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为什么说中国不太可能再次拯救全球经济?(图)
新闻来源: 德国之声 于2023-05-13 9:31:0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2008年,中国政府以庞大的经济激励计划帮助西方国家度过了金融危机。然而这一次,中国在新冠疫情之后的复苏步履蹒跚,加上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升级,意味着它在阻止全球经济衰退方面不大可能有所作为。

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但也不会回到2010年代的黄金十年。”
随着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衰退的边缘摇摇欲坠,西方决策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中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的复苏阴晴不定。遗憾的是,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去年12月放弃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没有全力复苏。
中国4月份进口大幅收缩7.9%,而出口增速仅为8.5%,低于3月份的14.8%。4 月份消费者价格涨幅是两年多来的新低,而根据中国工业批发商提供的价格,工厂出货量紧缩加剧。
与此同时,4月份新增银行贷款降幅远超预期。当月银行发放了7188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不到3月份总数的五分之一。
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但也不会回到2010年代以两位数增长的黄金十年。”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锐生(Steve Tsang)告诉德国之声。
如果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将会有助于抵消世界其他地区在过去12至18个月中受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刺激而出现的可能放缓。
中国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巨额刺激计划帮助全球经济复苏,部分原因是中国对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口原材料需求巨大。
但是,过去的这些刺激措施让中国深陷债务泥潭。 今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一项就已升至创纪录的6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一半。
曾锐生认为,那些祈望中国重振经济的西方决策者现在需要“不戴染色镜看看新的政治和经济现实”。

在经历了巨大的建筑热潮后,中国未售出的房产正在拖累住房市场,并抑制了整体增长
威胁台湾让中国被西方孤立
中国政府声称台湾属于自己的领土、威胁可能武力攻台,这对于西方来说难以接受。中国政府与莫斯科的友好关系以及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也给全球经济合作带来风险。
“就台湾问题来说,紧张局势升级或发生战争将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加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杜特(Pushan Dutt)告诉德国之声,在那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将会退出中国,其出口市场将被关闭,西方将对其实施制裁。”
特朗普时代中国政府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延续到现在,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导致美国对几家中国公司和部分官员实施制裁。华盛顿还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获取其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技术。
曾锐生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硬的外交政策导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在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中脱钩或者去风险化,这意味着之前支持中国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在减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在未来五年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西方决策者越来越多地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对其利益的威胁。该倡议在150多个国家/地区投资8400亿美元,用于建设道路、桥梁、港口和医院。 越来越多人担心,该项目以无法承担的巨额贷款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入债务陷阱,并削弱了它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上个月,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对全球经济可能分裂成以中国和美国为首的竞争集团表示遗憾,并警告称这将损害增长并加剧通胀。
为何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
此外,中国政府将经济提升到价值链上游的战略计划,优先考虑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但这些改革尚需时日。这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
杜特说:“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从低端制造商到未来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等)主导者的转变。”他认为,随着中国从国有企业主导的重工业转向创新行业和国内消费,增长放缓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曾锐生告诉德国之声,虽然习近平明确希望中国经济变得更有动力、活力、强大和创新能力,但是“他的政策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说:“随着习近平加强对权力的控制并且不肯承认错误,中国的技术官僚实际上不可能做出必要的调整来振兴经济。”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2.6%,而美国仅为11.3%。
虽然西方需求放缓将继续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中国国内经济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期许,尤其是由于三年防疫封锁导致的被需求压抑。
“在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积累了2.6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杜特告诉德国之声,“因此,预计服务业将在短期内拾遗补缺。

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但也不会回到2010年代的黄金十年。”
随着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衰退的边缘摇摇欲坠,西方决策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中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的复苏阴晴不定。遗憾的是,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去年12月放弃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没有全力复苏。
中国4月份进口大幅收缩7.9%,而出口增速仅为8.5%,低于3月份的14.8%。4 月份消费者价格涨幅是两年多来的新低,而根据中国工业批发商提供的价格,工厂出货量紧缩加剧。
与此同时,4月份新增银行贷款降幅远超预期。当月银行发放了7188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不到3月份总数的五分之一。
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但也不会回到2010年代以两位数增长的黄金十年。”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锐生(Steve Tsang)告诉德国之声。
如果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将会有助于抵消世界其他地区在过去12至18个月中受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刺激而出现的可能放缓。
中国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巨额刺激计划帮助全球经济复苏,部分原因是中国对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口原材料需求巨大。
但是,过去的这些刺激措施让中国深陷债务泥潭。 今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一项就已升至创纪录的6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一半。
曾锐生认为,那些祈望中国重振经济的西方决策者现在需要“不戴染色镜看看新的政治和经济现实”。

