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4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太原13天11跳 居然是真的!民生之艰 需要正视(组图)

新闻来源: 火星宏观 于2024-05-28 12:25:5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内容提要:5月中旬13天内,太原有11人先后从不同的大桥上纵身跳下,目前已知有9人死亡。从尊重生命,关爱人民的角度出发,当地应该在详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向大众披露这些人轻生厌世的原因。不仅太原,全国各地都应该迅速排查生活极端困难、债务极端沉重,遭遇极大不公之类的群体,并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现在迫切需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控制家庭部门债务负担水平了。



2020年5月份,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一位28岁妈妈与两个孩子跳桥坠亡。事后知情人透露,这是一名欠债无法偿还的年轻母亲,,绝望下携同4岁儿子和1岁女儿跳桥解脱,震惊社会,令人唏嘘不已。



2023年10月,山东济南桥边上发生,一名男子停车后,在众人围观下,绑上鞋带将双脚缠绕,蹦着走上桥面,最终纵身跳下了高达十多米的桥。从监控画面中可以清晰看到他的动作从容,似乎早有所准备,因担心后车追尾,还不忘停车时打开双闪。知情网友称该男子疑因失业还不起房贷而走上绝路,令人哀叹生活的残酷与生命的无助。

如果说这两起跳桥事件都属于偶发事件,当局与管理者们无需过分关注。最近山西太原发生的“接力”式跳桥事件,就是一个具备趋势性、蔓延性的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治理的社会事件了。



据目击者上传到自媒体平台的视频和图片,在5月中旬短短13天内,山西太原就有11人先后从不同的大桥上纵身跳下,目前知道的已经有9人死亡。

据网友介绍,太原官方面对这样的社会悲剧事件做出的第一反应是,把接连跳了4人的迎泽大桥给封了。

5月21日,山西电视台发布消息,称迎泽大街从20号起要改造,因此整条道路和整座桥梁都要採取封闭措施。



但话音刚落,5月21号和22号两天。又有两人从该桥跳下。

5月23号,有网友拍到该桥已装上了挡板,并且还在加装防护栏。

三郎前两天看到该消息,因为既没有官方媒体的报道,也没有当地公安部门的警情通报,无法核实,半信半疑,不敢评论。



5月25日,前环球时报总编、正厅级退休媒体官员胡锡进评论了此事,方敢确认,此事并非谣言。



太原官方没有公开解释13天居然有11个人选择用跳桥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个中原因,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称是个人原因,区衙门称属于个人行为,具体没法透露。也无公开披露当地准备如何排查、应对类似的心理脆弱人群。当地媒体也集体哑声,对这样频发的挑战人们心理防线的悲剧行为,不予详细调查和披露。

对此,三郎想说三句话。

第一、从尊重生命,关爱人民的角度出发,当地应该在详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向大众披露这些人轻生厌世的原因。



对于社会性事件,大众都有知情权。要避免有人借题发挥,散布不实消息,也必须有真实于权威的消息来辟谣。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对如此严重的社会事件与网络舆情无动于衷,或知情不报,这是一种无视公众知情权的表现,更是一种渎职和玩忽职守的行为。

官员们更需要认识到,眼见自己治下的百姓一个接一个选择跳桥轻生,你不去体察民情、了解其苦衷,任由其发生,你如何对得起你几倍于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福利?

第二、不仅太原,全国各地都应该迅速排查生活极端困难、债务极端沉重,遭遇极大不公之类的群体,并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



在唐代,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我们熟悉的现代都市里,高楼林立的繁华背后,隐藏着无数痛苦的生命和羸弱的人生。

一个省会城市在短短的13天里,竟发生了11起跳桥惨剧,我们不能以一句个人原因而推卸社会责任。因为一个人跳桥当然是个人行为,但很多人跳桥就一定有复杂的社会问题了。

所有人都清楚,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到万不得已、难以承受、迈不过这道坎了,谁会想不开终结自己的生命呢?

现如今经济低迷,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挣钱不易,生活负担过重,生活压力挺大,生活压力较大,一些人可能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轻生。这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



面对“民生之艰,就业之难”,我们需要正视,不能回避。

在自媒体平台上热传的“2024年悲惨排行榜”中,仅失业的都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同时“失业+没存款+有房贷+养孩子+被催收+疾病+父母生病+房子法拍”8种厄运加身的人,并不在少数。还有人表示,自己的悲惨倍数甚至更高。从他们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遭遇来看,我们身边很多人即使失业了,也仍然需要由自己来继续承担养老、医疗、教育等各类社会性支出。失业加负债了,也必须按时还债,否则被告上法庭就会社会性死亡并一无所有。



生活的困境已然非常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对生命缺乏敬畏,官员对生活困难群体关心不够,救助措施不力,社会对人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使得一些人在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导致心理脆弱,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

三郎想,如果失业后难以找到工作的,不管有无失业保险,能否为他们提供一份基本的生活费?失业、创业失败而还不起贷款,能否也能像减免某国债务一样,减免这些困难人群的债务?生病致贫返贫的,能否为他们提供医疗救助?

第三、现在迫切需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控制家庭部门债务负担水平了。



三郎从三年前就开始提醒官员们,持续了三十多年的依靠增加债务、超前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了。我们长期压低劳动力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长期依靠增加杠杆和增加投资来发展经济,导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债务负担过重。宏观经济早已出现投资收益边际递减,投资闲置、投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债务成本挤压了过多的收入,金融体系和财政在GDP中占比过高,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循环越来越慢,障碍越来越多。

这些弊端不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还导致收入严重分化,中低收入者陷入低收入、高债务的困难中难以自拔。



也因如此,最近这两年,全国各地因生活重压而选择轻生的人越来越多。据网民发帖称,由于跳桥者太多,四川宜宾和重庆政府已在当地的长江大桥上增设、加派了“守桥员”。此外,陕西、江苏、湖南、广西等地的跳桥惨案也在轮番上演。

要彻底制止这类人间惨剧,唯有将我们经济政策的重点,从生产端转移到消费端,从投资端转移到消费端,从国富端转移到民生端。只有立足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平等提供社会保障、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才能够解困目前的经济低迷,解围目前中底层百姓的生活困苦,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够看到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价值,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作者:徐三郎】

			
网编:和评

鲜花(1)

鸡蛋(1)
4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博论天下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