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我的藤校学霸朋友,中年陨落成“废材”(组图)

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博主分享了朋友A的经历。

这位朋友从藤校毕业,一路逆袭,却在职场遭遇滑铁卢,经历裁员、转行、边缘化,最终选择一份普通工作,放下拼搏和野心。

这个转变让人不禁反思:精英教育和藤校光环,究竟是人生的跳板,还是另一种枷锁?



光鲜的起点,寒门逆袭精英

根据帖子所述,朋友A出生于普通中产家庭,没有显赫富贵的家世,也没有强大的关系网,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挤进顶尖圈层。

高中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全美顶尖寄宿高中的全额奖学金,那一刻他就站在了人生的快车道,领先于无数同龄人。

然后他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和哈佛、耶鲁齐名的一所藤校,选择了最难学的理工科专业。

大学期间,他的GPA几乎满分,毕业后毫无悬念地进入了纽约Park Avenue的顶尖基金。



图源:小红书@小葵妈妈爱学习


每天和聪明到变态的人一起卷PPT、卷模型、卷deal,同事们都是天才般的人物,那几年他简直是人生赢家。

在留学圈里,他的开挂人生为人津津乐道,他不仅是学霸,还是这个时代“寒门逆袭”的典范。

但是命运并不总是垂青,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6年后,对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那一年,他由于业绩不佳,再加上团队内部政治斗争失利,最终整个团队都被裁员了。

从人人羡慕的金融精英,一下子跌落至失业游民,半年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不得不转行。



图源:pexels

好不容易拿到管理岗,结果又因一次滑雪弄伤了脊柱无法久坐。

虽然公司很人性化地允许他在家远程办公,但当他重回岗位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就已经被边缘化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换了几次工作,还回国发展过一段时间,但都不算顺利。从职级到收入,都和当初大家对他的期待有点脱节。

有一次博主和他在曼哈顿见面,他说,“我现在没什么想做的事,就找个普通点的工作不用再拼、不用再卷就行。”



图源:pexels


他的变化令博主感到吃惊,曾经的他是卷王之王,永远都在向前冲,什么都不服输。

现在的他就像变了一个人,这不禁让她反思,如果朋友没有接受精英教育,会不会过得更好?

A的故事在留学圈并不少见,一直优秀顺遂的年轻人,怎么受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光环之下,这种心理落差很容易就会放大失败感。

藤校的光环是入场券,也是枷锁。它一边打开了通往更高平台的大门,另一边又让他们陷入更疯狂的内卷,背负更沉重的期望。



高估了藤校,低估了自己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藤校任教24年后辞去了终身教职,因为他深刻地意识到精英教育的弊端。

精英大学被神化为阶层上升的捷径,但是当资源集中、竞争激烈、光环夺目下,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发现,精英教育下,学生被教会用智力和学业成就衡量自己与他人,分数和排名成为衡量自我的唯一标准。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分数不仅放大了他们的身份和价值,但是出到社会后才发现多元的评价体系下,象牙塔的那一套根本不奏效。

但是卷成绩、卷排名带来的肌肉记忆让他们不服输,卷到极致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这样的心理压力,其实就是名校光环带来的虚假价值感。

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绩点、标化成绩、排名、名声,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多大实际价值。



图源:小红书


相当多学生进入名校后,就会自动脑补一种可以凭借优质人脉迈入上层社会。但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指出,这其实是精英大学提供的一种平庸的诱惑。

让名校生享受“有资格的平庸”,他们的成功并非真正来自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依赖所处的环境和背景。

一旦剥离开这层身份和背景,他们发现自己很难重新起步,特别是遭遇挫折后,更容易感到迷茫和无力。



图源:小红书


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是,精英教育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诱惑,精英学生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放弃了许多可能性,也不敢冒险探索未知领域。

他们只敢在自己接受的领域范围内尝试,一旦掉出这个安全区,就会陷入不安和崩溃,甚至完全失去奋斗和前进的动力。

人们对名校光环充满期待,但名校光环的另一面可能是价值观扭曲和心理压力。但也正是因为高估了藤校的价值,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藤校只是提供了机会、平台和资源,怎么抓住机会,如何表现自己,关键还是在个人。

