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强森变“鹅卵石”:大肌霸的诸神黄昏(组图)

 01:鹅卵石强森

巨石强森变成“鹅卵石强森”了。

最近,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亮相的道恩·强森突然暴瘦,跟以往超大块肌肉男硬汉形象相差甚远,仿佛有一种被人抽干了的视觉冲击力。

强森VS弱森

过去壮硕到感觉随时要撑爆背心的肌肉竟全部消失,身材明显缩水了一大圈,过去能轻松爆衣,结果现在连夏威夷衬衫都有些兜不住了......

尤其跟搭档女星艾米丽·布朗特一同合影的时候,俩人的肩宽似乎都快一样了,此外,强森脸上的皱纹与轮廓在暴瘦后清晰得扎眼,一瞬间颇有种大病初愈的既视感。

瘦の哲学

这下好了,“巨石”退化成了鹅卵石,相比之下,宠物小精灵里的“小拳石”似乎都变得更能打了。

面对这毫无预兆的暴瘦,强森与经纪团队的官方解释是为了更好地扮演新片《蜥蜴之乐》中七十多岁老人的角色。

瘦完身拍真人版

在采访中他表示,此次主动减重已经超过了27公斤,而且这还只是初步减重,距离目标体型还有很长路要走。

这下看来,今后可能连小拳石都看不到了,等到强森下次出现,指不定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好莱坞人形气球”称号都可能会易主。

虽然也有健康专家表示,巨石强森可能依靠极度自律的饮食控制与训练计划,在维持部分肌肉的前提下,实现短期减重27公斤的目标,但相比“拒食强森”的理由,这次暴瘦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停药了”。



从Rock瘦成Stone,从Johnson(强森)变成Thinson(瘦身),演员增肥很容易,但瘦下去可没那么容易,何况还是短期掉如此大的体重,所以有一大批观众都在猜测是不敢继续上类固醇了。

据好莱坞媒体报道,强森曾在早年在采访中被问及是否使用过类固醇,而他当时的回答相当耐人寻味:“年轻的时候,我确实尝试过一些东西”。

幼 年 石 头

至于坊间传闻则更为带劲,多次传出强森曾遭遇心脏病发作,险些猝死,尴尬的是,血液粘稠如果冻、右回旋动脉堵死、心脏肥大等打药后遗症全都会显著升高打药者的猝死概率。

尤其在心脏病传闻的平行时间线上,强森宣布:“自2024年起他就因消化系统问题接受治疗,并在医生建议下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重管理”,不解释还好,越说反而越有欲盖弥彰之感。



即便这些都不能被视作什么确凿证据,但确实也让很多人想起了之前同样暴瘦的“毁灭者”巴蒂斯塔。

同样是常年以肌肉猛男形象示人的好莱坞大块头,巴蒂斯塔在去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上也来了次惊艳亮相,真要论暴瘦幅度,他看上去比“鹅卵石强森”还要激进,简直是判若两人。

OS:“体重两位数”

关于瘦身缘由,他的措辞与强森都大差不差,只是在此之后,他的身材不说恢复原样,似乎连点反弹迹象都没有,这戏都拍完老久了,怎么身材就定型了?

种种迹象甚至都在让粉丝怀疑:“偶像是不是为了身体健康,彻底选择停药了?”,那么这大块肌肉时代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作古大肌肉

若要问健身圈人士怎么看,北美健身网红格教练可太有话说了。

格教练在视频直接表示:“你以为他之前的身材是靠早上四点半起床,当房间里最努力的人吗?你疯了吗???”。

他认为唯一能让肌肉掉如此快速的方式就是——“从滥用类固醇到彻底停掉”。



假如不停下,格教练坦言巨石很有可能活不过60岁,所以相比继续打药保持傲人身材扮演超级英雄,他如今选择面对现实停药,是完全正确与健康的选择。

他甚至觉得,强森要是能跳出来大方承认背后缘由就更好了,因为这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打药的危害。

不过,老话说得好,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席间最为幽默的莫过于咱们熟悉的“大力王”,以难绷表情走红网络的他,老早就是药罐子了。

