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发生激烈对峙:外军机冲向直10,下一刻变老实了(图)

9月6日上午,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派遣“布里斯班”号驱逐舰(DDG-41)跟随加拿大皇家海军“魁北克”号导弹护卫舰(FFH-332),在过航台岛海峡过程中故意起降军机实施滋扰、挑衅动作,一方面先后起降舰载反潜直升机在海峡内敏感空域内实施危险动作,给海峡内飞航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对负责监控两舰的直-10直升机实施危险接近。



加军CH-148舰载直升机

根据现场情况,我方随即组织海空兵力对其危险动作进行了有效应对处置,并对其过航行动全程跟踪监视,同时对两舰附近海空域实施警戒封控。

据岛内媒体报道称,澳41舰和加332舰自南向北窜航海峡时,行驶至海峡通道中部海域,随即起降舰载反潜直升机在海峡内进行挑衅飞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如此繁忙的海峡航道内,加、澳军方一没有向我方提出飞行申请,二在其蓄意起降舰载直升机过程中,竟然故意关闭ADS-B应答信号,同时还派遣舰载直升机向海峡西侧福建沿海快速贴近、意图扩大事态,试探我方反应。



加、澳军舰


针对加、澳军舰极为危险的挑衅姿态,自海峡西侧福建方向出动一架直-10武装直升机(LH993167)从5000米空域快速抵近事发现场,对加、澳舰载直升机实施抵近监视,并喊话驱离。

根据flightradar24航班信息系统显示,9月6日上午9时30分许,双方在澎湖列岛以北大约60公里的海域,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近距离空中对峙。



两架直-10直升机冲入外军军舰附近海空域


值得注意的是,直-10直升机是在澳舰艇编队行驶航向正前方切入相关空域的,也就是正对着两艘舰艇的船首方向,对两舰实施盘旋绕飞、抵近监视,在此期间与外军舰载直升机直线距离不足500米,然而,外军舰载直升机却意图依靠自身直升机航程和升限优势,向直-10直升机高速贴近。

不过,就在情势极为紧张之际,另一架直-10武装直升机(LH993187)从外军舰载直升机外侧赶赴现场,顿时现场局势骤变,两架直-10武装直升机对外军舰载直升机采取内切姿态并逐渐形成包夹态势,外军直升机随后自觉无力对抗,随即脱离近距离接触。



而两架直-10随后继续对加澳两舰实施抵近监视、跟踪警戒,直至两舰驶离海峡进入东海国际水域。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加、澳军方在台海内实施“组队”式滋扰挑衅,其本质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将“追美遏华”的实际动作,当做对美方进行讨价还价、战略对冲的“交换条件”,并且最大化从中获得经济、战略和安全回报。

加、澳军舰在此之前曾以所谓“航行自由”规则,分别在台岛海峡内实施窜航行动,但因害怕承担发生威胁接触的风险,始终不敢实施危险挑衅动作。然而,此次外军在海峡内起降舰载直升机,并效仿美军起降MH-60R“海鹰”舰载反潜直升机高速贴近的危险动作,显然受到了外力驱使。



两舰打开AIS信号进入海峡


加、澳军舰的动作反映其以下三个明显意图:

1、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意图通过“低风险”的窜航行动来主动“讨好”美方,通过自身军事力量有限度配合美方大国竞争的战略部署,继而屈从于美方以此为代价换取美方战略承诺和安全保护。

2、在安全防务问题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强烈站队支持美方在亚太地区维持强大军事存在,并借此机会“搭便车”确保自身安全,同时,以配合美方行动为理由趁机扩充军备,“追美遏华”成为其满足自身军事力量发展的借口。

3、通过在“低风险”军事行动和海上接触动作,保持与美方的政策协调,不惜成为美国的 “附庸工具”,同时意图“出工不出力”,积极规避被美方牵连进大国战略竞争的巨大风险当中,简单讲“占便宜可以”,但是要求加、澳等国参与直接冲突,进而成为美方在印太地区实施战略前压的“炮灰”则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