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三大领域“反内卷”意外加码,反对恶性竞争,提升产业竞争力。
先是电商行业进一步“反内卷”。4月中旬,各大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打击恶意薅羊毛行为,让中小商家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汽车、光伏行业也在打击“内卷式竞争”,让相关企业获得了喘息之机。
第二个动向是,国家反复强调“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和“内外贸一体化”。
4月9日、4月15日、4月18日,高层三次点出要“做强国内大循环”,4月25日最高层在关键会议上要求“加快推进内外贸化”和“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为什么在关税战背景下,“反内卷”变得更为迫切?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有哪些关键抓手?

电商行业全面取消“仅退款”,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
在内卷加剧的时代,为了留住用户,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实施“仅退款”规则。表面看是消费者福利,实际上没有赢家。
很多商家苦不堪言,最后面临商品售价持续降低、经营成本节节攀升的双重压力时,不得不用虚假发货、以次充好等手段来糊弄消费者。
于是,网购体验越来越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电商行业投诉量位居榜首,共662380件,占投诉总量的45.50%,同比增长45.32%。
2024年7月20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此后,电商就开始倡导“反内卷”。
如今,动作进一步加快。
4月22日前后,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密集发布规则调整声明,“仅退款”政策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内容,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的“仅退款”申请将不再由平台强制介入,而是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电商平台的这一举动,是电商行业“反内卷”的标志性时刻。
“仅退款”取消后,商家可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同意退款,降低了恶意订单带来的经营风险,让7000万电商小老板们有一个喘息空间。商家压力减轻后,才会有精力为消费者提供好产品和好服务。
取消“仅退款”不是终点,而是良性竞争的新起点,有助于行业回归品质竞争,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智谷趋势观察到,近期并不只是电商,汽车、光伏等领域也在加快推进“反内卷”,动作频频。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提出,中央汽车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拒绝“内卷”,通过提升品质、优化体验、强化服务来赢得市场。
过去,中央汽车企业(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和一汽集团)各自为政,“重复造轮子”,陷入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泥潭。据悉,三大汽车央企年产能超800万辆,但自主品牌市占率不足15%,新能源投资转化率不足比亚迪的1/3。
如今,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的合并已进入实质阶段。双方计划共享生产线(如长安重庆基地与东风武汉基地协同),预计降低单车成本10%-15%。
与此同时,光伏、储能行业也在加快“反内卷”的步伐。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4月中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一场共2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高管参加的“防止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会上审议了逆变器和储能行业健康发展倡议。
电商、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等热门行业,为什么突然加大“反内卷”力度?
这其实跟愈演愈烈的关税战,也有关系。
随着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中国企业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根据环境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
以前,很多工厂主尽管也经常听到“产能过剩”的声音,但总觉得全球市场无限广阔,只要价格降得足够低,总能卖出去。这其实也是一种路径依赖。
当所有人都抱着这种心态搞生产和贸易,结果就会是“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越演越烈。
如今,环境变了。不确定性在增加,曾经所向披靡的“无限生产”模式也迎来调整的契机。顺势而为,各大行业把“控产量、反内卷”提上日程,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度由1983年的53.4%下降至2010年的34.6%,到2023年仅回升至39.1%。
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39.1%)不仅显著低于美国(67.9%)、英国(61.1%)、日本(55.6%)等发达经济体,也显著低于巴西(63.3%)与印度(60.3%)等新兴市场经济体。

于是,“拉动内需增长”就成了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主题。这几年,各级政府搞了一轮又一轮的“以旧换新补贴”。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元。
刺激效果已然显现,但依然不及市场预期。今年3月,北京、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分别下降9.9%和14.1%。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内需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高层反复强调要“做强国内大循环”,中央部委和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出口转内销”“强化兜底服务”“加强新基建”“加快国产替代”“整治远洋捕捞”,都有一以贯之的主线。
其中,“出口转内销”搞得最是火热。
京东、腾讯、拼多多、淘宝天猫、滴滴、苏宁易购等平台均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援出口受阻的外贸企业。

“强化兜底服务”也值得关注。中国的财富结构是“金字塔”形,低收入人群的人口占比很高。这些人其实很想花钱改善生活,却因缺乏安全保障而不敢消费。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意味着国家将为低收入者提供制度性兜底。

“反内卷”和“扩内需”,是当下应对美国“关税霸凌"的两大利器。
国际形势越动荡、外部环境越复杂,我们越需要聚焦内部改革,办好自己的事,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发力。
“反内卷”的核心要义,就是热门行业的自我纠偏,减少无效内耗、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供给质量。
“扩内需”的核心要义,则是提升消费者的信心、改善消费环境、做大国内消费市场。
左手抓“反内卷”,右手抓“扩内需”,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