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锡进与方方👍,一坨屎与一朵花。说胡锡进是一坨屎是因为大家都称他的报纸为《环球屎报》,至少海外如此。至于方方是一朵花,倒不是她长得像花一样的美艳动人,虽然相信她也曾年轻过,也臭美过,不过即便是秦怡王丹凤巩俐章子怡也有花开花落的时候,也有银丝雪染的垂老之年。家中太座常说,她最讨厌以青春美貌为资本的女人,这种女人一生的落差一定很大,因为她们是眼见着自己的资本在人到中年时以比别人更快的速度跌向深渊。就像买了股票在黑色星期五和2008年时的感觉,自杀的女性据说都曾美如西施。
方方在遥远的古代就是我的女神,说起这个故事还要追溯到四十年前的邓朝元年,那一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寿终正寝,太后和一帮宦臣终于被邓公的崇拜者拿下。此后天朝恢复科举,我们成了第一批幸运儿,金榜题名,来到了大学珞珈山。我们虽然是习武的,不过对文科特别是文学仍然情有独钟。珞珈山大学的中文系那时宿舍分在老斋舍,就是樱花大道的旁边,再往上走就是图书馆。晚自习的时候特别喜欢去那里,里面的桌椅古色古香,大殿上方还有许多艺术图案,加上图书馆长罗老师爱才,对我们七七级倍加呵护,后来就成了好朋友。不过后来去山顶图书馆又多了一个理由,就是路过老斋舍时经常可以看到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的小说连载,用大字报的形式放在路边。方方的名字就是在那时存入我的记忆硬盘的。记得她的第一篇小说好像叫《她的路》,说的是一个出身黑五类的美女嫁给贫农生产队长的故事,当然是负能量悲剧小说。从那以后才懂得了莎士比亚为什么会流芳后世,就是要精心雕琢一个最美丽的花瓶,然后摔碎,让你感慨万分。
。
方方后来的小说,我只要遇到,总会读下去,这大概是从大学时留下的印象,而她的每一篇小说基本上都不会让我失望。方方并不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她是后伤痕时代的写实派。00后的年代,那时中国政府虽然和美国也有磕磕碰碰,但两国总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中国领事馆也很拉拢我们这些海外的华裔教授。有一次一位三秘来到我们学校,告诉我纽约领馆可以给我们免费订阅两份国内的杂志,让我选,我就选了《小说月报》和《小朋友》,前者是因为喜欢文学,后者是希望让孩子们会对中文发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