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转变!解放军5年前已对美军形成装备优势(组图)

前言:军事科技是大国崛起的基石,从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来看,中国军事科技水平在这二十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以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展现了“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能力, 这是如何一步步的走过来的呢?



一:美式崛起

历史经验表明,从模仿到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近代英国、德国、美国无不是以强大的科技为支撑,英国地处欧洲一隅,一直战乱到14 世纪才成一个统一的民族,由面积和人口太小,无法发展农业,所以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并在17 世纪成为海上强国,但这时的英国还不是世界霸主,18世纪,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兴起纺织、煤炭、冶金的工业革命,机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快速地将其他国家抛到后面,1850年,英国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占了全世界一半,煤产量占了全世界的2/3,造船业、铁路都居世界首位,1860年,英国工业品产量占世界的50%,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下,英国先后打败了欧洲各大强国,征服了美洲、非洲、亚洲许多地方,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并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



国家崛起后,英国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家,发明了蒸汽机、电报机、机动轮船、铁路机,但随着德国、美国崛起,1870 年,英国工业占世界的比重下降到 31.8%,美国达 23.3%,德国达13.2%,英国逐步丧失科技领先优势,当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英国热衷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技术发明和创造日渐落伍,电灯、电话、电磁波、雷达、青霉素、电视、喷气式发动机等发明都没有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被美国人拿去大规模产业化,到1913 年英国工业占世界的比重下降到14%,美国升到35.8%,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使英国最终将世界霸主的地位让给了美国,美国从弗朗西斯科·洛厄尔偷盗英国动力织布机开始,逐步建立大批量工业生产流水线。



美国在建国后的头100多年里,科学研究建树不多,主要是把欧洲技术发明偷到美国商业化,但美国的的两洋地缘优势超过了历史上任何的强国,这些强国往往被海洋、群山、草原、沙漠等障碍包围,辎重庞大的军队进攻它非常困难,有地缘优势的国家只要政策得当很容易成为强国,与美国同时崛起的德国用30多年的时间在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铁路里程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15.7%,电气产品、化学品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世界所用燃料4/5出自德国,还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耀眼的科技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但德国处于四战之地,不得不发展陆军对付俄法,又要发展海军对付英国,美国的海洋堡垒使他很安全,不过两洋地缘也容易与世隔绝。



但美国幸运在于从印地安人手里抢来的土地非常充裕,政府甚至是1美元1英亩的卖,自然吸引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移民,移民赚了一点钱已经可以买很多地了,但人少地多,劳动力极其紧缺,对机械化需求就极为迫切,正好赶上工业革命,美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煤炭储量也是世界第一,1876年时钢铁产业已很普遍了,有条件实现机械化,南北战争时的军工产业在战后正好赶上开始修铁路,钢铁和机械制造业全部转产铁路和机车,以及石油产业需要的各种设备,这就奠定了美国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基础,1900年,美国GDP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直到二战前美国科技不及英.法.德三个老牌欧洲强国,但一战中美国开始大量生产欧洲来不及生产的物资,再借钱给欧洲买,大赚战争财。



有了钱,科技有了就科研费,但经过几十年经积累,20世纪40年代开始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凭借二战积累的科技、经济实力,美国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性重大技术研发,迅速建立起工业产业,大量创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新兴的产业,持续不断的重大发明和创新提高了美国的生产率,大幅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但70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开始逐步衰落,日本在造船、汽车、家电.电子、化工等领域开始赶超美国,很多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依赖从中国进口,进入21世纪后以来,美国举国上下都是金融、炒房子的狂热氛围,金融业超高薪无情摧毁了从业收入又不高的机械专业学生,“尖子”们就都投向了功利的热门专业,美国走上了英国的老路,2012年,美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2%,2022年下降到 26%。



二:中国的困境

美国的崛起依靠的是工业产业的崛起,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几乎没有现代工业, 50年代通过苏联援助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系统,此后近二十年间,除了一些解决有无的重点项目,其他科研没有取得质的突破,军队装备基本是仿制苏联五十年代的装备,主战装备还停留在二战后的第一代水平,此时美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跨代升级,改革开放后,西方对华关系相对宽松,中国国防科研部门与西欧军工科研机关开展了交流,感到自身差距后为迅速缩小差距就想购买西欧的先进装备,陆军想买西德的“豹” 2 坦克,海军想买英国的42型驱逐舰,空军想买法国的“幻影”战斗机,但西方国家报价令人咋舌,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27亿美元,给全军换装西方武器要600亿美元,而且西方国家只卖成品,不会转让技术,零配件和技术保障也要受制于西方国家。



中国认为国防现代化买不来,军队装备的出路还是自研,对外主要是学习引进技术改造现有武器装备, 80年代以后中国要保障经济建设,因此压缩军费开支,年度军费不过170 亿元人民币,工科研部门在经费大幅压缩的情况下进入多研制、少生产的技术积累期,参加1984年国庆阅兵的69-Ⅲ 型主战坦克、83自行榴弹炮、63装甲输送车及歼 -8 歼击机技术标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了一代,八十年代末,西方国家再度对华制裁和武器禁售, 中苏关系却实现了正常化,为两国开展军事合作扫除了障碍,中国对苏军购着眼于引进和技术,主要购买1987年才研制成功的苏 -27重型战斗机,先进的 S-300 防空导弹、“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这时军工科研单位研制的新装备既参考了西方技术,又借鉴了俄罗斯的优点,再加上中国人自己的思想。



