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空军又干了个狠活
从空袭本身来讲,这与几个月前以色列空袭伊朗一样,属于叙利亚易手之后的直接结果:以往以色列战斗机南下,避不开沙特、约旦和叙利亚这三个国家,其中沙特绝对不会允许以色列空军通过,约旦顶多能打点擦边球,而叙利亚原本驻扎有俄罗斯S-400,实际上限制了以色列空袭范围。但当阿萨德政府倒台,原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驻军的防空系统被清理,以色列空军经叙利亚、伊拉克南下就变得畅通无阻,这才出现先对伊朗动手,然后又冒天下之大不韪空袭卡塔尔的局面。

▲S-400如果还在叙利亚,F-35I是不能这么嚣张的
超过2000千米的实际航程,不是F-35I可以独自负担的,为了缩短战斗机飞行距离,也为了避免被卡塔尔防空系统发现,F-35I这次使用了射程数百千米的空射战术导弹。在多枚导弹的集中轰击下,哈马斯代表团驻地毫无悬念地被炸成废墟,造成包括五名巴勒斯坦人在内的六人死亡,但并不包括代表团里的核心人员。因此,从空袭本身来讲,以色列并未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从哈马斯多年活动经验来看,就算核心人员不断倒下,也从未放弃斗争,以色列指望“斩首”一劳永逸,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从未放弃“斩首”战术,哈马斯也从未放弃抵抗
事后,卡塔尔政府从各个渠道表示了不满,并且罕见地公开指责以色列和美国。特朗普也非常少见地进行大篇幅解释,其中就包括“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卡塔尔仍然是美国的可靠盟友”,看起来焦头烂额,但美国实际上就是这场空袭最大的获利者。仅仅在空袭发生后数个小时,特朗普就表示正在与卡塔尔签订新的防务合作协议——说白了,就是以赤裸裸的军事手段威胁,要求卡塔尔和其他海湾国家拿出更多的利益,以解决美国现在面临的财政危机。

▲“新防务合作”是什么含义大家都清楚
我们之前提到过,美国一直拒绝向中东国家提供F-35A,就是有心打造以色列F-35A“一直独秀”的高压态势,迫使海湾国家为了国防安全,不断向美国输血。比如说今年五月特朗普访问中东时,就出现了沙特采购1000亿美元军火、卡塔尔订购2435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210架波音客机),并由两者在未来四年内共同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的局面。但对于实际上没能从贸易战中,拿到预期收益的美国政府而言,这种程度的常规输血,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美国实际上将F-35作为政治武器来使用
作为回应美国管制F-35A出口的回应,沙特并未按照美国规划,采购价格昂贵且性能有限的F-15EX,卡塔尔甚至斥资上百亿美元,向法国采购了两批“阵风”。美国不能接受中东继续向欧洲靠拢,让大笔国防资金被欧洲军火公司赚走,并危及美国武器在中东地位的局面,最终出现了以色列F-35I突袭卡塔尔的一幕。看似打在哈马斯代表团驻地上的空地导弹,实际上意味着以色列可以对中东所有国家,发起隐身突袭,并且后者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下,几个海湾国家恐怕是撑不住的。

▲“阵风”出口卡塔尔的单子有点悬了
总的来说,以色列F-35I空袭卡塔尔这事,本身是偶然,因为美国一开始未必想玩这么大,但使用F-35威慑海湾国家向美国输血,是现阶段最简单的收割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必然,无非是看最终怎么落地而已。当然,美国政府这种给予盟友安全承诺,却又自己亲手撕毁,以谋求更多利益的做法,从长远来看是饮鸩止渴——问题在于,特朗普显然已经管不了那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