在经历了巨大的建筑热潮后,中国未售出的房产正在拖累住房市场,并抑制了整体增长
威胁台湾让中国被西方孤立
中国政府声称台湾属于自己的领土、威胁可能武力攻台,这对于西方来说难以接受。中国政府与莫斯科的友好关系以及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也给全球经济合作带来风险。
“就台湾问题来说,紧张局势升级或发生战争将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加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杜特(Pushan Dutt)告诉德国之声,在那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将会退出中国,其出口市场将被关闭,西方将对其实施制裁。”
特朗普时代中国政府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延续到现在,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导致美国对几家中国公司和部分官员实施制裁。华盛顿还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获取其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技术。
曾锐生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硬的外交政策导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在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中脱钩或者去风险化,这意味着之前支持中国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在减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在未来五年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西方决策者越来越多地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对其利益的威胁。该倡议在150多个国家/地区投资8400亿美元,用于建设道路、桥梁、港口和医院。 越来越多人担心,该项目以无法承担的巨额贷款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入债务陷阱,并削弱了它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上个月,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对全球经济可能分裂成以中国和美国为首的竞争集团表示遗憾,并警告称这将损害增长并加剧通胀。
为何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
此外,中国政府将经济提升到价值链上游的战略计划,优先考虑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但这些改革尚需时日。这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
杜特说:“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从低端制造商到未来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等)主导者的转变。”他认为,随着中国从国有企业主导的重工业转向创新行业和国内消费,增长放缓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曾锐生告诉德国之声,虽然习近平明确希望中国经济变得更有动力、活力、强大和创新能力,但是“他的政策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说:“随着习近平加强对权力的控制并且不肯承认错误,中国的技术官僚实际上不可能做出必要的调整来振兴经济。”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2.6%,而美国仅为11.3%。
虽然西方需求放缓将继续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中国国内经济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期许,尤其是由于三年防疫封锁导致的被需求压抑。
“在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积累了2.6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杜特告诉德国之声,“因此,预计服务业将在短期内拾遗补缺。
网编:和评 |
|
70 条 | |||
|
|||||
“4月新增信贷7188亿元 M2同比增长12.4% 货币政策力挺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在央行如此大水漫灌的刺激之下(中国M2,过去5,6年都是双位数增长),在央行降准降息,疫情之后如今开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旧没有起色,竟然几乎要通缩了,真是牛逼 4月进口下降7.9% 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连降七个月,降幅比前月扩大1.1个百分点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 进口,出厂价格和制造业都在萎缩,果然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中国经济帮助世界是笑话,也是不可能。08年是因为美国依然采取依靠中国的政策,经济成长依然需要中国。而现在美国已经明白了,要把经济和制造业放在美国国内,这样中国经济很难支撑,因为中国根本不是消费市场,中国的资本家坏透了,他们不对本国制造就业机会,只会榨干国内经济,而美国是靠财政刺激制造就业机会,所以世界靠中国挽救经济不可能
2008年时,西方国家对中国非常友好,中国救你们也是帮自己。
现在呢?不要忘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标题很奇怪吧,中国为什么要拯救世界,世界需要拯救?中国不谋求称霸国策的潜台词本来就是没兴趣“拯救”世界。
原来你们还知道中国拯救过世界的经济啊?!是谁?是谁搞坏了世界的经济?谁搞坏的你们就叫它去拯救吧。
08年美国将自身经济伤害输出到全世界,与美国绑定越深伤的越重,当时爆发严重欧债危机,引发欧元大幅度贬值,所以中国当时真正救了是欧洲,可是又有哪个国不是白眼狼呢?
4月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新出版了全球经济展望 其中,指出: 今后五年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2.6% 而美国仅仅是11.3%,刚好只是中国的一半 .. 你是信反华中文媒体, 还是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杂论闲侃】【博论天下】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