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组发现小江豚被困油污 当地官员:它是条大青鱼(图)
新闻来源: 政事儿 于2024-05-17 22:22:2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月17日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江西省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西省发现,南昌、九江、上饶多地的鄱阳湖区仍然存在大量人为建造的矮小围堤,同时还有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发现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或渔网线缠绕。九江庐山市砂石码头违规非法施工,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督察组在现场暗访时看到一头小江豚正在一片油污中拼命挣扎。督察组还发现,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当地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工作不力,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
《中国环境报》披露了此次暗访经过。
据报道,今年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是江豚!”督察人员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在距离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7公里的水面上,一头小江豚在油污里转圈、挣扎,想找到逃离油污的路,但都失败了。
九江庐山市有关部门的一位同志对此说,“绝对不可能是江豚!它只是条大青鱼。”
“怎么可能是青鱼,这么明显的江豚特征,没有背鳍。需要立刻救助!”在督察人员纠正后,这位同志随即又说那可能是黑鱼或者水獭。
经过督察人员反复说明,这位同志终于承认这是一只小江豚,并解释,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据报道,小江豚被发现后,由于当时没有救助条件,督察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只能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驱离,引导小江豚游出油污区域。
督察人员发现江豚的位置是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建设现场,该项目位于庐山市星子镇沙山村。2024年3月督察组暗查发现,该工程正在进行疏浚作业。3月22日和24日,疏浚船只两次发生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既未报告也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
这里距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仅2.7公里,项目建设是否考虑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对鄱阳湖重要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详细评估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提到了对江豚的影响。同时表明,工程水下施工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3—6月)及鱼苗摄食育肥期,选择12月—次年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但要主要观察江豚的迁移情况,避免对江豚造成伤害。因此,该工程在3月进行疏浚作业属于违规操作。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曾经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江豚濒临灭绝。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2022年,长江江豚数量达到1249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而这千余头江豚,有接近一半生活在鄱阳湖。2022年的调查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约为492头,分布范围逐步扩大。这也说明鄱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江豚保护措施有力有效。小江豚被困油污事件说明,其生境保护工作是存在漏洞的。
报道显示,督察人员在当地取证非法捕捞时,还遭遇了威胁。
督察人员回忆,当时在九江庐山市湖区特别是长湖圩内,有十几人的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督察人员想用无人机拍照,被盗鱼者阻挠。
与督察人员对话的人态度恶劣,在督察人员坚持拍照取证后准备离开时,他还趴在督察人员车窗处威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该典型案例时指出,江西省有关部门和南昌、九江、上饶沿湖三市对“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监管缺位、工作不力,攻坚克难力度不足,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5月17日,江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委书记尹弘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江西省第一个典型案例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这次曝光的典型案例指出了“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有的地方对贯彻落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监管缺失、工作不力。要认真反思、照单全收,主动认账领账,分析原因、厘清责任,坚决抓好整改整治。要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抓紧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完善举措,确保整改实效。要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整体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切实守护好一湖清水。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西省发现,南昌、九江、上饶多地的鄱阳湖区仍然存在大量人为建造的矮小围堤,同时还有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发现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或渔网线缠绕。九江庐山市砂石码头违规非法施工,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督察组在现场暗访时看到一头小江豚正在一片油污中拼命挣扎。督察组还发现,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当地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工作不力,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
《中国环境报》披露了此次暗访经过。
据报道,今年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是江豚!”督察人员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在距离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7公里的水面上,一头小江豚在油污里转圈、挣扎,想找到逃离油污的路,但都失败了。
九江庐山市有关部门的一位同志对此说,“绝对不可能是江豚!它只是条大青鱼。”
“怎么可能是青鱼,这么明显的江豚特征,没有背鳍。需要立刻救助!”在督察人员纠正后,这位同志随即又说那可能是黑鱼或者水獭。
经过督察人员反复说明,这位同志终于承认这是一只小江豚,并解释,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据报道,小江豚被发现后,由于当时没有救助条件,督察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只能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驱离,引导小江豚游出油污区域。
督察人员发现江豚的位置是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建设现场,该项目位于庐山市星子镇沙山村。2024年3月督察组暗查发现,该工程正在进行疏浚作业。3月22日和24日,疏浚船只两次发生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既未报告也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
这里距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仅2.7公里,项目建设是否考虑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对鄱阳湖重要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详细评估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提到了对江豚的影响。同时表明,工程水下施工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3—6月)及鱼苗摄食育肥期,选择12月—次年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但要主要观察江豚的迁移情况,避免对江豚造成伤害。因此,该工程在3月进行疏浚作业属于违规操作。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曾经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江豚濒临灭绝。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2022年,长江江豚数量达到1249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而这千余头江豚,有接近一半生活在鄱阳湖。2022年的调查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约为492头,分布范围逐步扩大。这也说明鄱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江豚保护措施有力有效。小江豚被困油污事件说明,其生境保护工作是存在漏洞的。
报道显示,督察人员在当地取证非法捕捞时,还遭遇了威胁。
督察人员回忆,当时在九江庐山市湖区特别是长湖圩内,有十几人的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督察人员想用无人机拍照,被盗鱼者阻挠。
与督察人员对话的人态度恶劣,在督察人员坚持拍照取证后准备离开时,他还趴在督察人员车窗处威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该典型案例时指出,江西省有关部门和南昌、九江、上饶沿湖三市对“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监管缺位、工作不力,攻坚克难力度不足,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5月17日,江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委书记尹弘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江西省第一个典型案例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这次曝光的典型案例指出了“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有的地方对贯彻落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监管缺失、工作不力。要认真反思、照单全收,主动认账领账,分析原因、厘清责任,坚决抓好整改整治。要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抓紧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完善举措,确保整改实效。要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整体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切实守护好一湖清水。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
|
7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动物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