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国家队”来撑腰 专家:预计2030年后量产装车
新闻来源: 时代周报 于2024-05-30 11:57:1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已渐行渐近。
5月29日,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报道称,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
固态电池指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的锂电池,按照固态电解质用量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重量轻、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
图源:图虫创意
中邮证券研究所认为,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中,其中日韩致力于硫化物路线,以传统车企和电池厂主导;美国技术路线多元,初创企业较多,典型代表为Solid Power;欧洲近几年转为投资为主,以传统车企大众、宝马等为代表在全球投资入股技术合作创新企业;国内以氧化物路线居多,主要参与者既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传统电池企业,也有以学界领军者入局产业化为代表的初创企业,如卫蓝新能源、江苏清陶等。
对于我国此时重金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原因,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政策层面,国家一直鼓励技术创新,半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量产装车,为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推进提供了技术与市场的支撑。国家层面的重金支持,头部企业的示范带动,将有利于我国加快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领跑全球。如果上述示范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将加速固态电池的市场渗透。
2017年,《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 Wh/kg。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半固态电池当前已逐步实现装车。2023年6月,卫蓝新能源将360 Wh/kg电芯交付蔚来。2023年12月,蔚来ET7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据上汽官网,2024年上半年飞凡车型将搭载清陶能源的固态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于清教指出,目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相对于其他路线,技术成熟度相对高一些,布局的企业也较多。其中,聚合物优势在于易加工,成本也具有一定优势,但电导率和稳定性较差,氧化物导电性和稳定性表现相对好一些,但成本比聚合物要高一些,硫化物导电性能优异,但热稳定性差,工艺难且成本高。
2024年以来,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不断提速。4月,广汽集团首次发布全固态电池研发成果,预计2026年装车搭载昊铂车型实现量产。5月,上汽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丰田、日产、本田分别计划于2027年、2028年和2020年代后半期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指标,若用1-9数字表示,宁德时代目前的成熟度在4的水平,目标到2027年到7-8的水平。“2027年,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机会很大,但受成本等因素制约,大规模生产尚不能实现。”
在众多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布局下,一个千亿级市场正在起飞。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指出,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主要为半固态电池。
不过,在于清教看来,全固态电池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例如制程复杂、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等等,乐观预计,量产装车可能要到2030年后。
5月29日,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报道称,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
固态电池指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的锂电池,按照固态电解质用量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重量轻、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
图源:图虫创意
中邮证券研究所认为,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中,其中日韩致力于硫化物路线,以传统车企和电池厂主导;美国技术路线多元,初创企业较多,典型代表为Solid Power;欧洲近几年转为投资为主,以传统车企大众、宝马等为代表在全球投资入股技术合作创新企业;国内以氧化物路线居多,主要参与者既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传统电池企业,也有以学界领军者入局产业化为代表的初创企业,如卫蓝新能源、江苏清陶等。
对于我国此时重金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原因,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政策层面,国家一直鼓励技术创新,半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量产装车,为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推进提供了技术与市场的支撑。国家层面的重金支持,头部企业的示范带动,将有利于我国加快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领跑全球。如果上述示范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将加速固态电池的市场渗透。
2017年,《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 Wh/kg。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半固态电池当前已逐步实现装车。2023年6月,卫蓝新能源将360 Wh/kg电芯交付蔚来。2023年12月,蔚来ET7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据上汽官网,2024年上半年飞凡车型将搭载清陶能源的固态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于清教指出,目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相对于其他路线,技术成熟度相对高一些,布局的企业也较多。其中,聚合物优势在于易加工,成本也具有一定优势,但电导率和稳定性较差,氧化物导电性和稳定性表现相对好一些,但成本比聚合物要高一些,硫化物导电性能优异,但热稳定性差,工艺难且成本高。
2024年以来,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不断提速。4月,广汽集团首次发布全固态电池研发成果,预计2026年装车搭载昊铂车型实现量产。5月,上汽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丰田、日产、本田分别计划于2027年、2028年和2020年代后半期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指标,若用1-9数字表示,宁德时代目前的成熟度在4的水平,目标到2027年到7-8的水平。“2027年,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机会很大,但受成本等因素制约,大规模生产尚不能实现。”
在众多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布局下,一个千亿级市场正在起飞。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指出,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主要为半固态电池。
不过,在于清教看来,全固态电池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例如制程复杂、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等等,乐观预计,量产装车可能要到2030年后。
Advertisements
网编:和评 |
|
9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