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投资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 并要求更高折扣(图)
新闻来源: 凤凰网 于2023-12-03 9:06:5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2023年底,俄罗斯仍然与中国就“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相关细节进行谈判。《南华早报》援引熟悉莫斯科情况的消息人士报道:中国不愿意投资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条新管道,要求俄罗斯全额支付几十亿美元的建设费用,并要求俄罗斯天然气进一步打折。
根据中国的提案,来自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天然气,明年中国的折扣将增加到46%。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71.6美元,也就是每立方米1.94元人民币。
俄罗斯出口土耳其和欧洲的价格为每千立方米481.7美元,是中国的1.77倍,但这个优惠这对中国来说还不够。消息人士称,中国要求进一步的大幅度折扣。
至于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希望确保没有风险和成本,俄罗斯自己支付全部费用。北京正在努力为自己谈判争取到最好的合同条款。
毕竟,这条线路是建设在俄罗斯和蒙古的领土上,通到中蒙边境的,并不是在中国领土上。出口天然气的价款和利益也是俄罗斯获得。
根据俄罗斯主管能源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就是俄气,已经获得指示,要尽快就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
诺瓦克还说,他们公司正在加快进程,所有合同都是基于互惠条款签署的,没有人会签订让自己蒙受损失的合同。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俄罗斯急迫地想要建造“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其实在早些年俄罗斯就知道,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贸易伙伴,但是在价格方面却是“艰难的谈判对手”。
另据俄罗斯《观点报》透露,俄罗斯方面已经完成了经过蒙古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设计和勘测工作,所有参数都已敲定,就等下一步正式开工动土了。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在俄乌战争“烧钱”的当下,俄罗斯对进一步拓展中俄能源贸易,打开中国天然气市场,拓展新的收入渠道的迫切心理。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双方仍未能就该管道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因此无法达成正式的长期协议。而在中国拒绝投资之后,这条管道有可能还会因为投资造价的原因搁浅。
目前还不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如何为这个新的大型项目找到资金。在对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被切断后,俄气公司全年净亏损几万亿卢布,并面临现金缺口,不得不动用三分之二的现金储备来弥补。
在俄气战前拥有的2万亿卢布“现金储备”中,到今年7月还剩下约7000亿卢布,约合56亿美元。俄罗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无从选择。因为如果不建造管道,俄罗斯将无处倾倒“大量”天然气。
目前俄罗斯90%的天然气产量,都集中在西伯利亚的西部地区,这里有许多苏联时期就已经开发的大型气田,比如位于秋明的乌连戈伊(Urengoy)气田、位于亚马尔的纳德姆(Nadym)气田以及杨堡(Yamburg)气田。
这些气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欧洲,因此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大多也来源于此。在欧洲市场基本上停止采购俄气的情况下,这些气田目前就陷入了“有气却没人买”的半停产状况。
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产量,在战前的高峰期每年超过1700亿立方米。在失去欧洲市场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被迫减产四分之一,创下历史新纪录。
而中俄之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如果建成,确实能很大缓解这一情况。
按照规划,原计划供应“北溪2号”的纳德姆气田,以及途径乌克兰向欧洲供气的乌连戈伊气田,都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转向中国输气。
但问题在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早也得在2024年才能开工,而且距离很长,总长度超过4400公里,建设难度更大,因为沿途都是永冻荒野,没有公路,没有基础设施。
即使按照“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建造速度,通气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在此之前,俄罗斯只能干瞪眼。
而且“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输送能力也只有每年500亿立方米,还不到之前出口欧洲的30%,填补不了空缺。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计划通过远东航线从库页岛扩大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交付量,以及探讨扩大“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交付能力,从每年380亿立方米增加到440亿立方米的可能性。
但这也都是远水不解近渴。2022年“西伯利亚力量1号”对中国交付了154亿立方米,2023年计划交付220亿立方米,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因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配套的是俄罗斯在贝加尔湖周边新建的气田,产量达到设计能力标准需要一定时间。而“2号”的谈判与讨价还价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在2030年后,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谈判更加复杂,因为届时中国可能会更多地转向可再生能源,国内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逐步减少。
在俄罗斯舆论看来,对于这一新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双方都一致认为,时间都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一直都不肯主动做出让步。
而对中国的讨价还价,网友们普遍支持。评论认为,中国的钱不是大风乱来的,虽然中俄两国关系不错,但在商言商没有问题,大客户当然需要最大的折扣。
