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一点!每一次“吃撑”,你的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4-11-29 21:17:35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你有没有过吃撑的经历?解开腰带还是撑得直不起腰,想吐却吐不出来,翻来覆去睡不着……
偶尔大吃一顿,也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解答。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王成 □护士长 戚小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肝病亚专科主任医师 李陈婕 □主任医师 王学红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可伸缩的食物“容器”,完全空腹时,成年人的胃容量(以可承载的固体食物和汤水计算)为50~100毫升,约是两颗草莓大小;正常吃饱(八分饱)后,容量达到800~1200毫升,相当于喝下1~2瓶矿泉水。
“吃撑”的进食量通常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至少30%,胃容量甚至可撑大至2000~4000毫升,足足有西瓜大小。
除了以容量计算,“大吃一顿”还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高脂、高糖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偶尔一两次无伤大雅,但如果频繁超正常量进食,可能有多种原因。
激素失衡
机体分泌的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均属于“饥饿激素”,分泌量在餐前增加、在餐后减少。
睡眠质量差、运动不足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会打乱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激发食欲。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吃得多但饿得快。
零食诱惑
不少人的家里、工位上都有零食,可以随时拿取,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如果赶上聚餐,食物分量大、种类多,食欲更易被唤起,加上注意力被聊天等社交活动吸引,更容易在无意识间超量进食。
情绪刺激
遭遇压力、情感挫折、孤独时,“吃点好的”是不少人的发泄途径。这种情绪化进食能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获得片刻的愉悦感。
节食反噬
减重人群可能会暴饮暴食,原因是平时饮食太过限制,造成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过高,阻碍了饱腹信号抵达大脑,增进了食欲,让人更想吃甜品、奶茶等高热量食物。
吃撑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后续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心肺受挤压
身体内部空间有限,胃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只能去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扩张受限。
所以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后,常会让人有种“撑得喘不上气”的感觉,并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胃部被“灼烧”
正常情况下,胃消化一顿饭需要2~4小时,但一顿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时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还可能反流进食管,造成胃灼热,出现“烧心感”,甚至有少数人的胃壁因过度撑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局部坏死、出血和胃穿孔。
胰腺会“自残”
胰腺是机体第二大消化腺,会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进入高强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胰液,便会开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时摄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可出现炎症反应,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引发急性腹痛,重则有生命危险。
免疫被削弱
《自然免疫》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突然的一顿高脂大餐,足以使全身免疫进入短暂的抑制状态,增加肠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简单来说,每吃一顿大餐都会开启限时的致病性感染“窗口”。
大餐后“补救”很重要
大餐后第二天,即使食物已消化完毕,但各大器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亢奋和混乱,也要给予恰当的安抚。
少量多次饮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钠含量通常也不少,充足的饮水能加快机体代谢,可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钠的排出。
补充膳食纤维
大餐中往往缺乏蔬菜、水果,易引发便秘等问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出,建议多吃黄瓜以及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有助加速钠离子的排出。
让肠道动起来
建议饭后20~30分钟做点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可减轻饭后不适。
若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药物帮助消化。第二天可适当做些力量训练,消耗体内过剩的糖原和多余的热量。
为了减轻身体负担,有些人在大餐后会限制饮食甚至节食,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胃肠的损害。保证三餐正常饮食即可,但需少吃高热量的加工食品。
如果大餐后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发热、腹泻等不适,可能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肠胃炎的信号,需尽快就医。▲
偶尔大吃一顿,也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解答。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王成 □护士长 戚小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肝病亚专科主任医师 李陈婕 □主任医师 王学红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可伸缩的食物“容器”,完全空腹时,成年人的胃容量(以可承载的固体食物和汤水计算)为50~100毫升,约是两颗草莓大小;正常吃饱(八分饱)后,容量达到800~1200毫升,相当于喝下1~2瓶矿泉水。
“吃撑”的进食量通常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至少30%,胃容量甚至可撑大至2000~4000毫升,足足有西瓜大小。
除了以容量计算,“大吃一顿”还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高脂、高糖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偶尔一两次无伤大雅,但如果频繁超正常量进食,可能有多种原因。
激素失衡
机体分泌的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均属于“饥饿激素”,分泌量在餐前增加、在餐后减少。
睡眠质量差、运动不足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会打乱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激发食欲。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吃得多但饿得快。
零食诱惑
不少人的家里、工位上都有零食,可以随时拿取,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如果赶上聚餐,食物分量大、种类多,食欲更易被唤起,加上注意力被聊天等社交活动吸引,更容易在无意识间超量进食。
情绪刺激
遭遇压力、情感挫折、孤独时,“吃点好的”是不少人的发泄途径。这种情绪化进食能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获得片刻的愉悦感。
节食反噬
减重人群可能会暴饮暴食,原因是平时饮食太过限制,造成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过高,阻碍了饱腹信号抵达大脑,增进了食欲,让人更想吃甜品、奶茶等高热量食物。
吃撑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后续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心肺受挤压
身体内部空间有限,胃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只能去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扩张受限。
所以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后,常会让人有种“撑得喘不上气”的感觉,并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胃部被“灼烧”
正常情况下,胃消化一顿饭需要2~4小时,但一顿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时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还可能反流进食管,造成胃灼热,出现“烧心感”,甚至有少数人的胃壁因过度撑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局部坏死、出血和胃穿孔。
胰腺会“自残”
胰腺是机体第二大消化腺,会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进入高强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胰液,便会开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时摄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可出现炎症反应,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引发急性腹痛,重则有生命危险。
免疫被削弱
《自然免疫》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突然的一顿高脂大餐,足以使全身免疫进入短暂的抑制状态,增加肠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简单来说,每吃一顿大餐都会开启限时的致病性感染“窗口”。
大餐后“补救”很重要
大餐后第二天,即使食物已消化完毕,但各大器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亢奋和混乱,也要给予恰当的安抚。
少量多次饮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钠含量通常也不少,充足的饮水能加快机体代谢,可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钠的排出。
补充膳食纤维
大餐中往往缺乏蔬菜、水果,易引发便秘等问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出,建议多吃黄瓜以及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有助加速钠离子的排出。
让肠道动起来
建议饭后20~30分钟做点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可减轻饭后不适。
若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药物帮助消化。第二天可适当做些力量训练,消耗体内过剩的糖原和多余的热量。
为了减轻身体负担,有些人在大餐后会限制饮食甚至节食,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胃肠的损害。保证三餐正常饮食即可,但需少吃高热量的加工食品。
如果大餐后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发热、腹泻等不适,可能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肠胃炎的信号,需尽快就医。▲
网编:睿文 |
|
2 条 | |||
|
|||||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