陆军的59 式坦克换装了120 毫米火炮和新式电子设备,使其具备同第三代坦克作战的能力,空军的歼 -7 战斗机改造西方的航电设备后具备与第三代战斗机抗衡的能力,海军的051驱逐舰也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了战斗力,但还是拿不出几样像样的东西来,1999年国庆阅兵时,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8月2日才进行了第一次试射,距离列装还有7年就拿出来受阅,还未完成研发的99式坦克还存在诸多问题,只能与96式坦克混编上阵,空军拿不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只能用苏-27充场面为短期内迅速形成对台优势,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继续加强,购买俄罗斯武器的费用从90年代的年均12亿美元增加到年均23亿美元,2002年创历史地高达35亿美元,主要采购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S-300PMU-2防空系统、苏-30战斗机、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国民产值连续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二,这就有了充足的资源投入军工科研,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用电子、工程物理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成果,推出了歼 -10战斗机、直10武装直升机、江卫级护卫舰、052新型驱逐舰,不断缩小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军队建设要以信息化为中心,把规模庞大的军队转变成一支高效、 合成、灵活的军队,与上世纪90年代小打小闹的现代化相比,21世纪的五年国防计划显得有点冲刺的味道,国防预算从2001年的1210亿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2200亿人民币,空军重点转向自行生产的歼 -10、歼 -11B战斗机,海军也加速生产新一代驱逐舰,与应对台海冲突相关的两栖作战、导弹部队和信息战建设日益增加,陆军人员则不断缩减,传统的步兵正转换为机械化步兵、航空兵、空降兵、装甲兵、特种兵。



三:中式崛起

2015年至 2025年这十年间,中国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军事专利年均增长16%,相比之下美国年均下降了6%,武器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具备打击航母战斗群的东风 - 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关岛的东风 - 26中远程弹道导弹、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的东风 - 41 洲际弹道导弹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在反介入 / 区域拒止能力上迈出重要一步,到2019年,难以拦截的东风-17高超声速中近程弹道导弹和长剑- 100陆基临近空间超声速远程巡航导弹亮相,所具有的突防能力几乎废了美军耗费巨资建立起来的“萨德”“标准” 反导系统的“武功”,新型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达8000千米,具备了在中国近海安全区域内,打击美国西海岸的能力,显示出中国的战略打击力量开始初具规模。



又过去短短几年间,长剑- 100巡航导弹变成了速度超过5 倍音速的长剑- 1000巡航导弹,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变成了射程更远的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东风 - 41 洲际弹道导弹变成了威力更大的东风 - 61 洲际弹道导弹,东风 - 17高超声速中近程弹道导弹变成东风 - 27高超声速远程弹道导弹 ,还出现了让中国三体核力量缺失的空基弹道导弹,显示出我军战略打击力量发生了质的飞跃,火箭正在向重型化、远射程、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方向迅猛发展,以往占很大比例的东风-11和东风-15系列弹道导弹渐渐淡去,而陆军的大口径箱式火箭炮配用的确制导火箭弹射程达到了500千米,命中精度达到惊人的1米,其后的750毫米战术导弹射程覆盖范围还会增加,使陆军开始承担更多打击1000千米以内战役级目标的任务,使火箭军更专注于战略级打击能力。



2015年,辽宁舰刚服役不久,052D 型导弹驱逐舰还很少,中国海军还是处于近海防御状态,2019 年,山东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055 型万吨驱逐舰,使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5 年,中国海军进一步壮大,军舰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即将服役福建舰搭载了歼 - 35、空警 - 600 ,歼 - 15T和歼 - 15D 等舰载机,成为全球第二支全体系舰载航空兵,在反舰能力方面,鹰击- 12A、鹰击- 18、鹰击- 62舰舰导弹变成了速度更快、更难拦截的 鹰击 - 15、 鹰击 - 19、鹰击 - 17、鹰击 - 20舰舰导弹,在防空能力方面,“海红旗 - 9”“红旗 - 16”舰空导弹变成了射程更远的“海红旗 - 9C、红旗 - 16C舰空导弹,能拦截反舰导弹的舰载高能激光武器也开始装备,空军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歼 - 16D、歼 - 20、歼 - 35A、歼 - 20S、歼 - 20A 、歼 -36、歼 - 50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无人化战争方面中国更是成果显著,2015年中国仅有一些侦察、干扰、校射、反辐射无人机,随着“翼龙”-2型无人机的成功,攻击- 2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侦 - 7、无侦-8、无侦 - 10无人侦察机 、攻击-11型无人机陆续装备部队,2019年-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无人装备迎来快速的发展:众多大型无人艇、无人潜航器、无人战车、机器狗等装备相继亮相,逐渐形成体系,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上,无人装备成为全场焦点,空中有无人机蜂群集群作战,高空有长航时无人机广域搜索,对地打击有攻击 - 11无人机,空战有无人僚机,地面上有机器狼和无人战车,海上有大型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构建起强大的海上无人作战体系,大量无人作战装备出现,使得西方国家大吃一惊,美国虽然也在发展无人作战装备,但和当年英国一样只停留在样品和PPT上。



四:结语

今天的解放军成为一支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的精锐之师,从抗战80周年阅兵式上来看,我国军事科技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20年已经基本对美军形成了装备优势,而且如果继续保持当前发展势头的话,将在2030年后对美军形成碾压式优势,迫使美军和当年英国一样由技术潮流的引领者转变为应对者或模仿者,这对于一贯以技术优势为本的美军是极其恐惧的,这将迫使美国投人不得不投入若干倍资金去研发防御美军根本没有的军事技术,从而在军备竞赛中拖垮美国,不过美国似乎已经躺平,很多年没正式列装过新的主战装备了,各种项目不是旧瓶装新洒就是雷声大,雨点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