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不代表控制技术。这类收购案例大多数都不包括技术。就像三一当年中方根本没机会进入研发会在技术区域。沃尔沃又是一个对比,拥有大面积的技术合作与共享甚至共同研发,但是最终两个最主要的技术不包括在内,其中一个就是发动机。另外就是看协议里如何规定签署的。似乎在安世的合同里面规定很清楚,如果看它的后续发展比如国内生产基地的协同,或许就是事件的导火索。如果按照安世中国的话,目前继续生产,那么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从加工德国厂半成品演变成自行生产成品?作为上市企业似乎也应该有个明确交代。另外产品继续出口还是只供国内车企?那么在后续可能出现的欧美反制中,这些使用安世中国产品的汽车是否会被禁止出口销售?甚至车企被制裁。目前大众声称已经找到代替品,不知道真假。似乎nexperia的市场占有率也就10%左边,如果我没记错。最后就是安世荷兰的结局了,如果找到原材料补给,再次生成产业链,原则来讲恢复产能也不是大问题,毕竟研发遍布全球直至香港(没有中国大陆),生产基地在德国汉堡。看看后期然后发展吧!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