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看不起中共「殲-20」戰機?
。。
首先,關於隱身性。俄羅斯軍事網站「紅星」網引述俄軍事評論專家瓦西里‧卡申的評論稱,殲-20的鴨翼設計對於隱形戰機來說是個敗筆。因為它使雷達反射截面大大增加,不可能達到第五代戰機的標準。
俄羅斯軍事觀察家維克多‧巴拉涅茨更尖銳地批評:「我前後左右地看了這架飛機,就無法理解,這頭『大母牛』怎麼能達到中共對外所宣稱的具有很小的雷達反射面。」
此外,巴拉涅茨還對北京能夠在第五代戰機的研發方面趕超俄羅斯的原因評論說:「『山寨』外國的產品,是中共歷來的傳統。他們把殲-20稱作是自主研發的轟動性成果,但在這款戰機上卻能看到美國F-22的機頭,俄羅斯米格-1.44的鴨翼氣動布局等等外國技術。唯一自己設計的機身又太長了,是那種發育不良、不成比例的過長。」
巴拉涅茨的觀點並非是少數派,它代表了很多俄羅斯軍事專家對該問題的看法。俄羅斯政治軍事評論人士康斯坦丁‧杜舍諾夫此前也曾對該問題評論說:「殲-20大量仿製了米格1.44試驗機的技術和美國F-22和F-35的技術。但中國人也在『進步』,以前只是完全山寨俄羅斯的武器裝備,而現在已經能夠把從多國拿來的技術成功地拼湊到一起。」
↓↓↓ 共 2 条评论 ↓↓↓
战机不是看的,是实战用的。前阵子韩国和日本及它们的美军,已经帮我们验证过了,在它们眼皮底下飞过,它们就是看不到。而且就算速度慢了一点,但我们中国的雷达和导弹可是世界领先的,这个不用我说,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帮我们验证过了。
超音速巡航問題也是俄羅斯專家看不起中國殲-20戰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之一。直到今天,很多殲-20戰機上安裝的仍然是從俄羅斯進口的AL-31F發動機。而這款由俄羅斯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UEC Saturn)生產的發動機,是蘇聯時期為蘇-27戰鬥機研製的發動機。俄方的觀點是:「四代機的航空發動機怎麼能飛出五代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