事实上,对中方而言,能源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但也在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出口国。中国需要能源进口多样化,防止关键时候被掐脖子,主动权需要握在自己手上。
根据中国的提案,来自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天然气,明年中国的折扣将增加到46%。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71.6美元,也就是每立方米1.94元人民币。
俄罗斯出口土耳其和欧洲的价格为每千立方米481.7美元,是中国的1.77倍,但这个优惠这对中国来说还不够。消息人士称,中国要求进一步的大幅度折扣。
至于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希望确保没有风险和成本,俄罗斯自己支付全部费用。北京正在努力为自己谈判争取到最好的合同条款。
毕竟,这条线路是建设在俄罗斯和蒙古的领土上,通到中蒙边境的,并不是在中国领土上。出口天然气的价款和利益也是俄罗斯获得。
根据俄罗斯主管能源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就是俄气,已经获得指示,要尽快就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
诺瓦克还说,他们公司正在加快进程,所有合同都是基于互惠条款签署的,没有人会签订让自己蒙受损失的合同。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俄罗斯急迫地想要建造“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其实在早些年俄罗斯就知道,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贸易伙伴,但是在价格方面却是“艰难的谈判对手”。
另据俄罗斯《观点报》透露,俄罗斯方面已经完成了经过蒙古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设计和勘测工作,所有参数都已敲定,就等下一步正式开工动土了。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在俄乌战争“烧钱”的当下,俄罗斯对进一步拓展中俄能源贸易,打开中国天然气市场,拓展新的收入渠道的迫切心理。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双方仍未能就该管道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因此无法达成正式的长期协议。而在中国拒绝投资之后,这条管道有可能还会因为投资造价的原因搁浅。
目前还不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如何为这个新的大型项目找到资金。在对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被切断后,俄气公司全年净亏损几万亿卢布,并面临现金缺口,不得不动用三分之二的现金储备来弥补。
在俄气战前拥有的2万亿卢布“现金储备”中,到今年7月还剩下约7000亿卢布,约合56亿美元。俄罗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无从选择。因为如果不建造管道,俄罗斯将无处倾倒“大量”天然气。
目前俄罗斯90%的天然气产量,都集中在西伯利亚的西部地区,这里有许多苏联时期就已经开发的大型气田,比如位于秋明的乌连戈伊(Urengoy)气田、位于亚马尔的纳德姆(Nadym)气田以及杨堡(Yamburg)气田。
这些气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欧洲,因此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大多也来源于此。在欧洲市场基本上停止采购俄气的情况下,这些气田目前就陷入了“有气却没人买”的半停产状况。
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产量,在战前的高峰期每年超过1700亿立方米。在失去欧洲市场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被迫减产四分之一,创下历史新纪录。
而中俄之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如果建成,确实能很大缓解这一情况。
按照规划,原计划供应“北溪2号”的纳德姆气田,以及途径乌克兰向欧洲供气的乌连戈伊气田,都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转向中国输气。
但问题在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早也得在2024年才能开工,而且距离很长,总长度超过4400公里,建设难度更大,因为沿途都是永冻荒野,没有公路,没有基础设施。
即使按照“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建造速度,通气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在此之前,俄罗斯只能干瞪眼。
而且“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输送能力也只有每年500亿立方米,还不到之前出口欧洲的30%,填补不了空缺。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计划通过远东航线从库页岛扩大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交付量,以及探讨扩大“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交付能力,从每年380亿立方米增加到440亿立方米的可能性。
但这也都是远水不解近渴。2022年“西伯利亚力量1号”对中国交付了154亿立方米,2023年计划交付220亿立方米,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因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配套的是俄罗斯在贝加尔湖周边新建的气田,产量达到设计能力标准需要一定时间。而“2号”的谈判与讨价还价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在2030年后,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谈判更加复杂,因为届时中国可能会更多地转向可再生能源,国内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逐步减少。
在俄罗斯舆论看来,对于这一新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双方都一致认为,时间都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一直都不肯主动做出让步。
而对中国的讨价还价,网友们普遍支持。评论认为,中国的钱不是大风乱来的,虽然中俄两国关系不错,但在商言商没有问题,大客户当然需要最大的折扣。
事实上,对中方而言,能源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但也在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出口国。中国需要能源进口多样化,防止关键时候被掐脖子,主动权需要握在自己手上。
网编:和评 |
|
36 条 | |||
|
|||||
【军政原创】【杂论闲侃】【博论天下】【军事纵横】【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