生产,主要依托东南亚供应链体系,同时正加快推进全球柔性供应链战略。

但无论供应链如何转移,终究也回不到美国本土,相反,随着关税反制措施的实施,将有800万美国人的就业将受到冲击。

但特朗普似乎正急于证明“美国制造”正在“再次伟大”。就在卖家们正在为关税焦头烂额的时候,特朗普还抽空在亚马逊开了店铺,专门售卖其周边产品,如服饰、家具以及纪念品等等,并且明确宣称所有产品均在美国本土生产。

在特朗普的亚马逊店里,一顶经典的“MAGA小红帽”售价47美元。而在去年竞选期间,这顶帽子只卖40美元,而在亚马逊的第三方中国卖家店里,同款的帽子只卖15美元。原来,带头涨价的竟然就是特朗普本人。

看来,关税这笔“过路费”,还没能满足特朗普的胃口。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