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2楼:你这么讲是不知道以前没有船闸时,长江航行的艰险。
在三峡船闸建成前,长江上游自然航段滩险遍布,船舶航行十分艰险,有时需要借助绞滩船通过急流险滩,既费时费力又十分危险,航运效率低下。而且当时航道水深有限,船舶实载能力低,运输成本高。
三峡船闸建成后,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蓄水至175米后,消除了库区139处滩险、46处单行控制河段,撤销25处绞滩站和助拖站,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大幅提高,每千吨公里平均油耗降低,运输成本显著下降。2023年,三峡船闸全年过闸货运量超1.68亿吨,同比增加8.02%,三峡枢纽全年通过货运量超1.72亿吨,同比增加7.95%,均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不过,你有一点说的对,现在“船舶经常要等一周以上”,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长江水运需求的持续增长,三峡船闸已连续多年超负荷运行,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超过200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行效率,但这并不是因为船闸本身建设导致的效率降低,而是运量超出了设计预期所致,建设新水道也是势在必行。不是当时设计没有前瞻性,而是谁也没想到,中国大陆的经济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