难怪这次他在强森暴瘦的帖子下发出逆天言论:“哈哈,他体重根本没变”,强行帮强森犟嘴挽尊。



毕竟,大力王的画风一直比较清奇,他甚至对打药这件事态度颇为开放,甚至客串美剧的剧情都是自己的“注水大肌肉”被意外扎破,喷了一大堆不明液体出来,堪称恶趣味。

不管大力王是不是故意走黑红路线,但格教练直言,要是大力王还这么一意孤行,保持所谓身材,他估计这下要走在强森前面,再也没法在镜头前“绷住”了。



残酷的是,凡事终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面对类固醇星球的魅力,有人早已飞升位列仙班,也有人全力打药欲得道成仙。

 02:类固醇飞升

对于健身圈而言,“类固醇”是一座无法被忽视的大山。

常言道,三分练七分吃,剩下九十分全靠打药,想要快速获得一身傲人肌肉且无需高强度训练,那以类固醇(Steroid)为代表的健身药物就是最快的捷径。

这类药物能显著增强身体的蛋白质合成、改善氮平衡、促进红细胞生成并提升神经兴奋性,因此使用者不仅能在一个周期(8-12周)内就获得一年自然训练才能得到的肌肉量,还能加速减脂,最终使得增肌效果相当明显。



有了捷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八车道高速路”。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估算,全美大约有300万至400万人使用过相关药物,占据总人口的3%到4%,而英国也估算大概有50万至100万人热衷打药。

在国内,健身打药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地下渠道和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各种非法药物的售卖,部分健身房甚至形成了“圈子文化”,学员在教练的暗示或带动下接触药物。



尤其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健身房,虽没有什么官方统计,但非法类固醇药物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很多时候还被冠以“增肌补剂”或“荷尔蒙调节品”的名头流入市场。

这种趋势除了不分国籍,还不分性别,甚至不分老少。

在澳大利亚,女性使用类固醇药物的比率持续上升,一般女性人群的使用率从 1.6% 猛增至 4%,而在一般女青少年群体(12–17岁)中,澳大利亚非医用性类固醇使用率已达 2.3%。



至于在更多隐秘角落,即使数据探查不到,但膀子上的针眼与垃圾桶里用剩的针管都不会说谎。

至于打药的理由,可谓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个人体型焦虑、社交媒体虚荣心理、健身网红肌肉军备竞赛、私教模特网红工作需要、甚至是圈子内跟风打药,坚决不能掉队,简而言之,肌肉越大越好,总之不能比别人小。

靠打药修炼成了“大肌肉霸王”,那么代价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的报告,长期滥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动脉硬化,也可能造成肝脏损伤,如肝炎和肝肿瘤,同时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表现为男性睾丸萎缩和女性月经失调,并增加出现抑郁和攻击性行为等精神障碍的风险。

以健身圈中最常滥用药物的群体为例,他们往往通过体外高强度注射以睾酮为主的类固醇来迅速增肌。



有些人为了追求更快的效果,甚至采取不规律停药或加量的方式,结果导致身体逐渐依赖外源性激素,内源性睾酮分泌被抑制。

长期如此,恐出现睾丸功能永久性衰退,甚至发生不可逆的停产现象。



说白了,这就是当代的“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为了肌肉献祭鸡肉,鸡蛋也萎靡成了风干半年有余的葡萄干。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的报告同样指出,长期以非医疗目的使用类固醇的人群中,约有五分之一的男性出现睾丸萎缩,四分之一的女性出现不可逆的声带增厚,大约三成的长期使用者出现重度抑郁或躁狂症状,而在青少年中,滥用类固醇还可能导致骨骺过早闭合,从而影响正常的身高发育。

打药打出喉结,成了公鸭嗓

按兽药的剂量往人身上用,所以,健美圈不语,只是一味的传来噩耗。

头顶尖尖的常熟阿诺,发量打没了,左右脑也打来互搏了,最终沦为中文互联网上的“类固醇魔人布欧”。



今年初,被誉为是“韩国阿诺”的健身网红朴胜贤,因多年打药留下的后遗症导致突然离世,去世前膀子上的肌肉比头大。



更有德国健美选手保罗·波洛切克在2022年5月赛后不久猝死,伴侣表示生前热衷参赛,但因偏执冲奖,在药物领域走上不归路。



近年来,全球健美与健身圈频繁传出选手和网红猝死的消息,从奥地利的安德烈亚斯·蒙泽,到美国的达拉斯·麦卡弗、乔治·彼得森、里奇·皮亚纳、肖恩·罗登,再到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年轻健身网红,案例不断累积增加。