只不过大家只盯着藤校的光环,把藤校赋予的当做了自己的同时,又忽略了那个已经足够优秀的自己。



藤校教不了的一课,只能在社会学


外滩教育曾采访过一位双藤校女孩,15年前,她是达特茅斯学院唯一录取的中国大陆女生,4年前,她又从哈佛商学院MBA毕业。

人生赢家的她最后放弃精英身份,来到葡萄牙,过着另一种意义的平凡生活。

在采访中她提到,做优秀的人,代价很高。

在过去她的身边都是精英孩子,在这些人身上,她经常看到对成就感“成瘾性人格”,他们拿到一个藤校学位,就想要去征服下一个目标。



图源:小红书@都是刘亦婷曾子墨耽误了我


进入投行后,马上盯上买方平台;晋升的喜悦维持不过两天,焦虑很快就会出现:下一个挑战是什么?

这还是运气好的情况,运气差点的直接就滑向更深的深渊。她认为天资聪颖+家庭优越+环境竞争激烈,这看似完美的组合,反而成为一套致命公式。

因为进入藤校的学生多少都带有焦虑、完美主义的特征,这也是他们能够突破重重竞争者脱颖而出的关键。

但是进入藤校后,身边所有的人都优秀,也都焦虑,相互映照之下,心理状态也被进一步放大。



图源:pexels

这种心理危机并不只是在学校出现,甚至会伴随一生。在她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人喜欢电影和哲学,赚钱对她来说并不难,但早早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陷入了抑郁;

有人事业受挫又饱受慢性疾病折磨,长期抑郁;还有人因公司企业文化和个人理念不太相符,两度辞职后抑郁了...

她认为,藤校生的人生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但不一定比普通人幸福。



图源:小红书


越是自我要求高的人,掉落的失衡感也会更强,但如何面对这样的落差,藤校并没有教。

可能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让名校生体会挫折的滋味。

普林斯顿大学对5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46%的学生没有就业,还有11.7%的学生没有决定最终去向。

2024年斯坦福商学院毕业三个月内就业率,也已从2021年的91%暴跌至80%。



图源:经济学人

不只是学生,就连教授讲师都逃不掉命运的大转弯。

斯坦福大学宣布为应对明年预算削减1.4亿美元,将裁减363名员工,涉及科研、行政、学生服务等多个岗位。

杜克大学的“自愿离职激励”计划已有近600名员工接受,波士顿大学目前裁员120个支持岗位员工,南加大面对2亿预算缺口,也发出信号性裁员。

他们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名校出身,履历优秀,但命运的大锤不会因此而手下留情。



图源:小红书


如果不能正视命运的挫折,那么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应有的身份,自己愧对名校学历,变得无法接受现实,陷入更深的心理落差。

