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47国抗议!为什么俄罗斯会购买朝鲜导弹?(组图)
新闻来源: 队长手记 于2024-01-11 8:18:25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万万没想到,俄军真的购买了朝鲜的导弹。
在俄军的大规模导弹袭击中,乌军发现了来自朝鲜的KN-23导弹,也就是火星-11战术导弹。这是一款以“伊斯坎德尔”为原型,改进升级而来的朝鲜版战术导弹。相比原版,它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缺点是精准度不高。不过,对俄军而言,这就够用了,反正也只是拿来实施无差别袭击。
这就跟伊朗的沙希德-136无人机一样,没有准头可言,但是爆炸威力很大,都属于是消耗品。这些武器无法用来对付军事目标,只能用来对付民用目标。因为军事目标需要高精度武器才行,不能打偏。
在袭击乌军弹药库、指挥部大楼时,俄军主要用的就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可为什么俄军要购买朝鲜导弹呢?难道俄军连导弹都不能自产自足了吗?这就好像美军去找韩国买导弹,那肯定是底裤都要被掀了。俄罗斯的军工自主性究竟如何?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俄军的导弹产能肯定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产量严重下滑。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俄军改装了S-300防空导弹,对乌克兰实施无差别的地面攻击。但凡对地攻击导弹的产能充足,俄军都没有必要去改装S-300防空导弹。在最新一轮对乌袭击中,俄军还掏出了反舰导弹。
这就反应了,俄军的导弹产能确实跟不上战场消耗,只能看看仓库里面有什么导弹,就发射什么导弹了。而且,此前大规模发射的舰载版“口径”巡航导弹,在最近的三轮袭击中消失了,跟着“口径”巡航导弹一起消失的还有俄黑海舰队。俄军全部改成了空射导弹,舰载发射基本没有了。可能要等一阵子产能,俄黑海舰队才能补充导弹库存。
队长不是说,俄军生产不出导弹,而是产能受限,生产效率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核心原因就在于:俄军工企业欺骗了普京。
在普京眼里,俄军工是独立自主的,是可以应付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但事实上,俄军工体系是残缺的。从苏联解体以后,俄军工更多的是奉行“造不如买”的原则。俄国的组装厂,被过度吹捧成了原装厂。不仅美国佬相信了,就连俄国人也相信了。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军工是独立的,自主的,强大的。
可俄乌一战,把俄国人的下巴都惊掉了。其实,俄国军工的衰败早就有迹象了,最开始了解到的国家是印度。印度在购买T-90S主战坦克的时候,就发现,俄国人造的热成像仪太落后了。印度作为全球第一军购大国,还是见过世面的,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残次品。印度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T-90S继续买,但同时给法国下一笔订单,全部换装法国“凯瑟琳”热成像仪。
俄罗斯不反思自己技术落后,反而选择了走捷径。这法国佬的“凯瑟琳”热成像仪这么好,那就联合法国,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引入法国技术,一起生产“松树-U”热成像仪,也就是法国原装“凯瑟琳”热成像仪的猴版,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法国手里。
正常来说,你买了“松树-U”以后,你好歹借鉴、仿制一下。可俄罗斯没有,他们决定,给自用的T-90M主战坦克安装法国原装进口的“凯瑟琳”热成像仪。对外吹嘘,这T-90M主战坦克是俄国纯自主研发,还想卖到泰国去。不过,泰国慧眼识珠,买了中国的VT-4主战坦克,没有入俄国T-90S的坑。
T-90S被誉为最便宜的出口型主战坦克,仅250万美元/辆。中国VT-4出口单价600万美元,美国M1A1出口单价800万美元,韩国K-2更是卖到了980万美元/辆。为什么俄国的T-90S最便宜?因为它的技术含量最低,只是T-72系列的升级版。
尝到了合资、进口的甜头,俄国人就开始放开手脚,买买买了!
坦克、步兵战车,全部换装清一色的法国“松树-U”或者“凯瑟琳”热成像仪,苏-34用民用GPS导航,新一代“阿玛塔”坦克仿制德国保时捷的发动机,因技术不达标,无法量产。卡玛兹K-5卡车使用美国康明斯的发动机,最夸张的是,“海鹰-10”战术无人机,核心零部件全部来自于西方。摄像头是日本佳能的,GDP模块从瑞士进口,信号接收模块是德国的,汽油发动机也是日本的。
其中,“伊斯坎德尔”导弹残骸被拆解后,也发现了31个西方元器件,主要是控制模块和电子模块。尤其是芯片,几乎大多来自于美国的德州仪器、AMD公司。没有这些电子元件,“伊斯坎德尔”导弹的产能必然受限。恰好,俄军从朝鲜购买的首批导弹也是“伊斯坎德尔”的替代品!
在当今时代,军工和民营工业早就一体化了。没有发达的民用工业,就难以培育出先进的军工产业。俄罗斯不仅在电子工业、信息工业上落后了,在传统的机械工业领域,其实也落后了。
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传统机械都不过是钢板一块罢了。
网编:空问站 |
|
89 条 | |||
|
|||||
【军政原创】【网际谈兵】【军事纵横】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