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左)在与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亚-卡拉斯(右)会谈时讲话。 AP - Virginia Mayo
为什么不希望俄罗斯失败?“因为不希望美国把全部注意力转向中国。”作为一个老辣的中国外交官,说出这么一句大实话,令人吃惊。
中共政治局委员兼外长王毅来欧洲,本来是要为三周后北京举行的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铺路,他先去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与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分别会谈,然后再去德国和法国访问。在中国需要拉拢欧洲应对美国的背景下,深通外交的王毅此行被视为是向欧盟发起的新一轮“魅力攻势”。
与卡拉斯女士的会谈直接围绕欧中外交关系展开,是重中之重,至少在欧洲一方看来如此。双方马拉松式地谈了四个多小时,王毅据称对卡拉斯“上了几堂历史课和说教”,但说出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话,出乎意料,不知他是有意为之,还是在四小时马拉松式地长谈中不慎泄漏天机,此间舆论也有点出乎意料。
虽然事先双方有许多争执要澄清,贸易争执可谓近来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中国对俄乌战争立场,欧盟需要北京澄清,奉劝不要脚踩两只船。南华早报援引欧洲官员披露,会议现场气氛甚为紧张,想想也不会轻松。开谈前几个小时,卡拉斯就把话挑明了:中国“一方面助长在欧洲的战争,同时又寻求与欧洲建立更紧密关系”,自相矛盾!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贸易战不仅对准中国,而且对准世界,也不放过大西洋彼岸的盟友欧盟。在这种情形下,欧盟也在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但是很难,一则欧盟不愿变成中国倾销商品的大市场;二则俄罗斯是改善中欧关系的最大障碍。
俄罗斯侵乌,欧洲深深地感觉到威胁,因此最早希望自认持中立立场的北京发挥对俄影响力,劝服普京收兵回营,后来发现不行,便希望中国至少不要助长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西方情报界的结论是,如果没有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大量军民两用的零部件,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早就支撑不下去了。北京照旧矢口否认,西方心知肚明。
卡拉斯曾任爱沙尼亚总理,对俄对中立场鲜明,口风强硬,与王毅谈话,非得谈出一个水落石出不可,这可能就是媒体所形容的“对话的基调是尊重的,气氛是很紧张的”,可能也正是这种情况,终于逼得王毅不得不说出:中国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因为担心美国接下来会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北京身上。
王毅这种表述似乎是要欧洲死心了,因为中国有难处,因为中国要防大敌美国。那么,如何保证俄罗斯在乌克兰不败?中国是否将暗中支持变成公开支持?对此,王毅又转回老生常谈,否认中国在财务或军事上对俄罗斯侵乌提供实质性支持,并重复了一句自认很诚实的话:“如果中国那么做了,冲突早就结束了”。
有分析指这可能显示北京骑虎难下,既怕俄罗斯失败后,美国单挑中国,又要表面上还得声称维护乌克兰主权,否则不利于中国对台湾主权的主张?
王毅这番道白,里面有很多算计,但是算来算去,俄罗斯最终也不见得对北京满意,倒显得普京这位战争的发动者技高一筹。当年发动侵乌战争两周前,普京先去见习近平,联手发表北京宣言,以双方合作“无上限”的名义把老朋友牢牢缚住,然后是不断地互访…..然而事不遂人愿,时至今日,乌克兰艰难抗战,奋身抵抗,俄罗斯要想最终不要在乌克兰失利,恐怕也很不容易,到时候,北京该怎么办?
王毅“泄漏天机”后,周五,西班牙『国家报』记者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追问:有报道称“中方不愿看到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失利,担心美方将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毛宁回答:“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当事方“。”中方立场一以贯之,就是劝和促谈。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停火止战,中国的立场客观公正,国际社会有目共睹。”这与王毅前面所说的话明显相悖。
南华早报报道援引多位熟悉内情的欧洲外交官的话形容:一些业内人士对王毅在距离欧洲与中国重要领导人峰会仅有三周之际发出的信息感到惊讶,尽管许多欧洲人早就认为这其实是北京的真实立场。
另据消息人士称,王毅告诉卡拉斯,为期两天的中欧峰会可能会被缩短,似乎暗示中国政府对欧盟在峰会前的自我定位感到不满。
事情的发展或许背离了中方的初衷,“任何魅力攻势的表象都已烟消云散”。不过,王毅的欧洲之行还在继续,周五来到了巴黎 ,应与法国外长巴罗和马克龙总统 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