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评论人:NBC111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0月30日 23:32:17 【回复】
 回复12楼: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可供查证。
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中国稀土资源多不多?可能你会随口说,多啊,新闻老提“稀土大国”。我昨天把资源储量和实际消耗量的数据扒了一遍,结果让我心里有点堵得慌。储量虽然还是“全球第一”,但照现在的挖法、用法、浪费法,“大国”这个头衔还能戴多久?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721/e8dff0e6c0f04b94a20e7884b40a2f03.jpeg
说实话,我第一次认真查关于稀土的“家底”,就感觉和那些被掏空的矿区一样,心里空落落的。“2020年,中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36.7%,但产量却占到世界的58.3%。”这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字,怎么翻都一个意思:咱手里资源确实不少,但这么大比例的开采消耗,留给子孙的是个问号。而且,别觉得这是光今年挖得多,放眼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稀土就没歇过,甚至长期单方面“供应世界”,价格比白菜还便宜。这事让人尴尬:被夸“稀土大国”的却被“稀土便宜国”的标签绑定了。
更麻烦的是开采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稀土名字听着高大上,但它不是你想象中镶满钻石的矿石,一开就出,稀土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提取出来。南方矿区那些填满了酸性废水的地方,是“提炼成本”中不被写进账单的一部分。去年有段时间,我特意关注了一下江西几个稀土核心产区的环境报告,结果蛮沉重的。地方环保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小厂扔进了多少工业废水没人知道,但地下水严重酸化已经肉眼可见。污染的土壤还能恢复吗?大概得用更长时间证明吧。
你以为光是污染多、资源耗得快就够烦心了?不,还有低效经营这个“老毛病”。中国稀土产业看似体量庞大,其实分散得多。简单说就是小散乱,尤其是在一些南方矿区。根据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中国稀土企业大概超过100家,其中大多数是地方的小规模作坊式开采企业。对比国外,比如美国对稀土开采的政策扶持和高集中度,中国的这些“分散经营”显然在经济效益和技术升级方面难敌对手。稀土开采其实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需要工业和科研端的协作,这种“小打小闹”的模式不整治,结果很可能就是:国内挖资源,国外赚高科技的钱。
国际竞争对手早已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市场。美国、日本积极投资新产区,培养本土人才,甚至还在几个关键领域研究稀土替代材料。而中国的高端应用仍然依赖进口,尤其是在航天、新能源、芯片制造这些尖端技术领域。记得去年年底,有专家提到一个让人脸色僵住的数据:2022年,中国出口了全世界80%的稀土,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将近六成高端稀土产品。问题摆这里——稀土开采靠我们,附加值却被别人赚。
也不是没看到希望。像安徽和福建,最近几年砸钱搞了一些重点稀土产业园,试图通过集中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这事看起来很有必要。集中园区至少能解决分散经营的低效问题,环保排放上可能也会相对规范些。不过细想还是不够,现在全行业核心的问题,还是需要政策牵头引导,淘汰那些低端小作坊式的企业,扶持头部企业攻关高端技术,像资源回收率和清洁生产这两件事,都等不起了。
不说大话,想做技术革新不容易。前期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这些都在考验全行业和政策导向的承受能力。在资源枯竭和环保忧虑的夹缝中抢时间,得靠一场彻底的技术翻身仗。关键是这场比拼没有B计划。你总不能指望国际竞争对手对你手下留情。
想到这里,我脑子里满是铲车往地下挖、浓浓废气往天上冒、酸水流进河和地下的画面。拿挖土经济换回点钱,长期来看,亏得是环境,是子孙——没人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这一口稀土饭,咱们还吃得下去多久?
5  7 
↓↓↓ 共 4 条评论 ↓↓↓
评论人:尽人事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0月31日 23:22:38 【回复】
狗累不累呀?🤣
1   
评论人:于四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0月31日 1:39:59 【回复】
:
感谢你的调研。很高兴你总结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用稀土能狠狠地卡住西方的脖子。但毕竟当年的牺牲现在都看到了回报。所以至少你得承认一切没有白费,且正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于你的担忧,无论是石油,锂,钛还是黄金白银甚至白糖,食盐,木材这些都出现过。
而你担忧的事情,西方也都担忧,这是他们放弃开采,主动牺牲未来的主要原因之一。看看现在的西方吧,饭都吃不上了还在努力环保。到底哪个方向是对的不言自明。他们在选择消极环保的时候就是在抛弃底层民众。而中国的积极环保(科技环保)是更好的选择。去看看戈壁沙漠上的绿洲你就明白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业是科技的身体。当年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教育了我们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学的不错。
等我们开始开发月球,火星。找到新的资源,开发出新的科技的时候。再来看你的问题:
这一口稀土饭,咱们还吃得下去多久?
还有那些曾经著名的,发人深省的,质问灵魂的言论:
还有四十年石油就会被开采光!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煤炭即将被开采光,我们将会被冻死了!
森林即将被砍完,我们将变成荒漠!
2   
评论人:我不注册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0月31日 0:15:23 【回复】
作为恨国党的狗粮,会在乎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是太搞笑了吧!
所有的矿物开采提取都会有各种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稀土的问题。去看看内华达的金矿,亚利桑那的铜矿,南北卡罗来纳的煤矿,都有各自的环境问题。告诉你,特总最不在乎的就是环境问题了!
你再查查,所有的煤里边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铀,你看哪里有煤的地方在乎了?铀的放射性可比钍高多了!
4   
评论人:NBC111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0月30日 23:37:30 【回复】
可以说
中国还能够存在多久都成问题
长久的环境污染,中国人的东亚病夫的称号下就会有东亚病国的存在
  8 1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美国专家:为什么中国一直在赢得贸易战?(组图)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