公开的验尸与毒理报告多次指出,长期滥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利尿剂及其他增强剂与心脏肥大、动脉硬化、多器官损伤密切相关,更不用说真·注射兽药的不可控副作用了......



这些都还算有名有姓的案例,更多在公众视野中没有存在感的打药受害者,那真是点封神榜一样飞升。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身体恐怖电影”《某种物质》当中的可怕情节,好莱坞明星靠注射神秘药物维持青春靓丽,结果年轻版的自己与年老的自己发生了身体争夺战,滥用药物,最后同归于尽溶为一滩血肉模糊的烂泥。

已 打 码

这几乎正在成为强森、巴蒂斯塔等好莱坞名流的现实写照,讽刺意味拉满。

当年施瓦辛格都曾表示会在休赛期打“美雄酮”(大力补),以维持自己的大肌肉。只是当年药效还不够带劲,扎得也没那么疯狂,所以没有留下太大副作用,现在老了肌肉还未大缩水。

奥地利阿诺

至于打多了的,早就先飞升类固醇星球了。

无论是为了名利与地位,即使冒着巨大副作用都要打药,还是追逐名利用身体奇观博出位,“身体流量”这套玩法正在全球蔓延,超级健壮与超级肥胖完成了轮番登场。

 03:靓丽与畸形

畸形健美之外,畸形肥胖同样是“身体奇观”的猎奇密码。

曾记否,外服最强胖子“鳄梨小哥”,眼瞅着从拉小提琴的文艺素食青年,变成了鲸吞万物的超级肉墩。



肥胖畸形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让他的财富随体重一同起飞,住上了豪宅但也戴上了呼吸器。

随着体型的“裂变”,他从身材到精神彻底疯魔,情绪崩溃愈加频繁,暴食行为愈加极端,正当网友担心他快要“全剧终”时,他靠着“暴瘦”又反向血赚了一波流量。



鳄梨小哥的暴瘦不是恢复正常体型,而是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瘦子”,视觉冲击拉满,强森来了都要承让三分。

把网友期望值玩弄在股掌之间,他在瘦身视频结尾一副全然“胜利者遛人”的高傲,诠释了互联网对于身体流量的热衷与痴迷,钱赚了,顺带还像做了个社会实验。

在国服,大胃袋良子,沧州山海经开服以来最强的肉坦。

CT都懵了

身高164cm,体重逼近400斤的良子,硬是靠着逆天身体机能活到现在。

高血糖和高血脂让良子的血液在身体里无法流动,但超高的血压冲破了高血脂的阻碍。虽然高血压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可是良子身上厚厚的脂肪又压制了他的血管,跑出了生物“屎山代码”。

现阶段是虎扑男神榜一

早期良子还会因打女徒弟或是“玩小蚕蛹”遭到网友口诛笔伐,随着“大胃袋”热度的持续走高,成为了中式身体恐怖赛道的绝对吨位兼热度No.1,开启了脂肪变现之路。

网友的每一笔打赏,都变成了吸入良子缺牙大口的一坨坨“焖子”,大伙都在等着良子哪天撑不住飞升,但他如同一只肥硕的赛博肉蛆,依旧在众人的方寸屏幕之间蠕动。

良子仰卧起坐:杀年猪

甚至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刮起了“大胃袋风潮”,顶着一个巨型肚子就能吸引眼球,相比练肌肉,变胖还是太容易了,吃就完事了。

打药打死,还是活活胖死,终究都是殊途同归。



本质上看,打药肌肉与猎奇肥胖都在用生命换取流量与金钱,都不可避免地沦为名利场牺牲品与互联网畸形秀。

道理都懂,可手上的注射器以及肥胖食物,终究只能在飞升的刹那才能彻底放下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