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被喻为“生命时钟”,它位于染色体末端,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缩短,当其短至无法维持细胞正常分裂,衰老便随之而来。基于此,寻找能延缓端粒损耗的食物向来是抗衰研究热点。近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期刊《抗氧化剂》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一把烤花生,能让端粒长度出现统计学意义的增长,或可作为延缓衰老的新选择。

这项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设计的临床试验方法,旨在探究每日食用花生是否会影响健康年轻成年人唾液样本中的端粒长度。研究团队招募了63名18~33岁的健康成年人,58人完成试验。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每天食用25克带皮烤花生、32克花生酱或32 克由花生油制成的对照黄油。花生和花生酱摄入量根据官方营养组织指导建议选定,对照黄油不含酚类化合物和纤维。研究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量唾液染色体中的端粒长度,试验期间,参与者需避免食用其他坚果、葡萄、黑巧克力和葡萄酒。
结果显示,6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食用带皮烤花生的人群,唾液样本中端粒长度存在适度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而花生酱组则无显著变化;且食用带皮烤花生组中没有参与者出现端粒加速缩短,而花生酱组、对照组这一比例为22%和38%。这意味着,连续6个月每天食用带皮烤花生,或能有效减少端粒缩短、延缓衰老。
为什么看似普通的花生能拨动“生命时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可能得益于其所含的五大类营养成分。
抗氧化物质。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由基氧化,而花生中的白藜芦醇、花青素、多酚类物质及维生素E,都是对抗自由基氧化的“得力干将”。它们主要存在于带皮花生中,尤其是红皮或黑皮花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自由基氧化及保护细胞膜。
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占80%)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还可辅助抗自由基氧化。
植物蛋白。不同于动物蛋白,花生所含的植物蛋白既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又不会增加胆固醇负担,有助减轻血管与代谢系统压力,减缓衰老进程。
微量元素。锌、硒、镁等微量元素在调节身体机能方面有积极作用。如锌能促进人体发育和皮肤光滑;硒可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发挥抗癌效力;镁则有助维持代谢健康。
膳食纤维。慢性炎症是加速端粒缩短、推动机体衰老的“幕后推手”之一。整粒吃花生时,红衣和果仁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因肠道炎症引发的全身性慢性炎症反应,间接延缓衰老。
然而,如研究所示,当花生加工成花生酱时却不再有显著的抗衰益处。冯双庆解释,这是因为花生酱在制作过程中浓缩增加了热量,破碎和加热还会导致花生中甲硫氨酸减少,而甲硫氨酸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还具有抗自由基氧化的作用,其减少可能使得花生酱在延缓端粒缩短方面“力不从心”。相比之下,带皮烤花生在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了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虽然B族维生素因高温有所损失,但整体营养优势明显。
冯双庆表示,在日常食用中,选择正确的花生产品和食用方式至关重要。常见的油炸花生米热量过高,且在高温油炸时可能产生致癌的丙烯酰胺,建议尽量少吃;高盐、高糖调味的花生,如盐焗花生、糖衣花生,由于额外添加了盐分和糖分,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选择。多重对比之下,轻烘烤的带皮花生是首选,这种加工方式既保留大部分营养,又增添了香气。健康人每天食用一小把(20~30克)即可,肥胖人群要严格减量。此外,花生是常见过敏原,易过敏人群需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