但人生真正的挑战,不是如何保持精英身份,而是如何在光环褪去后,依然找到前行的动力与价值。

无论是注定平凡,还是从脱下精英的长衫下凡,没有人可以定义一个人的人生是“废材”。
评论人:莫高松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真正的精英,首先是内心的强大。没有毛泽东在五次反围剿和遵义会议之前那段跌落谷底并极限反杀的强大信念,自吹什么精英?精致追逐华尔街臭肉的苍蝇罢了。
2025年09月05日1:43
评论人:樱桃儿熟了 [★★品銜R1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大家包括这名作者没有搞明白的是:美国藤校是一个虚幻的光环,因为美国倒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狗屎运,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它的文化本质是中世纪的宗教 + 反智。终究是兜不住的。它的博士以下的教育,基本全部是垃圾,包括私立学校。我家孩子全部在我们州第一的私立学校(在全美也名列前茅)。但是,还不如他们的敬爱的父亲,当年在中国喝冷水,啃冻红薯时候学的多,学得扎实,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是根本无法和我们这种人竞争的。 从斯坦福到哈佛,从MIT到普林斯顿,从达特茅斯到伯克利,天赐啊进去80%变成废品,(智商)普通人进去全变废品。除了学PPT和肤浅的嘴皮子外(特别是文科、商科、法律等),他/她就是一个黔之驴,没有一技之长。以前可以忽悠忽悠国内的土老帽和崇洋媚外的,但终究会露馅儿。
==============
本文中的主人翁,毕竟没有真才实学,被美国藤校给废了。而且也没有远大胸怀和抱负,没有中国传统儒家那种格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所以,早早就把自己卖给魔鬼了,活了一辈子,毫无意义。呜呼!
----------
一个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命运,一个时代的脉搏,毕竟只落在那些仰望星空的人身上。我得早点儿睡了,昨天晚上看星星脖子酸了。
2025年09月04日23:57
评论人:jpeagle [♂★坚若磐石★♂]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个例代表全部?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学校越好收入越好。
这是统计结果。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9月04日23:46
评论人:新的信箱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文科生连耗材韭菜都当不了,直接变肥料
2025年09月04日23:37
评论人:ppplu [★皮皮皮鲁★]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无论话怎么说,同时拿到名校和一般大学的录取,绝大多数人还不是屁颠屁颠儿地去前者?
2025年09月05日9:31
评论人:horseknight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严肃媒体本来就不是任何人能写的。我举得要是你不能做到只是简单评论,不带个人观点,同时明白正确的合理的人生观,就不要做严肃媒体了。去报点花边就完了。当然如果这个本来就是花边,那大家散了吧,没必要讨论。
话说回来这个文章真的很没有素养。什么是废柴?人一没啃老,二没有吃福利,怎么就废柴了?这跟你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跟清洁工一样没出息不是一样愚蠢的话吗?
更何况,什么叫挣得少就对不起藤校教育了?他没交学费吗?还是说上藤校要签合同说明以后一定要年薪多少才行?真的很可笑。上藤校是自己的选择。永远记住,对于你,你自己才是最大的。你身上所谓的光环只是你自己选择带上的,你选择了他们,不是他们代表了你。找你这么说,我买个苹果电脑,玩儿两天觉得不方便,但我还得被它限制了偏的费劲学一下苹果操作系统?我就不能直接换个PC? 所谓精英要被自己的身外物给限制了不得不为它们生活更可笑吧。
最后,无论你有多少光环,都不要忘了光环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希望能够具象化你的实际能力的名号。就像说特级厨师,就是说你做饭能力超强。但同样的,这个名号现在变成了一种生意,导致你就算有这个能力,也要付出金钱,付出更多的无用的努力才能得到。所以有很多人会选择不去追求这个名号,难道这个人的真实硬性素质就一定差吗?
当然你又要说,藤校会给你很多普通学校没有的东西,比如人脉,比如更好的师资等等。但这种人脉不是你的能力。而却它可以选择你,也能离开你。更好的师资虽然的确会让你暂时领先,但教育成功与否是取决于授予方加上接收方的。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你愿意学习,那只要在一个不错的大学就能学到足够的知识。只不过这个社会对于学历的依赖太严重罢了。招聘的人没有识人能力只能给那些有名片的人更多机会,导致没有进入藤校的人根本在机会上就是不对等的。
我不是要传播什么藤校无用论。我只是想说有没有用是你自己选择,不要被它被社会选择。你可以自由恋爱了,不是别人说对方好你就结婚对吧。如果你按别人选的结,那如果选择的人负责人的话,大概率你的生活应该还是不至于颠沛流离的。但你是否幸福,那就难说了。
2025年09月05日9:25
评论人:bronzepea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6楼:普通人家的小孩根本没从父母那里学到这个。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自己为什么从公司政治斗争中落败?学了教训没?没强大心智头落败了还怪谁?老了,才明白老毛说的,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乐无穷。这是没办法你不斗人,人斗你,没办法,只好享受过程了。
2025年09月05日2:23
评论人:人生没有智慧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事实是人在经历过一次打击后就很难再找到以前那么奋斗的勇气和毅力了,感觉突然放下了所有,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了。这也是为啥中年开始信命。年轻的时候你和他们说命理他们和你说你这10多年的自然科学白学了哈哈哈。
2025年09月05日0:58
评论人:灯塔路 [♂★★等着注销★★♂]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理科生
终究是“资本耗材韭菜”
2025年09月04日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