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创始人强硬回应罗永浩:一定起诉,并公开账本(图)

西贝与罗永浩的争议,更多细节被曝光。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最新的采访中,再次详细复盘了罗永浩的就餐过程,并抛出了两个关键细节:罗永浩一行人当场反馈“挺好”,且结账时累积了会员积分。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发布“真恶心”微博的“1个小时之前”。贾国龙还原的场景,描绘了一次看似愉快且正常的消费体验。罗永浩一行四男一女点单丰盛,含双份菜在内共15道菜,且几乎全部吃完,仅剩下最后因上菜较晚而未吃完的羊排和烤鱼。在用餐结束,服务员询问“吃的怎么样?”时,得到的现场回复是“挺好”。

在结账环节,据贾国龙透露,服务员当时询问是否需要累积会员积分,付款的随行人员表示“要”。这一举动,通常被视为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认可度、并愿意进行复购或深度绑定的信号。贾国龙推断,付款和操作积分的应该不是罗永浩本人,而是其助理或朋友。

这次正常消费,在一小时后急转直下。贾国龙对此感到极大的困惑与愤怒:“1个小时之后,就(发微博说)‘西贝全是预制菜,真恶心’。”他特别提到,罗永浩的用词并非“难吃”,而是带有强烈情感和侮辱性的“恶心”。

正面回击“预制菜”风波后,贾国龙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罗永浩的另一项核心指控——“价格贵”。他在采访中表示,外界普遍认为“西贝贵”是近两年中国餐饮业的“最大冤案”。

“我也是个消费者,咱们凭良心说话,(西贝)真不贵。”贾国龙在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15道菜品总消费为830元后,发出了上述感慨。

他紧接着向所有质疑者发出了一个邀请:“我可以把西贝的近五年的账,你们随便到我们财务查。因为我们是合规企业,我们账是不怕查的。”

与此同时,为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值不值”,西贝宣布将从明天起,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贾国龙澄清,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西贝为此提供了两大承诺:第一,“不好吃,不要钱”,顾客可以随时退单;第二,欢迎顾客随时进入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9月10日晚,对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而言,是个不眠之夜。当天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扔出“预制菜、价高、恶心”三颗重磅炸弹,将这家头部餐饮企业连同贾国龙本人一起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4小时急速发酵后,9月11日晚,贾国龙出面回应。“看到那条微博时,我第一反应就是生气。”贾国龙回忆道。“全是预制菜,真恶心”——就这几个字,让他“赶紧买机票就往回跑”。

在接受包括新黄河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中,贾国龙对罗永浩用餐进行了情景还原,并进行了一定要起诉罗永浩的强硬表态。

“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面对罗永浩“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实在是太恶心了”的核心指控,贾国龙介绍,罗永浩一行五人(四男一女),点了15道菜,花了830元。将近一个小时的用餐时间里,他们几乎把所有菜都吃完了,只剩下最后上的羊排和烤鱼没吃完。服务员问菜品口味怎么样,现场得到的回复是“挺好”。结账时,同行人员还要求累积会员积分——这一切看起来都是一次正常且满意的用餐体验。

但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一小时后,罗永浩发布了那条措辞严厉的微博。

从现场的“挺好”到线上的“真恶心”,这种巨大反差和极短的时间间隔,贾国龙暗示,罗永浩的这番操作“是有目的的”。

在事实层面,贾国龙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强调按照国家标准,“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基于这一点,他将罗永浩的行为定性为超出正常消费范畴的商业攻击,并宣布了西贝的反击策略。

“老罗是天生会骂人的,我肯定骂不过他。”贾国龙很实在地承认了自己在口水战上的劣势。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放弃“对骂”,拿起“法律武器”。他在采访中反复强调,“一定一定会起诉他”,因为罗永浩的行为已经给西贝造成了巨大伤害。

“西贝贵”?承诺公开账本

回应完“预制菜”的指控后,贾国龙把矛头对准了罗永浩的第二个槽点——“那么贵”。他把“西贝贵”这个标签称为近两年中国餐饮业的“最大冤案”。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为自己辩护的同时,他紧接着公开承认公司在过去几年的定价策略上确实有问题。

“我反思过,前三四年我们定价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够策略、不够(有)技巧。”贾国龙说,“把一些蔬菜和馒头的价格确实定高了。”他认为,正是这些留在互联网上的“痕迹”,让品牌至今还在为过去的错误背锅。

不过贾国龙表示,公司早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了。他拿出了一组核心经营数据来证明西贝已经主动开始“菜单革命”降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高成本的牛羊肉比例,增加鸡鸭鱼和蔬菜占比——客单价已经从2023年的120元一路降到了现在的80元。

为了解释菜品定价的逻辑,他还提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菜系成本论”,直言“北方菜吃亏”,因为西贝的风格“全是肉”,不像南方菜“汤汤水水、辅料多”。

为了洗刷这起“冤案”,贾国龙承诺开放西贝过去五年的财务账本,公开供应商名录、原料成本价和菜品制作工艺,邀请公众和媒体亲自来审查、验证他所说的“高成本、薄利润”。

西贝不承诺未来“绝不用预制菜”

完成了对罗永浩个人的反击后,贾国龙以行业观察者的身份,谈了他对“预制菜”这个新事物的看法,态度较为复杂。

贾国龙澄清了西贝自身的技术路线:做的是有“预加工”工艺的“门店现做菜”,比如中央厨房统一洗、切、初步处理,而不是简单复热的成品“预制菜”。他举例说,鱼香肉丝只要“下料炝锅”等核心烹饪步骤在门店完成,就不算预制菜,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同时,贾国龙高调为“预制菜”行业正名。尽管自己的品牌因此被攻击,他还是认为预制菜是“代表未来的大趋势”,不应该被妖魔化。他提到日本预制菜普及率超过60%,还透露西贝内部曾经想给这类菜品起个更积极的名字——“功夫菜”,意思是“下了功夫的菜”。

在表现出对行业未来信心的同时,贾国龙也保持了一个企业家的坦诚。当被问及是否能承诺西贝“未来也绝不用”预制菜时,他很直接地说:“你现在让我承诺未来,那就有点说假话了。”这个表态,为西贝的长期战略预留了灵活空间。

罗永浩反击: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

面对西贝的全面回应,罗永浩显然没有打算偃旗息鼓。截至发稿前,他在微博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反击。



贾国龙试图用数据和逻辑重构那顿饭的叙事,罗永浩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用味觉记忆反击。他详细描述了用餐体验: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变成了“味道醇厚的葱腥烤鱼”,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就连最喜欢的牛肉土豆条都“感觉是隔夜的炖菜”。

更关键的是,罗永浩用菜品温度这样的技术细节进行反驳。“除了豆腐汤和面鱼汤,菜没有一个是滚烫的”,他认为,在餐厅几乎没人的情况下,理论上不存在厨房做好了但没能及时上菜的问题。这个细节,似乎暗示菜品确实经过了重新加热。

面对西贝“现场制作”的说辞,罗永浩的反击颇具讽刺意味:“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他甚至调侃道:“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11 日晚,罗永浩将这场争论升级为一次公开的“悬赏举报”。他在微博上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承诺“如果有录像之类的,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奖励十万元”,并表示会为举报者保密。随后,还有网友跟进“实名追加2万”。

面对贾国龙的财务公开和起诉表态,罗永浩选择直接向西贝的内部员工征集“内幕”,试图用这种方式获取第一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